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的思考

2017-03-11 15:58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

王 智 汪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的思考

王 智 汪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高校课堂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争夺的前沿,高校大学生丢开课本忙于上网已司空见惯。在网络时代,校园很多问题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增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牢牢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从根本上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大学生;网络时代;大学文化

今天网络影响已经渗透到高校校园的每一个细胞,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游戏,甚至网上恋爱,大学生的整个世界似乎都处在网络之中。网络既是信息传播的集散地,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可见,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道德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教育与网络舆情的相互关系的专著也特别匮乏,只在一些学术类杂志中稍有涉及,如丁建军的《高校网络舆情与应急管控》,郑恒毅的《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硬件保障体系研究》,许益锋的《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杜先涛、吕婷的《网络舆情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等。

一、网络时代的高校课堂

从广场转移到网络:今天的大学生政治参与也是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了解社会和世界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上的不同声音在大学校园也开始出现。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也在高校潜滋暗长,西方一些思潮通过互联网几乎在校园里长驱直入,鼓吹普世价值,这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其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局限性和偏激性,他们在互联网上是“听一半,理解了四分之一;零思考,却做出了双倍的反应”。通过互联网,大学生更多地了解了西方文化,但国外现行的貌似先进、合理和优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不仅有着其自身历史文化传承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存在很多未被大学生所理解的弊端,但网络的广泛而自由的空间使得传统的监督和控制方式无法适应其发展,分散的网络结构使大学生进入了“超自由”的境地,迷失在网络世界中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热点,如果稍加一种情绪化的表达,就可以引爆网络上的舆论火花。

大学生的网络负面心态一般表现为:怨恨、低俗、暴戾。婚恋、就业等现实矛盾导致大学生心态失衡,加强培育正面网络心态就成为思政教育的课题,处理不妥就可能促使部分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脱网而出”,造成他们思想病态,并通过链式传递引发大面积的精神颓丧。然而,治理网络文化“粗鄙化”注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非一两个政绩工程、一两项改革措施就能轻易解决。在今天的高校,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处置不好就是“心头之患”,处置得当才是党和政府“公共治理”的新平台。

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它集合与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一体化的信息传播,而意识形态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途径来开展工作,传播主流声音。文化强国是时代强音。有中国特色的媒体文化应做健康价值观的引导者,更要有社会责任,中国梦的实现,网络不是局外人,它是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参与者、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它不仅要引领先进文化,担负党和人民的喉舌和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又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舆论平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作为社会转型动力之一的互联网,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影响着舆论发生机制和舆论传播模式,正在重塑着社会舆论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网络安全问题无法仅靠技术或道德解决,法律才是保障网络安全最为有效的武器。从立法层面来论,我国尚无针对网络安全的专门法律,现有的网络安全立法层级较低,多数系行业主管部门的诸多冠名为“办法”和“条例”的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并非规范互联网行为的正式法。值得强调的是,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复杂问题,不可能由政府一方单独解决。网络低俗之风还严重损害了新兴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极大地影响公众对新兴媒体的评价和期望,制约新兴媒体健康发展。加强网络道德文明建设,坚决遏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传播,仍然是当前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在网络大行其道的时代,依然需要教师。只有教师坚守政治底线,才能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对于国家的发展道路基于理性的自信。如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发表了一封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披露了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随意抹黑现实,甚至丑化历史的现象,引起了网民和教育界的热议。这些现象暴露了我们的课堂主流文化不够突出,没有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引导力。课堂应该是一个播种知识与文明、良知与理性的地方,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当是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在“教育人”“鼓舞人”“熏陶人”“引导人”上传递时代的最强音。

二、网络时代的大学生

网络塑造了一种“拟态环境”,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大学生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影响着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判断,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才是青年大学生鲜活思想的展示场,才是莘莘学子绚烂的审美感受的园地,才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的大舞台,一言以蔽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铸造者,但也有可能成为庸俗低俗的排泄场。“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媒介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将导致新的尺度产生。网络媒体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唯有基于自身文化基因的发展与创新才可能坚实强大。今天的网络文化就是需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层面上实现的文化创新,以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使其在国家层面彰显文化自信的终极旨趣,高校的网络文化应该在社会层面唤醒着文化自觉的内生动力,在个人层面呼唤着大学生对文化自强的不懈追求。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今时代,注重文化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社会层面处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中位,具有上接国家下衔个人的作用。

