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人文学”到“华裔加拿大文学”
——加拿大文学场域中华裔文学的发展演进

2017-03-11 13:17刘淑玲
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华文场域华裔

刘淑玲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文化产业研究】

从“华人文学”到“华裔加拿大文学”
——加拿大文学场域中华裔文学的发展演进

刘淑玲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从族裔性角度看,“华人文学”着重强调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而“华裔加拿大文学”则强调与加拿大的认同感。这一称谓变化不仅昭示出华裔文学在加拿大文学场域的发展演进过程,同时也可洞见遮蔽其中的两国经济、文化与文学交相互动的隐形轨迹。

华人文学;华裔加拿大文学;文学场域

一、早期加拿大“华人文学”的创作缘起

19世纪中叶,中国人随着淘金浪潮的兴起开始移民加拿大。在移民自由出入境时期(1858-1884年),华人就已经大规模地参与到了加拿大早期的国家建设中,具体体现在加拿大西部地区出现的淘金热潮以及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中。1885年底,横跨加拿大东西两向、给加拿大带来繁荣和昌盛的铁路完工后,加拿大政府对华人关闭了国门。尤其随着排华法案的通过,华工们遭遇了来自白人社群噩梦般的歧视、排挤和隔离。

“在那个对华人没有公义可言的时代,只留下铁路沿线的华工墓地,默默地作出无声的抗议,而一位无名诗人散落的诗句‘为修路而死’,刻画出华人内心巨大的悲哀与无奈。”[1]这些散落的诗句就是加拿大华人文学的雏形。对于早期的在加华人来说,能被允许留下来,能得到所在国的认可是整个移民群体的全部诉求。其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身份焦虑的全面表达。因此,这些早期的华人文学,主要讲述加拿大华人移民艰辛困苦的生活以及被疏离的苦闷悲情。这些早期的华人文学多半是自由体诗歌,而它之所以被称之为“华人文学”,主要因为它着重讲述华人自己的故事,以及华人群体的情感和体验。

另外,在加华人为了丰富华人群体的精神生活,找到漂泊异乡的情感寄托,自行创办了华文报纸,如《大汉公报》。这些华文报刊不仅对早期华文文学的萌芽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逐渐成为海外华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初绽头角到厚积薄发:加拿大华裔文学的发展壮大

尽管早期的华人文学在加拿大一直被置于边缘的位置,并遭到来自主流文化的歧视和抨击,然而,华裔作家们仍不断以文发声,大量出版文学刊物,并积极组织各种文学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华人的文学创作。就文学创作的体裁来讲,也从最初的诗歌,陆续朝着小说、散文、戏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这一时期的华裔文学文本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观海的《鸿儒谈笑录》(1917-1918)、贡小芹的哀情小说《鸳鸯梦》(1924)、华山的言情小说《落花春怨》(1925)、平湖的警世小说《保寿党》等。令移民们欣慰的是,1910年至1951年间成立了以李陇西堂阅书报社、培英阅书报社等为代表的多家阅书报社,以华英书报公司、华新书局、白羊楼书庄等为代表的华人书店相继出现,这不仅对华裔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之功,同时也搭建了扮演着多重角色的文学舞台。此外,作为成千上万的“金山客”与侨乡家人联系和交流的纽带、作为侨乡向海外游子报道家乡状况的集体家书——“侨刊”,其提供的文学创作空间也为中加之间的华文文学交流与发展起到了不可觑视的助益作用。[2]

实际上,加籍华裔文学的早期书写,即第一代移民文学,在保存原籍国文学特质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移居地文化的渗融和影响。这一点,在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的诸多文学文本中可以得到确证。随着1970年中加建交,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正式开启,并得以拓展。此时,华人文学团体的相继成立也促进了中加两国文学的交流与互动。尤其是1970年后的四十年间,随着新移民数量的增加,加华文学群体逐渐壮大,小说、散文、戏剧、新诗等创作领域可谓异军突起、成绩斐然。如余兆昌的《三叔的诅咒》、李群英的《残月楼》、崔维新的《玉牡丹》、方曼俏的《龙记咖啡馆的子夜》、张翎的《金山》等优秀华裔文学作品不仅讲述了华人移民的辛酸创业史,而且在跨文化的文本阐释中也呈现了一百多年来加拿大华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从“文学边缘”到“第三空间”:华裔加拿大文学的身份重建

20世纪80年代后期,移民政策以及移民人数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原来的“华人文学”在经历历史、文化的选择与过滤后,以其独特的时空背景、特有的文化语境、别样的人生体验和书写角度不断阐释着一种崭新的文学特质。新时期的华裔文学,不是简单地诉求“发出声音”,而是开始以更多元的文学样式、更宽阔的人文视野、更复杂的人物塑造博得主流文化的关注和欣赏。其“去族裔化”的书写不断拓宽了自身的文学疆域,以更加灵活宽泛的文化体悟开拓出其独特专属的“第三空间”。

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看来,“第三空间”即“混杂性”。混杂并非同时共存、简单叠加,而是双方或多方在相互影响和作用之下交叉、融合并最终发生转化。[3]第三空间颠覆了华裔原有的生存及文学场域,带来了新的移民身份以及文化身份的建构与重生。

质言之,从“华人文学”到“华裔加拿大文学”的转变,正是在加拿大文学场域中,华裔文学走出边缘位置,在消弭差别的、同质性的全球文化影响之下,重新建构既带有华文文学特质,又携具加国文学属性的独特的文学样式。不可置否的是,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过程中,这种第三空间文学以其双重文化传承的特点丰富了华人文学的内涵以及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1]黎全恩.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1.

[2]梁丽芳,马佳.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加拿大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117-133.

[3]姚媛.身份与第三空间:迈克尔·昂达奇作品主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责任编辑:王 崇】

2017-01-0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15YJC752019);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项目编号:2016QY011)的研究成果。

刘淑玲(1978-),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华裔文学研究。

I711.07

A

1673-7725(2017)03-0161-02

猜你喜欢
华文场域华裔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