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盘王祭祀与巫傩文化渊源探析

2017-03-11 13:17蒋满娟
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盘王始祖盘古

蒋满娟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辨风正俗】

瑶族盘王祭祀与巫傩文化渊源探析

蒋满娟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先民们全体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它存在于多个民族之中。近年来,关于土家、苗、侗、仡佬、汉等民族的傩文化研究已经大规模展开,而关于瑶族傩文化的广泛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开发。瑶族与巫傩文化渊源颇深,巫傩与道教关系更是紧密。本文从瑶族与傩文化的渊源以及傩文化与巫、道教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傩文化保护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的看法。

盘王祭祀;傩文化;巫教文化;道教文化

一、盘王祭祀的由来

瑶族的盘王祭祀对象是盘古或盘瓠,两者为不同的人或神,或两者实际为同一个人或神,学界尚未有定论:

关于祭祀对象为盘瓠的传说有两则:一则在瑶族民间流传文本《千家峒源流记》、东晋干宝《搜神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等文籍中均有记载,记载的内容有一些不一致之处,但大致情节相同:高王和评王(也有说彭、藩二王)发生战争,高王想要取胜,在国内张贴告示,允诺谁能打败评王,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有一黄犬名曰“盘瓠”揭下告示,游过海到评王皇宫蹲点,趁评王上厕所的时候,咬断其阴具,回来献给高王。高王依照承诺把公主嫁给了黄犬盘瓠,但是又害怕臣民耻笑,于是让他们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峒内居住。几年后,公主生下六男六女,高王赐其十二姓,许诺他们世世代代不用缴纳赋税徭役。后高王因思念去看望女儿及外甥,盘瓠兴冲冲地去打猎,想好好招待高王,无奈追击猎物时自己不小心撞到树上死了。瑶族后代为了祭奠始祖盘瓠,衍生了一系列的活动。另一则是瑶族的渡海神话,在瑶族《过山榜》中有记载:瑶族遭受灾难,准备逃离。途中需要渡海,在海上暴风骤雨不止,很多瑶民同胞掉进海里淹死了。眼看民族面对消亡的命运,剩下的十二姓瑶族人只能跪下来向他们的始祖盘瓠求救,并答应以后在这一天以猪祭祀来报恩。果然,盘瓠带着天兵天将前来救助,使十二姓瑶族人幸存下来。瑶族人为了感恩,把这一天——农历十月十六日定为盘王节,大肆进行祭祀和庆祝[1]。显然,第一则传说是把盘瓠作为自己的始祖的,而在第二则传说中,瑶族是早就存在的,盘瓠对其有再造之恩。如果这两则传说都真实地发生过,那么应该第一则传说在前,第二则是由于瑶族生存生活环境的改变逐渐演变出来的。

也有人认为盘王祭祀的对象为盘古:传说盘古王造天地万物,生下一男一女。某年洪水泛滥,盘古王遗弧兄妹两人藏身于葫芦内得以幸存。因天意作合,兄妹结为夫妻。婚后妹妹生下一肉球。哥哥以为不吉,将肉球剁成三百六十块,抛于河中。妹妹急制止,将剩下的五块投掷于山岗,次日山上出现了盘、李、邓、赵、蒋五姓瑶族人。兄妹俩告知他们,盘古王是瑶族人的始祖[2]。此后,瑶族人便以祭盘古王来纪念其始祖,并把“盘”作为自己的姓氏。

关于盘王祭祀的对象是盘古还是盘瓠,学界虽无定论,但相对来说,瑶族信奉盘瓠更胜于盘古,如瑶族流行还盘王愿,禁食狗肉习俗以及民间流传的古籍文本记载的“千家峒传说”等都是佐证。事实上,瑶族人也更倾向于把盘瓠作为自己的始祖,盘古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英雄,或许只是瑶民对远古洪荒时代的一种朦胧记忆。

二、盘王祭祀与巫傩文化的渊源

(一)盘王节的活动

瑶族是一个多支系的民族,本来民族内没有统一的节日,对盘王祭祀也没有一致的时间,一般都在秋季收割以后到过春节之前这段时间。1984年瑶族才统一以“勉”瑶祭祀盘王的时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

瑶族崇奉“盘古”或“盘瓠”(以下统称“盘王”)为自己的始祖神。盘王节起源于祭祀始祖,经过长期的发展,盘王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祭祖、娱神、乐人的民族民间节日活动。

