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7-03-18 18:09余金成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从严治党生产力

[摘要]中国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其标志性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经历两个环节:一是生产力的第一致动要素从“物”转移至“人”,二是劳动者的资源运用从“现实”拓展至“未来”。无论前者或后者,都需要借助政府作用,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其关键要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劳动者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7)01000307

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是一种生产方式,而中国改革归根结底也是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再认识和再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资源配置领域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二元要素结构,这在一定意义上宣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式形成,其突出特征在于政府作用對市场经济的介入。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核心力量,也是上述政府作用的总体担当者。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践行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未经历过的任务,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从未出现过的任务。其艰难之处在于:该任务既要维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以不断增加共同富裕所需要的生产力条件,又要制衡市场机制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结果对共同富裕原则的冲击。作为政治权力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需要具备坚定持守共同富裕目标的政治定力,而且需要实事求是地运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的高超政治谋略,二者兼得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萃取民意、赢得民心,所谓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一种客观要求。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经由改革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的话,那么全面从严治党无疑构成了该转变的内在逻辑环节。

一、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推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化解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造成的发展难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走出面临全球化所陷入困境的前景。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和完善还需要经历很长一段路,但其具有的划时代创新性质是毋庸置疑的。破立之间需要大智大勇。习近平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1]

必须清醒地看到,为了推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在一段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去抓与此相关体制与机制的改革问题,虽然一直没有忘记管党整党建党问题,但毕竟出现了如恩格斯所说的局面:常常不得不强调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2](P606)。由此导致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3]。

如果上述局面延续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不仅改革事业成为泡影,连国家政权和党的生存都会陷入危局。邓小平说:“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4](P270)

如果从积极方面认识,管党治党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成败,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追求的是通过无产阶级解放来实现的人类解放。所谓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这一最根本的价值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使全党回归至对该目标的持守上。从改革发展的状况来看,全面从严治党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守法”,一定意义上是分清公私问题。共产党人的思想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纪律规章的要求,其间最基本的内容是区别公私界限。过去在这方面出现的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所谓“三公消费”现象,实际上就是突破了公私区别的底线,形成了大量的假公济私现象。反对“四风”和“八项规定”并不是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它之所以产生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效应,恰恰是因为许多人已经把“三公消费”从“习惯”演变成“自然”,一旦这种“习惯”被触动,人们反而变得“不自然”了。

二是“自律”,一定意义上是先公后私问题。共产党人如果坚持通过无产阶级解放来实现人类解放,就必须了解无产阶级——其当代表现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疾苦。有一位学者说过:只有身处卑微之境,才能洞悉底层民生。弱势群体给官员带来的都是困难和问题,强势群体给官员带来的都是资源和诱惑。共产党员只有身心融入人民群众,才能形成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如果官员不改变自身的姿态和样貌,不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就不会被他们当作“自己人”,也就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属于社会的强势群体,但他们一事当前需要先考虑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切忌不能炫耀自身强者地位,生活中更是需要杜绝奢靡之风,即便用的是私款、追求奢华也属于不当行为。显然,这需要严格的自律。

三是“利他”,一定意义上是大公无私问题。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需要共产党人持有牺牲精神。从根本上说,共产党人下决心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人类解放目标的时候,就已经与民族和人类结成命运共同体,就已经选择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即把个人的荣辱进退与民族振兴和人类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如马克思当年所说,自己是在“为人类工作”。这要求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马克思恩格斯早年说过:“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5](P275)共产党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与个人人生价值目标是可以一致的,也是应该一致的。人类历史发展为这种一致性提供了客观条件。

上述“守法”、“自律”、“利他”,分别体现为价值观层面的底线标准、普遍要求和努力目标。但作为政治组织,全面从严治党首先需要发挥党组织的指挥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这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具有明确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要强化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二、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共同富裕

