清末城南书院的改革

2017-03-11 09:36刘英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城南学堂书院

刘英杰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清末城南书院的改革

刘英杰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城南书院由南宋理学名儒张栻创建,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末,清政府在三个不同的时段对城南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改学风,倡实学;引新学,改课程;废科举,改师范。虽然城南书院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无疑促进了书院本身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人才,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清末;城南书院;改革

位于长沙的城南书院由南宋理学名儒张栻创建,延绵至今,将近千年,和岳麓书院同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在以理学占主流的宋朝,城南书院以研究儒家经籍为主,对湖南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南宋的灭亡,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南书院在元明两朝几经兴衰。至清嘉庆年间,湖南巡抚左杏庄奏获“谕旨”,在城南书院原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规模复修,于道光二年(1822年)完成。寂然数百年的城南书院又成了湖南最大书院之一。书院的办学理念是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和品格的养成。治业方面则强调博学、审问、慎思、力行。清代前期城南书院课程的主体仍是程朱理学,课程也以四书五经为主,而且侧重于以《四书集注》为中心的宋儒著作的诵读,其生徒都是经过挑选的品行端正的学子,而这些办学宗旨到清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对城南书院在清末的改革发展进行梳理,以总结其成效与不足。

一、初期:改学风,倡实学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认为“科举制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1]然而自鸦片战争后,陈旧腐朽的封建制度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科举制百弊丛生。在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下,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广大学子埋首四书五经,追逐名利,将经世要务抛到脑后,造成学风日下。因此,一些开明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抨击传统教育,主张经世致用之学。魏源对当时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认为科举取士是误国误民的制度,他曾指出:“士之穷而在下者,自科举则以声音训相高,达而在上者,翰林则以书艺工敏,部曹则以胥吏案例为才,举天下人才尽出于无用之一途,此前代所无也。”[2]他在这里指的“翰林”“部曹”等人才,实际上全无实用之处,于国事无补。

在经世致用的学术路线下,城南书院为矫正举业之弊也进行了实学课程的改革。曾任城南书院山长的贺熙龄对清代乾嘉学派重考据,远离社会的学风进行严厉的批判,并提倡经世致用。他掌教城南书院期间,“辨义利,正人心,谕多士,以立志穷经为有体有用之学。”[3]并且他在讲学中常常对书院的学生教以经世致用之学。在此时期,书院纷纷聘请经世学者作为主讲,湖南一些知名人士如孙鼎臣、王先谦、郭嵩焘等都先后在这里担任过主讲。在城南书院山长贺熙龄的倡导下,书院的课程除了义理,考据,词章学外,兼学经济之学。在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下,书院的空疏不切实际的弊病大为改观,培养了一批穷经而致用的实用人才。

1870年4月,郭嵩焘接受湖南巡抚刘崐的聘请,任长沙城南书院山长兼主讲。他对当时的书院教育表示了极大担忧:“国家治经之儒,矿越汉、唐以上,而前代讲学之风至是而尽废,遂使天下之民一无所系属。奸民之雄者,乃假会堂为名,私立名目,以相勾结。《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君、师二者,一不足以联属其民,乃相奖以急以入邪,亦势之所必趋也。”[4]557虽然如此,但郭嵩焘仍然对书院教育充满了希望,希望进行一些改革以改变现状。他说:“幸及书院之成,寻求立教之本旨,端其则于始而正其趋于斯,遏虚浮以实践,化雷陵为礼让。”[5]他一上任,就主持了城南书院的修缮工程,并对城南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大力提倡“实学”“时务”。郭嵩焘认为,实学才是使国家富强的根本方法,才能摆脱被列强欺压的命运,因而教育尤其要倡导实学,广大的学子沉溺于八股文中,无非是“悉取天下之人才败坏灭裂之,而学校遂至不堪闻问。他曾建议:“此时宜广开西学馆,使稍服习其业,知其所以为利,庶冀人心所趋,自求之而自通之,日久必能收其效。”第二,对书院的考试形式进行了改革。传统书院按科举形式,考试时任何人不能出入。他认为,学生应该“专以读书立身为义”,只要“设立章程,以资循守”[4]603就行,因此废除了传统的考试方式。第三,对书院的授课方式进行了改革。学生以自学研究为主,教师讲课作为辅助。同时,学生也可以和校外的名师,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第四,专门设有会讲制度,辩论有争议的问题。郭氏在城南书院掌教时间虽然只有一年,但对书院的改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培养了几位优秀的门生,如易鼎勋、张百熙、陈理泰、曹昌琪、瞿鸿机。张百熙和瞿鸿机都是清末著名大臣。毋庸置疑,鸦片战争后,一大批开明士大夫对八股文进行批判,在实践中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城南书院的发展。除此之外,在郭嵩焘的倡导下,重整湘水校经堂,重整之后的校经堂不再附属于岳麓书院,而是迁入了城南书院。校经堂是近代教育改革的试验点,他的入迁为城南书院注入了活力。

