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乡土文学作品英语译介研究现状及思考

2017-03-11 13:17
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王瑞英译译者

崇 宁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基础部,陕西 西安 710130)

【语言与文化】

西安乡土文学作品英语译介研究现状及思考

崇 宁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基础部,陕西 西安 710130)

当前西安当代乡土文学作品的英语译介与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其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研究规模小、且仅限一家之言,同时较多地关注文化差异,对语言系统的差异关注较少,并且较普遍赞同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基于以上,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对原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文体学分析以及对译入、译出文本的文体特征进行系统化对比分析,从而建立地方特色文学作品的翻译理论框架,使译者在有效的翻译理论指导下,译出既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作,又能受广大英语读者欢迎的作品。

文体学分析;译入文本;译出文本;对比分析

一、背景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往往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并成为文化输出的基础。新世纪之初,随着国家软硬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包括西安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学大踏步“走出去”已是一种必然。西安,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孕育出了一大批像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高建群等优秀的当代作家,他们创作出了如《白鹿原》《秦腔》《古炉》《带灯》《青木川》《最后一个匈奴》等一系列脍炙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古老的三秦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当代西安乡土文学作品至今在世界上尤其是英语国家的知名度并不高,西安文学的国际交往急需加强。在这一点上,我们从著名美国汉学家葛浩文[1]坦言“中国小说在西方不特别受欢迎”中可见一斑。

二、研究现状

(一)西安乡土文学作品英语译介存在的问题

王瑞、鲍晓英、乔艳等认为,一部本土文学作品能否实现其在译入语文化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中获得接受和传播,不仅要受作品本身及其译本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诗学、翻译规范、赞助人、翻译政策、读者期待、传播渠道等因素的制约。基于这一认识,国内研究者从文学作品及其译本的文本内因素以及赞助人、翻译模式、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或译作接受度等文本外因素考察了当前西安乡土文学在翻译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文本内因素方面,王瑞[2]认为国内针对贾平凹作品英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讨论作品文本与其英译文本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较多地关注方言、俗语、典故这些更富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的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问题。这些讨论对于我们了解文化特色语言的英译策略提供了宝贵借鉴,但却存在以下局限。第一,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者们较集中地讨论文化特色语言的语际转换,忽视了从文体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角度关注原作语言与目的语言之间的系统性差异;第二,研究对象有限,仅限对作家的某单一作品的英译本进行分析。例如,王瑞[3]统计了关于贾平凹英译作品的讨论,18篇是以《浮躁》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废都》等其他作品英译本的研究与讨论。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关于陈忠实、叶广芩、高建群等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文献发现,只有杨孝明[4]、雷华[5]、谭兴[6]、樊袁利[7]等做了相关研究,且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并存在研究同样问题的现象。第三,研究成果的适用性有待加强。研究者往往根据个人对作品及其英译本的解读得出结论,未能对作家语言风格进行整体、系统性分析和归纳。第四,国内研究者较多地讨论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语言特色与风格,大多数研究者都主张采用异化策略,较少关注归化策略。由此,王瑞[8]提出了“文化问题是否是此类作品翻译中最大的难点?一味地忠实于原作是否有利于英语读者认识中国文学?”的质疑。

文本外因素方面:从译介赞助人上看,乔艳[9]、郭永生[10]指出西安作家都不太注重个人作品的海外推介,较少得到海外出版机构的支持;从翻译模式上看,乔艳[11]认为目前能够翻译西安作家作品的译者,尤其是外国译者较少,同时缺乏作品系统译介,已有的英译本在文体、语言乃至题目的翻译上也都存在较多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从译作的接受度上看,乔艳[12]认为西安当代小说多以我国特定时期的历史、政治、文化为写作背景,而非当下的社会生活,这使得西安当代小说仅能引起国外汉学家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关注,而不能走进海外寻常百姓的阅读生活,且英语国家的传统偏见认为,中国文学多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植入与宣传;大部分英语国家的普通读者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文学的系统认识,对富含中国文化价值的作品难以理解,导致其对有着深奥文化内涵与意蕴的文学作品望而却步。

(二)拟解决措施及相关初步研究

针对西安乡土文学的英语译介与传播在文本内外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内研究者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措施。

在针对作品及英译本的研究方面,王瑞[13]指出应从语言、叙事、译者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为了克服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研究视野狭窄、研究对象有限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不强等局限,可尝试建立西安当代乡土文学作家作品英汉平行语料库。借鉴现有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文体学的研究成果,从文体学视角,建立西安地方特色文学作品语言及考量文体特征的综合参数,一方面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归纳单一作品或单一作家的语言特色及文体风格;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英译本的语言特色和文体特征的归纳与总结,比较中外译者针对文化特色语言及不同文体风格作品的处理方式的异同,总结出中外译者不同的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由此建立具有地域语言及文化特色文学作品英译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的相关英译研究提供借鉴。

