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03-15 08:08陈云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如皋医源性对症

陈云飞

(江苏省如皋广慈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对接受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陈云飞

(江苏省如皋广慈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目的:分析对接受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如皋广慈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并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胆管损伤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横行缝合、切口吻合、胆道重建等对症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对症手术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均痊愈,其痊愈率为100%。在术后,这些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胆管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便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结论:对接受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管损伤;早期对症手术

近年来,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指出,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常会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从而可导致其发生胆漏、梗塞性黄疸、胆管内瘘、胆管感染等并发症。为了探讨对接受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笔者对在江苏省如皋广慈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并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30例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如皋广慈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并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3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具有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指征,且临床资料完整。

这些患者中有男13例,女17例;其年龄为24~66岁,平均年龄(45.6±2.34)岁;其中有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1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例;其中Bismuth医源性胆管损伤分型[1]为Ⅰ型的患者有7例,为Ⅱ型的患者有15例,为Ⅲ型的患者有6例,为Ⅳ型的患者有2例。

1.2 方法

在确认患者存在胆管损伤后,对其均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1)在患者右侧肋骨的下缘做切口,使其肝门部位充分暴露,并观察其胆管受损的情况。2)根据患者胆管受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手术方案。(1)对患者胆管的裂口进行横行缝合及修补。(2)对于胆管缺损长度不足3.0 cm的患者,应对其胆管断端进行对端吻合处理。对其胆管两端的系膜组织进行游离,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十二指肠组织外侧的腹膜进行游离,以确保其胆管断端的吻合口处于无张力状态。在完成胆管吻合后,对吻合口处多余的胆管组织进行修剪。(3)如患者的左侧胆管组织横断部位存在缺损的情况,应采用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方案对其进行治疗。(4)如患者的右侧胆管组织存在缺损的情况,且其右侧胆管组织十分粗长,应采用胆管端侧吻合方案对其进行治疗。(5)如发现患者存在胆管梗阻的情况,应先为其解除梗阻,然后再对其胆管进行修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30例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2]

痊愈:经治疗,患者胆管的吻合口愈合,其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完全消失,其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为胆管解剖结构正常。无效:经治疗,患者胆管的吻合口未愈合,其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无改善,其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为胆管解剖结构异常。

2 结果

经对症手术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均痊愈,其痊愈率为100%。在术后,这些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胆管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便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

3 讨论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常存在胆管解剖结构异常、血管走行分支异常等现象。手术医生在辨认不清胆管时容易损伤胆管。2)胆囊水肿、充血、内瘘等情况会增加手术医生辨认胆囊结构的难度,从而提高患者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风险[4]。

手术医生在术中进行不规范的操作(如术中过度牵拉胆囊组织、灼烧处理不合理、切除操作不精细等)是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与医生的手术技术、治疗经验及工作态度有关[5]。笔者认为,为预防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手术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6]:1)手术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手术操作技术水平,严格把握进行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在术中应随时做好为患者中转开腹的准备。2)在术前,手术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明确其胆囊组织及周围组织的具体情况。3)在术中,手术医生应在确认患者的肝门组织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清晰后,再对其胆囊进行切除操作。4)在对患者的胆囊组织进行牵拉时,手术医生应合理把握牵拉的力度。在对患者胆囊三角区进行分离处理时,应明确其胆囊动脉组织、胆囊管组织、肝总管组织及胆总管组织的具体位置。周党军等[7]指出,在对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要对其受损的胆管组织进行修复外,还要确保其胆管中引流管的通畅,以防止其发生胆管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为了探讨对接受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如皋广慈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并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对症手术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均痊愈,其痊愈率为100%。在术后,这些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胆管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便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

综上所述,对接受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1]王坚,郝立校,蔡珍福,等.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处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1):23-25.

[2]龚仁华,孙登群,钟兴国,等.胆道变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单中心17例的经验与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3):200-202.

[3]Jabtohska B,Olakowski M,Lampe P,et al.Quality-of-life assessm 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ies: hepatic ojejunostomy versus end-to-end biliary reconstructions[J].ANZ journal of surgery,2012,82(12):923-927.

[4]周卫忠,伍迎文,林坚清,等.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和次胆囊切除在复杂胆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3):3575-3578.

[5]李建军,卢榜裕,蔡小勇,等.腹腔镜胆道修复重建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管损伤[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6(2):10-15.

[6]彭自力,王运兵,李起,等.肝管变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引起胆管损伤的预防[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12):980-983.

[7]周党军,白凤娇,韩博强,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相关危险因素[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22(9):614-617.

R575.6

]B

]2095-7629-(2017)21-0081-02

陈云飞,1977年4月出生,江苏如皋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

猜你喜欢
如皋医源性对症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把世界带进如皋,把如皋带向世界”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扶贫决战,在如皋打响!
老来手抖原因多 及时就医对症治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