学校教育不可能游离于网络之外,不可忽视的是高校舆论场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变革,大学生生活也逐步被网络取代,网络从“边缘媒体”变身为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主阵地。目前,中国微博用户超过3亿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媒体应用的第一大国,构成全球最庞大、最复杂、最喧嚣的舆论场。丢开课本忙上网,这几乎已是大学校园的真实写照。过分依赖网络让年轻人乐此不疲、无可奈何、难以自拔。现实中,不乏大学生道德失序、价值混乱、精神萎靡等现象。一份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大学生经常上网,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以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网络,不仅是技术、是媒体、是经济,更是文化、是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研究,不仅要在德育课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而且要积极开展网络德育工作,要把德育的目标和宗旨全方位地贯穿到素质教育中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互联网开放性的信息、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真假混杂的信息内容在吸引大学生的同时也给他们的认知带来极大的挑战。大学生在理性思考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全盘接受网络信息,这些自相矛盾的信息容易造成认知失调,导致三观出现偏差,甚至出现网络失范行为。所以,高校必须建立、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占领网上新空间,利用网络宣传核心价值观,可见,建立网络教育体系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我们已建立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如“九·一八网”“中国共青网”等,形成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格局,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所以各个高校完全可以利用校园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

三、网络时代的“宗教升温”

在今天的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宗教已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了。通过网络,学生看得更远了,听得更多了,了解的信息更丰富了。据统计,如今至少已有7 000多个有关宗教的中文网站。如梵蒂冈设立了“简体中文网站”,其他如北美“网络基督使团”“世界华人福音会议”“香港福音证主会议”“香港天道传基会议”等纷纷在互联网上建设自己的网站,随时随地地进行各种宗教宣传活动。需要警惕的是,有些网站容易偏离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轨道,而且极易被不法宗教势力所渗透和误导。宗教思想自然影响着大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网络,大学生对宗教的距离感消失,而神秘感、好奇感产生了,这导致一些高校学子由“望教”到“慕道”,最后皈依宗教。“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都显示了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2]2000年,上海市教委“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课题则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比为11.8%,可见,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潜滋暗长,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即使是西方网站,也对宗教问题很谨慎,如新加坡禁止在互联网上讨论宗教、种族等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

中国对互联网坚持依法管理,控制那些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言论,这并不是压制言论自由,而是符合世界通行做法的。美国根据《爱国者法案》实行极为严格的网络审查制度和互联网监控措施。从2010年6月起,美国开始执行“社交网络、媒体能力”项目,对网上公共论坛、博客和留言板等进行监控;德国政府对待“破坏国家民主秩序”的网络言论从不手软,有多部法律直接适用于网络谣言管制,各联邦州政府也可对涉及本地科教文卫领域网站上的不良言论下令关闭。信仰宗教是自由的,不愿正视或不敢承认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无异于掩耳盗铃。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牢牢掌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好自己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同时,高校教师还应该牢牢把握住党的宗教政策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目标,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灵魂

网络的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着宣传思想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很多问题也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全媒体、大数据等特点,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1]常常可见的是,互联网还用这些新闻引导一种情绪的宣泄。如果说近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当代的网络文明也在产生着无数的信息垃圾,而且正日益演变成信息污染。所以网络从不平静,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他们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甚至雇佣网络写手,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欺骗网民、误导舆论。还有一些低级庸俗、淫秽色情、虚假欺诈等有害信息在网上不断出现,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可以说,网上有政治,网上有较量。我们对此决不能等闲视之。“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是因为网络发展势不可挡,它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1]毛泽东曾经形象地说过,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那么也可以说,今天的网络也可以变成知民情、聚民智、汇民意的“沃土”,共产党人这颗种子,也应该在网络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牢牢占领网络这一阵地,就无法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就可能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网络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即时参与性,再加上网民对身份的匿名性感到放心,这就让不少网民开始滥用自己的“话语权”,“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信息时代”[3]。

在这“新信息时代”,大学生通过论坛、贴吧、社区、微博等不同形式发表意见,全面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的表达空间唤起了大众对于自己意愿和相关事件的表述,这在对公民意识的挖掘上无疑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完全打开了舆论的大门,使得网络媒体既是信息传播的集散地,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国外一些错误思潮通过网络长驱直入,并同国内一些杂音合流,形成了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互联网现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网络教育就是要有针对性地探讨网络新媒体怎样用微能量汇集网络正能量,培育与践行文化阵地意识,使马克思主义在回应时代要求、解答时代课题中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因为“百花齐放”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不迷失方向,其宗旨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铸魂工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在所有的办学方针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无疑是中国大学最鲜明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更进一步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则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2015年12月,在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五、互联网的意识形态