盘王节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各支系存在差别,但一般都包括祭盘王、唱盘王、跳盘王三个部分,现在有时也增加一些情歌对唱、商品展销等活动环节。祭盘王,一般是设置祭坛,悬挂神像,正中间一般悬挂盘王像,也有悬挂“三清”神像的。祭坛上供奉猪头、糯米粑粑、鸡肉等物,众人烧香,静默冥想,许愿,迎神,祈平安,除秽。唱盘王,主要是唱《盘王歌》,《盘王歌》可以说是瑶族的百科全书式的民族史诗,记载了始祖盘王的事迹、瑶族迁徙的艰辛及路径、人类及万物起源以及瑶民的日常生活。跳盘王,也叫还盘王愿,瑶人在祭祀盘王时要跳“盘王舞”或“木狮舞”。“盘王舞”的主要道具是长鼓,因此又称“长鼓舞”。相传瑶族始祖盘王因为急追山羊与树相撞,坠崖而死。子女尾随发现此情况,十分悲愤,于是把这棵树树干掏空做成鼓,杀死山羊,用其皮做成鼓面,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这一天唱歌、跳舞、击鼓来纪念自己的祖先。舞蹈的内容与此传说的情节大致相同。如《桂阳直隶州志·礼志篇》记载:赛盘瓠者本瑶祀,州中祈福禳病或塞之,以木为腰鼓,长鼓四尺,巫以练帛二三尺,画诸神悬之竿,鸣铳击鼓,吹角一人,以长鼓绕身而舞,二人以短鼓相向,随歌呼……其歌尾词辄曰,寻耶去,言盘瓠以寻父死于野,招其魂焉。[3]“木狮舞”也是为了纪念盘王,把撞死盘王的那棵树的树头做成狮头模样,以舞狮来纪念始祖盘王,其舞蹈内容则主要是渡海传说以及瑶族迁徙的艰辛。

(二)盘王祭祀与巫傩文化渊源

以上为现在的盘王节的主要内容,它是盘王祭祀活动不断发展、变异的结果。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因此,关于盘王祭祀从古至今也经历了一个动态、消解、变异的过程。追根溯源,瑶族的盘王祭祀是巫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与盘王祭祀有关的祭仪:如地跨湖南邵阳、益阳、娄底、怀化等市县,以湘沅流域之间的新化、安化所在的上下梅山为中心的“梅山文化”以及流布在沅陵、辰溪一代的“跳香”。在瑶族的历史记忆中,梅山是瑶族的祖居圣地。相传宋太宗在平定南唐以后,派兵斩峒民数千。次年,又令人俘斩峒民二万。瑶人无奈,只能迁徙到更远的地方。在瑶人的观念里,梅山是祖先居住的地方,是幸福美满生活的世外桃源,在艰苦的迁徙之路中他们期望有一天能回到梅山生活,并且相信人死后只有魂归梅山祖灵地,灵魂与祖先团聚才能得以安宁。现在邵阳还流传着《打梅山》的傩堂戏,主要内容包括:为还原主家叩傩牌、踩九洲、做法事、驱魔降妖、驱邪纳吉。跳香,也名降香、明香大会,是五溪地区的沅陵、辰溪、麻阳、溆浦、泸溪等地祭祀盘王的一种仪式。如《辰州府志》风俗卷十四载:十月朔日剪纸为衣,具酒肴与祖茔……是月望日农家祀五谷神,曰降香[4]。它的主祭对象是傩公傩娘,认为傩公是盘瓠也就是神农皇帝,傩娘是辛女,也就是辛女娘娘。地点一般设在供奉着360尊面目狰狞的吃斋的神像的“太”屋中,届时要供奉糍粑、豆腐等祭品,活动由族长主持,巫师做法事,一般有请神、酬神、娱神、送神等环节。活动一方面是感谢盘王赐福,另一方面,祈求盘王再赐吉祥,保佑村里一切平安、五谷丰登等。

还盘王愿,也叫“太公愿”“奏盘王”“跳盘王”,它是现在盘王节的原型。在还盘王愿中,清末以前曾经流行着一种游傩仪式——抢男接女。即抢、杀童男童女祭盘王。也曾流行深夜表演“狗绊腾”舞,瑶师模拟狗与人性交的舞蹈,祭盘王,以求人丁兴旺。最后一晚是“酬愿”“勾愿”,往往是戏与法事同行,如傩戏《盘厨师》,表演者往往为一个瑶师、三个厨官,情节为吩咐、偷猪、杀猪、祭祖、求愿。

盘王祭祀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礼,是瑶族的一种祖先崇拜,是瑶民们消除苦难、追求幸福的工具,也是巫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时的生活发生联系,不断产生变异,形成了瑶族现在的盘王节,一些原始的祭仪形式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三)巫傩文化中的道教因素