二、维新时期:引新学,改课程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方面随着民族危亡的加深,科举制的弊端日益突出,传统的经世之学无法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巨大危机。另一方面,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文化进一步涌入中国,资产阶级积极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大力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同时要求改革教育,尤其是改革书院的呼声越来越高,“昔日之纯谈考证,已不膺人士之期望,于是治今文之学家起,而谈西学之风兴,此时事之所趋,又不得不然者。”[6]在此背景下,改变旧有的书院教学传统,学习西方新式的学校制度,实用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成为民众和上层知识分子的普遍愿望,全国各地书院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中国近代化的大浪潮中,来自书院本身与外界的压力,书院开始了它从传统走向近代,从书院变为学堂的艰难改制之路。城南书院作为湖南著名的书院之一,同其他学堂一样,在清末面临巨大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情况下开始了走向近代化的道路。

戊戌变法时期教育的改革是维新人士倡导的重要一个方面,维新人士强烈地主张改革传统的书院。当时湖南最有名的岳麓书院在山长王先谦的主导下进行了合乎时代潮流的相应变革。1898年初,在城南书院学习的附生宋璞等向巡抚陈宝箴上《请酌改城南书院课程禀》。宋璞等人希望将城南书院每月官课仿照经济特科,增加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致、考工六门命题,山长馆课仍课四书文兼课时务等题。对此,巡抚陈宝箴对禀文内容大加赞赏,准其所请。其批文云:“该生等禀将官课仿照经济特科分门命题,馆课例仍课四书文,并课时文,具见巨识宏远,锐意讲求实学,不拘寻常。从此敬业乐群,互相砥砺,必能造干济之才以备国家栋梁之选。准即如禀照行,并候札饬提调暨监院等商请院长,慎选斋长,严定学规,除将不能遵守之人驱逐外,如有借肄业为名遇事生风,纠众狂闹者,即由院长指名送交,立即照例惩治,以端士习而维风化,并即知照。”[7]此后城南书院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全面改革,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第一,采用分斋教学法,引入和增加新学课程。城南书院的显著变化是分门设学,进行课程改章。甲午之后,湖南的书院普遍开始吸收西方资源,进行书院课程的近代改革。分斋教学法作为书院实学教育法开始被挖掘。

第二,增加算学和译学课程。从洋务运动开始,有识之士就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在于军事科技力量的强大。因此,抵御外辱最主要的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军事科技人才。因而,实用的数学及相关学科就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即开办算学馆,下令民间及官办教育机构也要添置算学。另外,城南书院设置译学以便培养翻译人才同西方进行交流。

第三,改革考课制度。城南书院考课按主持考试者身份分为官课和师课两种。随着改革的进行,书院的官课及师课发生了变化。城南书院改革后按新增之新学分门课试,或改官课,或改师课,其主要是为了考核新学。为应课考,士子们开始普遍关注西方新学书籍和课程。梁启超称赞书院考课转向时务之举,“官课师课全改,耳目一新,加以学政所致,提倡新学,两管其下,则其力量亚于变科举者无几矣。”

城南书院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湖南其他书院的改革,但是并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范畴,即在通经致用的情况下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可以看出,在书院的改革中始终存在着维护儒家纲常名教与开设新式学科的冲突与斗争,这无疑削弱了书院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三、新政时期:废学堂,改师范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随即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为了缓解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实施新政,从而使近代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在这种背景下,城南书院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903年,湖南巡抚俞廉三在长沙建立省城师范馆。不久,师范馆迁入城南书院。1904年改名为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并在1905年任命谭延闿为监督。师范学堂招生范围遍及长沙、浏阳、湘潭、岳阳、平江等25个县。学堂创办之初就根据情况设置了五个师范科。科目设置主要有:伦理教育、历史、地理、算学、博学、物理、化学及英文等。学生主要从旧有学堂的优等生和举贡生员中选出,实行学年分级授课制,并规定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每年的正月20日到小暑为第一学期,立秋6日到12月25日为第二学期。学生按程度的高低分班,每班约40人。除此之外,对课堂时间的设置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每节课约50分钟,每天6节课,并选出班长一人。这些相关的规定及设置无疑是科学而合理的,对当时的教育来说是“一股新潮流”,并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最重要的是这些改革仍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学堂还设有1所附属小学,招收10-15岁的学生,主要是给师范生提供一个实习和锻炼的机会。附属小学的教材、纸张等学习用品均有学堂发给,但需自己缴纳生活费。由此可见当局对学堂是十分重视的,不但重视其师资力量,而且给予学堂以物力及财力的支持,希望真正能培养出一些人才。通过这种措施既保证了那些家境贫寒却有资质的学生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而且也保障了学生的质量,使得从学堂毕业的学生都是真正的有用之人。

