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侨乡非遗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
——以潮州工夫茶文化海外传播为例

2017-03-11 13:17蔡梦虹
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夫茶侨乡潮汕

蔡梦虹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文化产业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侨乡非遗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
——以潮州工夫茶文化海外传播为例

蔡梦虹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潮汕侨乡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潮汕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潮州工夫茶、潮剧、潮绣等)享誉海内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又为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了新机遇。本文主要探讨潮州工夫茶海外传播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传播策略,以促进潮州工夫茶等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增强潮汕地区与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进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潮汕侨乡;潮州工夫茶文化;海外传播

一、潮汕侨乡与潮汕文化

潮汕地区位于我国广东东部沿海,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潮汕侨乡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享誉海内外。其一,兼容并蓄。潮汕文化吸收了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优秀成分,在“碰撞”与“融合”共同的作用下,形成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自成一统的区域文化。其二,内容丰富。潮汕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潮汕饮食、潮汕方言、潮汕民间文学、潮剧、潮汕音乐、潮汕工艺美术、潮汕民俗等多个方面。其三,特色鲜明。潮汕文化兼具民间性、兼容性、开拓性等文化特色。(1)民间性:潮汕饮食、潮汕音乐、潮汕民俗等文化皆扎根于广大海内外潮汕民众中,如潮汕饮食文化中的潮州工夫茶,是海内外潮汕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雅事;(2)兼容性:潮汕文化既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南粤土著文化和海外文化的优秀养分,相互融合,形成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3)开拓性:潮汕文化传承了海内外潮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形成和而不同、开拓创新的独特群体文化。

新时期“潮汕侨乡”以其厚重的中国茶文化、美食文化、海洋文化等传统文化享誉海内外。潮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外传播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合作交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潮汕侨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地方文化与经济实力

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宋元,衰落于明清,更终结于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历史表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年代,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年代,更是我国拥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年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有助于增进中国与东盟以及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交往,形成中国与世界合作交流的良好局面。潮汕侨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有利于潮汕侨乡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以文化带动经贸,增进潮汕地区与东盟国家,以及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文化经贸交流,提高潮汕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而增强潮汕侨乡的文化与经济实力。

(二)有利于打造和谐周边环境

当前国际政治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周边环境安全在总体缓和的形势下,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如南海问题,东盟部分成员国与中国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和谐造成了威胁。在世界格局复杂多变的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对外合作环境的有力手段。潮汕侨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有利于潮汕侨乡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通过文化上的交流、交往与共生共融,更好地处理多边关系,进一步为地方乃至国家打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三)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在国际上的国家文化竞争力还有待提升。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逐渐意识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与竞争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提升海上丝路学术研究水平,加强媒体间、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交流,加强文化、媒体等领域的合作。在这样的战略指引下,潮汕侨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有利于潮汕侨乡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进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三、潮州工夫茶文化概述

潮汕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形成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群体文化——潮汕文化,而闻名海内外的潮州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便是最具特色与代表性的潮汕文化之一,也是中国古老的汉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一)潮州工夫茶之“工夫”特色

潮州工夫茶,是一种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查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茶道形式。潮州工夫茶之“工夫”特色,不仅仅在于它的制茶工艺,更在于它独特的茶具和冲泡技法。

1.茶叶

泡制工夫茶的茶叶,大都是乌龙茶类。从凤凰单纵、铁观音、安溪乌龙到武夷岩茶,品种繁多的乌龙茶满足了各种人群的喜好。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潮州凤凰乌岽山上生产的单枞茶。有“粤东屋脊”之称的凤凰山已有九百多年的种茶历史,素有“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美誉。这里出产的凤凰单枞茶,成茶的香型各异,冲泡后不仅有袭人的茶香,还多伴有独特的花香或药香,汤色明亮显黄,饮后回甘力强。

2.择水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揽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一首《潮州春思》,道尽了诗人丘逢甲对潮州工夫茶的爱怜,也道出了工夫茶慎于择水的特点。[1]冲泡茶叶的水质,对茶叶的色、香、味影响极大。用好水泡出来的茶,茶性会借水而充分显现出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工夫茶客们为了泡出好茶,特意取山泉水,取水质纯美的江水来泡茶的亦不在少数。

3.茶具

据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记载:“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法。”由此,茶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工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十二件为常见,如十二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若其中有八件,或四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传统的工夫茶四宝主要指:红泥火炉、砂銚、若琛杯和朱泥壶。这些工夫茶具既注重造型美,且诗、书、画荟萃,又重实用价值,给冲饮加色加香。这些茶具在品饮之前,已自产生先导效果,让宾客受到一次艺术美的熏陶。[2]

4.冲泡技法

冲泡技法是潮汕功夫茶的精髓。它有一套基本的程式,具体可将烹制的程序分为“八步”:治器、纳茶、煮水、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或称“八步法”。民间也有人把烹制工夫茶的要点概括为歌诀:“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总而言之,冲泡工夫茶每一步都十分讲究,需要凝神静气。当茶客们娴熟自然却不失和缓、灵动优雅又不失轻柔的冲泡工夫茶时,自己与品茗者都能赏心悦目,这便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因此,人们把这一套技法称之为茶艺。