互联网对意识形态传统政治生态的改变。互联网正在作为一种全新的、更为有效的载体和手段,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行为影响现实社会的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现实社会政治环境,进入到网络政治环境与现实政治环境并重的新阶段。互联网改变了校园文化环境,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它重新构造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重塑了大学生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将对意识形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时期,大学生逐渐强化自我意识和观念,同时对各种异质信息持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集体意识较为淡薄。大学生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网络上信息繁杂,鱼目混珠,在人格还没有成熟时,大学生极容易受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反社会主义,邪教、传销等组织利用网络信息自由、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大肆宣扬和传播不良信息,拉拢目标人物。大学生群体在缺乏有效辨识能力,对网络上存在的对立两级的信息容易产生双重人格,甚至是多重人格,造成人格的分裂和异化,人格处于扭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群体可能会出现反常的行为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大学生在情感表达上关注个体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处于一种情感体验高峰期,可以轻易地感受到各种细微的情绪变化,忽略理性思考的作用,产生网络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一经产生,就会致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情感冷漠,不愿与其他人分享情感体验和不接受他人情感表达,情感开始麻木和异化,与正常的大学生产生情感交流障碍。在情感障碍状态下,冷漠、孤僻、缺乏同情心、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情感的发展。沉迷于网络,不仅危害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心理扭曲,其危害水平甚至类似于酗酒或者吸毒。[4]如在国内第一届网络生存测试中,心理学家对11名被试进行了健康检查后发现,他们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应变力、稳定性等指标都呈下降趋势,集中体现在:视力减弱、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失调、失眠、食欲不佳、体重减轻、体能退化、免疫力变差、精神运动性迟缓和冲动等,有些大学生烟瘾大、过度饮酒和吸毒,严重的会出现体能下降,甚至出现自杀思想和行为。[5]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给大学生带来角色扮演的自由,大学生出于隐藏身份或是好奇等心理,在网络与现实中扮演性格特点截然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各种角色间可能会出现分歧,产生精神上的紧张感,加上网络与现实的角色转换,大学生便产生角色混乱。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会分不清现实和网络中的角色,无法做出与角色期待相一致的行为方式,不清楚各角色的要求,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个性和心理过程的良性运转,从而造成精神疾病。

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生活使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网络依赖主要表现为网络沉迷(obsession)和网络沉溺(addiction)。由此可能导致“数码焦虑”(digital distress)、丧失自主性和“脱离肉体效应”(discarnate effect)等网际自我异化现象。网际自我异化表明在看似非中心化的网络空间中,在各种层面的知识权力实体的左右下,主体丧失了以个人或集体方式把握自身的能力,行动和创造的能力也遭到了削弱。时下,人们对网络社会的精神状况有着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滑坡等感叹。这些说法尽管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现象或多或少或普遍或有限地存在与盛行,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在认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要特别看到,现实社会存在的信仰崩塌、诚信缺失、道德危机、价值混乱等各种精神乱象,其实质都是文化本身乃至文化认同危机的表现,是现实中文化在各方面存在内容空洞、影响乏力、作用软化的直接反映。

网络舆论真可谓“四面来风,八方来雨”。因为大学生地域分布、行业分布乃至阶层分布都很广,论坛中能够听到各种声音。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拥有“话语权”,而网络论坛这个“虚拟的公共领域”,则使大学生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在舆论方向,网络传播的特性使以往在传统新闻传媒上无法实现所谓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的展现,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便几乎可以,畅所欲言,形成了言论的“自由市场”。就网络文化建设而言,我国既有的主流文化形态将会在植入互联网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创新、传播和发展。为此,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双重指导下形成富有时代感的网络文化核心价值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传播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学生是时代的寒暑表。社会上刮什么风,网络上就会下什么雨,网络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当前高校在实际教育中,越来越多地关注慕课、小班化教学、翻转课堂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对理想的大学课堂应该承载怎样的精神与文化,几乎视而不见。如何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夯实学生社会心态,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网络提供方法论,对当前社会的道德失序、价值混乱、精神萎靡等现象有着正确的判断。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核心价值观培养纳入高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处理好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解决好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多带学生走进农村、社区、厂矿和企业开展社会调查,加深其对国情和理论热点问题的认识,促使高校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既要顺应时代潮流又不迷失方向,既要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坚守和自信,又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大学课堂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1] 马利.网络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N].人民日报,2013-11-27(7).

[2] 左鹏.象牙塔中的基督徒——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5):11-18.

[3] 蔡骐,肖芃.新媒体传播的文化考量与商业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35-139.

[4] 任利峰,任丽晔.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4):112-114.

[5] 孙志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1):135-138.

【责任编辑 马 俊】

Refle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Internet Age

WANG Zhi-wang

(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ety,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s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embodied 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the Party’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ollege classroom is not only the source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f knowledge and thought, but also the forefront of contention for a variety of ideas and values. It is comm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urfing on the internet but overlooking their textbooks. In internet age, a lot of problems on campus are due to network, so we must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ulture positions, delicately to create a political ecology for education, firmly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undamentally implement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and fully exert the network education functi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ge; university culture

G641

A

1009-5128(2017)10-0073-06

2017-03-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低俗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研究(lOBKS03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AHSKHQ2015D01)

王智汪(1971—),男,安徽枞阳人,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