关于学生的待遇方面比较优厚,学习期满毕业时送到大学堂进行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遵循破格从优的原则给予奖励。中路师范学堂的组织堪称深孚众望,历任监督王先谦、郭立山、谭延闿、刘人熙等人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另外,教职员也都是当时的名人,如皮锡瑞、陈嘉会、李元植、许奎元等。比如皮锡瑞的经学,一向为学子们所崇敬。在这些名人的指导和教育下,中路师范学堂为湖南培养了许多人才,对湖南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湖南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12年,中路师范学堂改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结语

城南书院自南宋创建起,至清末改为师范学堂时止,共经历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历史。城南书院在清末的发展,为我们展现了传统教育在近代的改革和发展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经验与反思。首先,在传统教育面临着种种问题时,一批开明绅士冲破重重困难,不断对城南书院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与时俱进,推动、促进了当时湖南社会的发展,为近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如黄兴、陈天华、杨昌济、徐特立、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等杰出人物。黄兴在城南书院学习长达5年之久,其学业获得很大的提高,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在此求学,他曾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9]

此外,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实行开放的政策,勇于改革与创新,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求西方先进文化,广泛与西方进行交流,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正是郭嵩焘等人力主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革新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城南书院在清末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最后,一所学校必须得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精神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城南书院在清末的改革历程中不断破除虚浮的学风,并注重贯彻“经世致用”的理念,才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在当下不管是国际间的竞争还是国内中的竞争都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事业尤其需要贯彻这种经世致用的学风,真正培养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城南书院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也给我们留下一些教训。首先,在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始终具有局限性,教育思想始终没有离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经学始终被列为必修课,而且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很大。其次,由于社会的动荡、政局变化的复杂、新旧力量的冲突及湖南境内保守势力比较顽固,有些文人士大夫固步自封,排斥和抗拒西方先进的文化科学,使得城南书院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然而也有人指出“书院改学堂是一种教育全盘西化的冲动,并没有考虑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衔接的问题,书院改学堂是政治强迫而不是它的自然走向。”[10]邓洪波教授也曾指出“改书院为学堂也并非唯一选择,改造旧书院或创建新型书院都有达成引入西学,甚至实施民主管理机制的成功范例,书院与学堂的差异并非不可逾越,通过人为的干预与调节,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变通,即书院可以在名称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其实质内容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转变。”[11]这也提示我们教育的改革不是形式的变化,而要真正做到内在的提升,而且要妥善平衡好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学习西方的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1]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335.

[2]魏源.魏源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36.

[3]罗正钧.左宗棠年谱[M].长沙:岳麓书社,1983:8.

[4]郭嵩焘.郭嵩焘全集:日记:十一[M].长沙:岳麓书社, 2012.

[5]郭嵩焘.郭嵩焘全集:诗文集:十四[M].长沙:岳麓书社,2012:662.

[6]谢国祯.近代书院学校制度变迁考[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17.

[7]抚宪批示[N].湘报(第48号),1898-03-11.

[8]萧致治.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黄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24-25.

[9]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人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8.

[10]梁阳.清代城南书院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55.

[11]贾宇.邓洪波:书院改学堂不是历史必然[N].光明日报,2011-12-28(2).

Abstract:Cheng Nan Academy was created by the famous scholar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Zhang Shi,which went through Yua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a long history.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reforms to the Cheng Nan Academy in different periods,including changing the style of study and advocating practical knowledge,leading western learning and reforming curriculum,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 normal.Although the government’sreform had certain limitations,it had undoubted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y itself,with the training of a group of talents,so 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Key words:the late Qing Dynasty;Cheng Nan Academy;reform

[责任编辑:葛春蕃]

On the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ng Nan Academy

LIU Ying-jie

(School ofHistory,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

G649.21

A

1674-831X(2017)04-0064-04

2017-02-10

刘英杰(1992-),女,河南焦作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城南学堂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二首(其一)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城南旧事
白鹿洞书院记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