跟其他民族一样,道教对瑶族的巫傩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瑶族在大型祭祀时,傩坛中供奉的“三清图”,如瑶族傩事活动的执行者师公穿着以及信仰与道士无异,如瑶族固定行傩祀神的五岳坛,除了供奉盘王神以外,道教的神祗也多有出现,如瑶族有起法名的习惯。法名一般需经“挨担堂”,汉语译意为“打道箓”的宗教礼仪后才能取得,生前一般不使用,死后供族人祭祀时称呼。瑶族起法名的仪式十分的庄重,一般要经过上刀山、下火海、过阴界等仪式。这个过程与汉族的成年仪礼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汉族的成年仪礼一般是为了磨练青年的意志,要使之有担当,具备成人的品格,而瑶族起法名的所经历的这些测试和仪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度槛消灾,以及死后有资格记在祖先册上。只有通过自修,获得法名,才具备身份与祖先在阴间团聚,接受后人的祭祀。这与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赛德克人只有勤劳勇敢才能获得图腾,才具备进入祖灵之家的资格是一个道理。瑶族起法名的仪式,如上刀山、下火海、过阴界等仪式与其他民族的傩祭仪式是十分相近的,如贵州德江县过关、上刀、下油锅的仪式,思南县度关解厄的封坛仪式。它们是一种傩祭仪式,同时也是一种高超的傩技。它一方面展示人们的娱神娱人的本领,另一方面以高难的动作达到驱邪逐鬼和解厄除难的目的。

巫傩在秦汉之前是我国唯一的宗教信仰。秦汉以后,儒、释、道逐渐成为我国三大宗教,其中土生土长的道教发展得很快。巫傩逐渐被赶下中心信仰的位置,流传于我国边缘农村。巫傩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地盘,道教为了延伸自己的影响,同时,巫傩与道教对人与鬼之间的关系也有类似的认识,因此,巫傩与道教开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道教对巫傩文化的影响甚深,对瑶族的巫傩文化的形成也是如此。

三、巫傩文化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转型,像傩仪、傩戏、傩技这一类传统文化正在悄然失去。傩文化,对于现在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许并不会产生太重大的直接影响。但是,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心理,是一种不可再造的文化、不可复制的遗产,如果失去了,也就永远的失去了。因此,对于这些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挖掘、研究的工作是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的。

近年来关于傩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尤其是贵州、江西、安徽等地的傩文化研究已经大规模展开。瑶族的梅山文化、“跳香”、还盘王愿以及傩戏、傩面具等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它反映了瑶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聪明才智。研究瑶族的傩文化对于民族认同、民族团结以及傩文化研究的完整性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开发傩文化资源,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对瑶族傩文化进行研究、开发的人却相对较少。

依笔者愚见,巫傩文化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各民族、各地区的巫傩文化进行横向、纵向相结合的研究,形成巫傩文化体系。如现在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的傩文化研究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而汉族、瑶族等民族的傩文化研究还有待开掘。其次,加大各民族、各地区傩文化的比较研究。不同的地区、民族所形成的巫傩文化既有相同点,也存在着差别,这与各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各个方面有关系。通过比较,加深对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另外,要把研究、保护、开发三者相结合起来,研究是为了保护,保护是为了开发,开发又是为了保护,三者是这样一个循环。我们通过研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后,从思想意识层面来说,我们要破除“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落后”的思想,要真正地领会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共荣关系,抱着一种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的正确思想去做研究。

至于瑶族巫傩文化,我们应该在借鉴贵州、江西、安徽关于土家族、苗族巫傩文化的基础上以“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为原则把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来进行开发和保护。从静态保护(确认、立档、研究、保存)来说,首先,深入瑶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巫傩文化的底蕴和现状;其次,在巫傩文化保存得相对较好且交通相对方便的地方建立一个集展览、演出、研究、承继为一体的瑶族巫傩文化博物馆;最后,探索、研究瑶族的巫傩文化的内涵以及审美价值。从活态保护(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来说,首先,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宣传,让人们知道不光土家族、苗族有傩文化,瑶族也有傩文化,且傩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底蕴深厚;其次,对那些主持、参与过傩祭、傩仪、傩戏的艺人们进行扶持,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去传承瑶族的巫傩文化;再者,培养传承者,加大年轻人对巫傩文化的认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传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把瑶族的巫傩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现在,瑶族的盘王节已经作为旅游项目基本推出来了,而盘王祭祀恰恰与巫傩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因此,把巫傩文化尤其是傩戏作为一个旅游亮点加入到盘王节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瑶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盘王祭祀与巫傩文化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在研究巫傩文化的热潮中,我们应当把瑶族的巫傩文化作为中国巫傩文化体系的一部分进行研究、保护、开发与利用。

[1][2]瑶族<过山榜>选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万竹青.湖南瑶族的盘瓠文化[J].零陵师专学院学报,2004,(1).

[4]蒋浩,姚岚.湘西巫傩舞视觉审美阐释[J].南通大学学报学报,2013,(6).

【责任编辑:董丽娟】

2017-01-22

蒋满娟(1990-),女,湖南永州人,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研究。

B992

A

1673-7725(2017)03-0054-04

猜你喜欢
盘王始祖盘古
广西大瑶山盘王舞文化解读
千古盘王情 相遇在马练
盘王大歌:响彻瑶寨的千年史歌
盘古开天辟地
『万工始祖』鲁班
华夏始祖
盘古
盘古
浅析江华瑶族民歌《盘王大歌》
后稷教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