(二)潮州工夫茶的茶道精神

1.融合儒、道、佛家思想的工夫茶道

工夫茶道植根于中国茶道,是由中国茶道思想演变而来的。它融合了儒、道、佛诸家思想精华。许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提供了“茶礼”,发挥了政治作用;道家思想提供了“茶艺”,使茶文化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境界;而佛教使人“了解苦难、得悟正道”,使茶文化能称之为茶道。[3]实际上,儒家、道家、佛家的信仰,都具有相同的追求——“和谐”。工夫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如筛茶时要“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茶汤于每一杯中都是均匀分注,做到同色、同香、同量;品茗时,茶友们相敬相爱,茶香四溢、互道家常……这样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忘了烦恼、忘了不幸,气定神闲。

2.热情好客、相敬互让的茶道精神

潮人素好客,亲朋好友,远亲近邻,不论长幼,登门拜访,主人必定冲上一壶热腾腾的工夫茶来招待,以示友好与尊重。一句“有闲来食茶”便道出了潮汕人的待客之道。待茶冲完,主客间总是会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客人先尝,再敬自家人。“先尊后卑,先老后少”这句谚语就体现了相敬互让的茶道精神。

3.修身养性、平静从容的处世之道

工夫茶的另一个核心便是平静。要达到平静,首先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从容不迫的气魄。工夫茶的整套冲泡程序相当繁琐,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摈除心中杂念,专心于这汤水之中,有条不紊地完成所有的步骤,这既锻炼了人做事的专注度,又培养了人做事的耐心。待茶冲完,三五茶客围着茶几,在清幽的茶香中,悠然自得地谈着家长里短,细细地品着中无尽回味的甘醇,使人拥有一种陶然平和的心境,平常的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了。

四、潮州工夫茶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下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这批年轻人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长大,热爱新兴事物,对于传统的工夫茶文化缺乏热情,泡茶喝茶成为了一件繁琐费时的事。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往来越来越密切。外来茶产品,如拆包即饮的茶饮品进入我国市场,逐渐被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所接纳。外来文化的冲击,对潮州工夫茶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二)工夫茶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工夫茶起于唐,兴盛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转衰于清末,在现代再次迎来辉煌。工夫茶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的过程。虽然工夫茶已经不可或缺地存在于潮汕人民的生活中,成为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夫茶被作为四旧遭到了清除,部分工夫茶文化资料、制茶技艺都有所流失,加上当前年轻人对工夫茶文化的内涵了解甚少,使得工夫茶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三)工夫茶文化教育缺失

工夫茶文化与潮汕民间习俗密不可分,婚嫁、祭祀等都离不开工夫茶。然而,潮汕地区并未开设有专门的工夫茶文化课对青少年进行工夫茶文化教育,这无疑是一种遗憾。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夫茶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另外,民间留存的工夫茶的文献资料较少,甚至出现流失的现象,导致人们了解工夫茶文化的途径越来越少,出现了“饮者众,而识其道者寡”的困境。

(四)工夫茶品牌文化缺失

品牌文化指品牌的文化内涵,即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文化认同与情感眷恋,创作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品牌忠诚。西方国家品牌战略的成功经验表明:品牌文化建构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维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以及拓宽产品市场的重要手段。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本身就拥有构建品牌文化的有力先决条件,但在推广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品牌文化的建构。品牌文化的缺失使工夫茶难以在海外消费者心中形成文化认同与情感眷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潮州工夫茶产品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五、潮汕侨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文化传播策略——以潮州工夫茶文化海外传播为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给潮州工夫茶等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新时期,潮汕侨乡推动潮州工夫茶等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政府主导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推动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首先要发挥政府组织的主导作用。

其一,政府组织必须注重潮州工夫茶文化理念与精神内涵的推广与弘扬。政府对工夫茶文化的推广,不能仅限于茶业的经营和贸易,而应着力推广和弘扬其文化理念与精神内涵。潮州工夫茶蕴含的“和谐”哲学思想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和平、和谐”的战略理念如出一辙。潮汕侨乡政府应抓住新契机,肩负起潮州工夫茶海外传播,特别是工夫茶文化理念推广的重任。