在译界赞助人方面,王建开[14]、王瑞[15]等研究者认为中国政府及各类学术组织或团体在推动中国文学对外输出方面曾做过不懈的努力,如2009年陕西省作家协会发起并实施的“陕西文学海外翻译计划”。除此之外,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作协一直致力于为陕西文学“走出去”铺路架桥,如2013年12月,“文学陕军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2014年10月,由鲁迅文学院、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陕军新梯队”小说研讨会在京召开;2014年12月,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陕西省作协主办的“文学陕军诗歌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使越来越多的陕西作家、陕西作品走出陕西,开始向外发出声音。

在翻译模式方面,王瑞[16]、鲍晓英[17]认为无论是单纯的“译出”还是“译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采取中外译者合译的模式既能保证充分理解原作,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忠实原文,又可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文体风格,满足海外英语读者的阅读期待。

在目标语读者对译作的接受程度方面,崔艳秋[18]、鲍晓英[19]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兼顾专业读者与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顺应英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审美意识、阅读习惯,同时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王瑞[20]认为译作能否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能否被读者接受是衡量译作成功与否的标志。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宽容和接纳译作对原作的“叛逆”而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应允许编辑为使译作更能为读者接受,在一定权限内对译作的删改及调整。当目标语读者对某一作家及作品产生一定的认识、了解和接纳后,可以探讨进行复译,以达到使目标语读者逐渐深入了解原作,最终实现全面了解的目标。

基于以上,王瑞[21]指出未来译者、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点不应仅集中在文化差异上,而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在对原作品的文体风格、叙事方式、思想主题的独特性进行整体性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目标语呈现出来。要求译者既要关注到原作的艺术独特性,使其尽可能在目标语中得以体现,还要探究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化中类似文本在表达方式上的系统差异。进而,王瑞[22]以语料库为辅助,采用词汇丰富程度、平均句长、词汇密度、易读性、词表前50位词语作品开头内容等参数对贾平凹小说译入与译出文本进行了文体对比,但考核参数仍不够丰富。

(三)研究局限

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其相关初步研究在探索如何运用语料库对乡土文学作品英语译入、译出文本的文体学对比分析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但仍存在以下局限:其一,缺少对原作品的系统化文体学分析;其二,考核参数不丰富,不足以全面深入地了解英语译入、译出文本的文体特征;其三,缺乏对中外译者在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方面的差异进行全面地系统化总结;其四,未能建立具有地方特色作家作品英译的研究框架。

三、结论及思考

当前,西安乡土文学作品还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被广大国外英语阅读者接受是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在译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模式的情况下,国内英语译者在将本土文学作品译出时通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如突出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在将原作进行语言转换时不得不在保留原有风貌与考虑读者期待中做出两难抉择等等。对于我国翻译研究者来说,当前推动西安乡土文学“走出去”的工作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助语料库,对各位西安当代乡土文学作家的作品中的语言风格进行全面分析、归纳整理,建立地方特色作品语言和文体特征的综合参数,同时比较作家间的文体风格特征有何不同。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语料库及丰富的考核参数,对现有西安当代乡土文学作品中国译者的英语译出文本与外国译者的英语译入文本分别作文体学分析,比较译出文本与译入文本的语言及文体差异以及中外译者在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三是以作家的语言风格为不变量,在宏观上研究翻译转换带来的文体差异和叙事方式的差异;微观上,以翻译文本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翻译文本中的规律性语言特征,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作家作品的英译研究框架。

期待未来译者能在有效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做出合理的取舍,译出既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作,又能受广大英语读者欢迎的作品。

[1]石剑锋.葛文浩讲真话:中国小说在西方不特别受欢迎[EB/OL].(2014-04-23)[2016-12-20].http://history.sina.com.cn/cul/zl/2014-04-23/105389105.shtml.

[2][3][8][13][15][16][20][21]王瑞.贾平凹作品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对策[J].外语教学,2014,(5):93-97.

[4]杨孝明.试译《白鹿原》[J].中国翻译,2013,(6):87-93.

[5]雷华.从翻译陈忠实的散文看文学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2):62-63.

[6]谭兴.小说《白鹿原》中的民俗英译策略[J].语文建设,2016,(1):65-66.

[7]樊袁利.《白鹿原》中的民俗词汇翻译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0.

[9][11][12]乔艳.论贾平凹作品的国外译介与传播—兼论陕西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J].小说评论,2014,(1):75-83.

[10]郭永生.莫言获诺奖给陕西文学“走出去”带来的启示——以陈忠实、贾平凹作品的翻译为例[J].山花,2014,(20):161-162.

[14]王建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出版传播及研究方法刍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15-22,7.

[17][19]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18]崔艳秋.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2]王瑞.黄立波.贾平凹小说译入译出风格的语料库考察[J].中国外语,2015,(4):97-105.

【责任编辑:王 崇】

2017-01-03

本文系2016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专项项目“语料库文体学视角下的西安乡土文学作品英语译入与译出文本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6XD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崇宁(1980-),女,四川南充人,讲师,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研究。

H315.9;I046

A

1673-7725(2017)03-0216-04

猜你喜欢
王瑞英译译者
Graph dynamical networks for forecasting collective behavior of active matte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oxides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与爱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