其二,政府组织必须在各项具体实践中传播工夫茶文化,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团结海内外潮人。要传播发展潮州工夫茶文化,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海内外潮汕乡亲这些“人脉”作为传播媒介资源。潮商是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潮人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影响甚广。“茶是故乡浓”,旅居海外远离家乡的潮汕人原本就有着不可磨灭的工夫茶情结,这是推动工夫茶文化海外传播的一大优势。团结海内外潮汕人,在全国乃至海外的潮汕人聚居地举办工夫茶展会、品茶会等,以工夫茶为桥梁,加强与当地潮汕人的交流,有利于工夫茶文化在当地的传播,能更好地让工夫茶文化走出潮汕、走出中国、走向世界。(2)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通过在世界各地举办茶文化节,或举办工夫茶文化讲座、座谈会等活动来吸引公众参与,通过普及工夫茶文化知识推动工夫茶文化的传播。活动现场可通过播放工夫茶文化相关视频、讲解挑选茶叶的注意事项、展示茶叶制作过程、茶艺表演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工夫茶文化的兴趣,进而加深其对潮州工夫茶的文化认知与认同。此外,也可积极举办潮州工夫茶展会、茶博会,邀请海内外各地知名学者和茶商参与,并到潮汕进行实地考察,与潮汕的茶商、茶专家们做深入地交流。(3)建立工夫茶文化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建立工夫茶文化博物馆,向海内外公众免费开放,将工夫茶文化展现给广大群众,是传承发展工夫茶文化有效的手段。工夫茶文化博物馆要集文化展示、科普宣传、学术交流、会务休闲等服务功能于一体,融茶史、茶事、茶缘、茶俗于一身,同时将潮剧、潮乐、潮绣等潮汕人文艺术纳入其中,并附上图片或视频、对工夫茶具及冲泡技艺进行详细讲解,加深人们对工夫茶工艺的了解,并吸引更多的海外朋友来到潮汕。工夫茶文化博物馆的建立能在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工夫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加强工夫茶文化组织建设。保护和弘扬工夫茶文化,需要各地加强建设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院等工夫茶文化组织。如,通过这些组织加强与茶农间的联系,优化品种,培植出更优良的茶叶品种,更好地发展工夫茶文化;联合各大茶商、茶文化专家、学者等,加大对潮州工夫茶及文化的研究力度,发掘茶文化底蕴,推动本地制茶产业的发展及茶文化的传播。

(二)教育先行

教育是弘扬文化的根本途径。虽然工夫茶在潮汕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当地却未开设与工夫茶文化相关的文化课和实践课。在学校开设工夫茶艺等工夫茶文化相关课程,通过讲解潮州工夫茶历史、赏析茶文化艺术作品,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系统的潮州工夫茶文化知识,学习泡茶工艺,培养其对工夫茶文化的兴趣,对传承潮州工夫茶文化至关重要。

(三)企业参与

企业对推动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企业参与的具体措施包括:

1.构建工夫茶品牌文化

长期以来,潮州工夫茶品牌文化的缺失使工夫茶难以在海外消费者心中形成文化认同与情感眷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潮州工夫茶产品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着力于建构工夫茶品牌文化,并提升品牌文化的感召力。西方国家构建品牌文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品牌文化与民族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品牌文化,更容易引发大众形成情感共鸣。潮汕企业应充分将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夫茶品牌文化,通过建立海外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与情感眷恋,使海外消费者忠诚于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夫茶产品畅销于海外,才能使工夫茶品牌蕴含的文化与精神在海外得到更好的传播。

2.推动茶艺馆建设

茶艺馆自产生之初就是一种运营宗旨鲜明的茶馆业态,即传播茶文化于民众,通过传播茶文化,培养茶饮爱好群体。[4]推动茶艺馆在海内外的建设,既给广大市民和工夫茶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可玩可赏的文化休闲场所,也创造了一个交流沟通、传承发展工夫茶文化的平台。

(四)媒体助力

“文化的发展繁荣与媒介发展和媒体传播有密切关系,媒体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必要手段。”[5]当下,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应充分利用这一传播媒介。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叠加、相互融合、全面互补,呈现出全媒体的传播特征。新时期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新媒体进行传播。

1.传统媒体传播

传统媒体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新时期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应首先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这一传播媒介。如借助海外报刊、杂志报道潮州工夫茶文化的茶艺、茶事、茶俗;出版潮州工夫茶文化相关的外文专著;在海外广播、电视节目中设置文化专栏,介绍和传播潮州工夫茶文化。

2.新媒体传播

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在传播中表现出显著的传播特征与优势,包括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等。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媒体时代,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文化传播的渠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拓展。新时期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如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网络社交媒体,促进东西方茶文化的交汇,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进而推动茶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推广。

六、结语

潮汕侨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渠道,不仅具备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新机遇,潮汕侨乡应该抓住机遇,通过政府主导、教育先行、企业参与、媒体助力等文化传播策略,促进潮州工夫茶等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增强潮汕地区与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1]丘逢甲.丘逢甲诗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4.

[2]陈森和.饮茶与养生[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7.

[3]冈夫.茶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3.

[4]梁颖.茶艺馆管理与运营[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5]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2,(1):46-48.

【责任编辑:王 崇】

2017-01-03

本文系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侨乡非遗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以潮州工夫茶文化品牌形象传播为例”(项目编号:2015-A-1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的文化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GD14XXW01);韩山师范学院2014年度文科青年项目“5W模式下的潮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WQ201401)的阶段性成果。

蔡梦虹(1986-),女,广东潮州人,讲师,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G114

A

1673-7725(2017)03-0163-06

猜你喜欢
工夫茶侨乡潮汕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茶+”视角下的潮州工夫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潮汕牛肉火锅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
潮汕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宜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