一个显著事实是:原生态或资本主义制度下运行的市场经济自发地生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其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中发展定型的,其自发趋势体现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并带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清楚不过地证明,商品生产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就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即使我们排除任何掠夺、任何暴力行为和任何欺骗的可能性,即使假定一切私有財产起初都基于占有者自己的劳动,而且在往后的全部进程中都只是相等的价值和相等的价值进行交换,那么在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中也必然要产生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然被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所垄断,而另一个构成人口绝大多数的阶级必然沦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6](P542543)。社会主义通过改革选择市场经济,显然不能停留在自发市场经济状态,必须追加新的致动要素,使其最终运行能够体现共同富裕目标。改革实践对政府作用的启动,就体现了这一意图。

因此,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政府作用对市场介入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非有不可的问题。一般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呈现为“优胜劣汰”机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应该在保留“优胜劣汰”机制基础上推动并实现“共同富裕”。政府作用的历史使命体现在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坚守和策略选择方面。如果说市场自发趋势导致两极分化的话,那么政府自觉作用将推动共同富裕;而后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对该目标的持守。

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能否真正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最直接支撑的就是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环节。后者依据科学发展观,应该体现为“全面协调、促劣变优”机制,它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一起,共同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

应该看到,促劣变优并非外在于市场机制,而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趋势。按劳分配的运行结果,一方面呈现为优胜劣汰局面,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劳动的自发激励作用,呈现为促劣变优局面。只要市场实行优胜劣汰,劳动者为了获得所心仪的更大利益份额,必须设法使自己劳动能力变强,这就在客观上促劣变优。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尽管存在变强愿望,也只能是个体性分散性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这种自发的、隐性的、偶然的趋势,转变为自觉的、显性的、必然的趋势[7]。

政府促劣变优作用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选项。一是改变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客观生产条件。例如,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随之推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区振兴战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迅速建成了一批公路、铁路、机场和能源通信设施,使这些地区经济活动得以与全国乃至世界成为一体,有效改变了旧有面貌。二是改变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主观生产条件。包括强化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对口支援,通过金融和技术帮扶方式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增加对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接受9年义务教育权利,以及扩大重点院校对农民及少数民族子女的录取比例等。

上述举措当然具有显著的量变性质。从宏观上认识,市场作用所推动的“优胜劣汰”会通过张扬强者主导作用,使社会生产力在整体上保持一种持续发展的势头,这将加快、加大社会财富的生产和积累速度,为政府“促劣变优”作用提供越来越宽松的物质条件;政府“促劣变优”会稳定地推动劳动者能力由弱变强,使社会合作呈现为由“强弱联手”向“强强联手”转变的发展趋势,这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出持续向好局面,不仅弱势群体将从中受益,而且强势群体也将获得越来越大的利益。

从理论上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运行的上述双重机制, 即“优胜劣汰”与“促劣变优”的相向而行,终会达到一个汇合点。此时,随着“促劣变优”的发展,“优”与“劣”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相应的“优胜劣汰”所导致的利益鸿沟也将渐渐消失,逐步向“优多劣少”直至进一步的“整体均衡”局面转变。后者就是共同富裕的形成。

三、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

恩格斯说过,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锁钥”[2](P265)。人类生产方式无一不与劳动方式密切相关,高效的生产方式往往是与对劳动的充分激励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经由改革重新选择了对劳动的激励方式,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现在看来,这一转变体现为两个环节。

其一,中国改革通过选择市场经济,使生产力第一致动要素从“物”转变为“人”——呈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弊端的认识。当蒸汽机生产资料出现后,其连续生产能力展示了人类能够迅速告别匮乏状态的前景。但是,由于商品经济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导致与消费之间应然联系的断裂,出现所谓的生产过剩局面。马克思恩格斯据此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要代之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显然,实施计划经济首要目的是保全大机器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做到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实现理想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

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在经济危机中倒下,其“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原则立足于对劳动者的激励,在危局中得以不断寻找走出困境的路径,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人们至今也没有发现它立即退出历史舞台的迹象。这表明,市场经济所依赖的对“人”的劳动激励,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革重新选定市场经济并非偶然。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认为:以“劳动”为尺度的平等属于“资产阶级权利”——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仅仅在取消商品货币条件下可以采用,共产主义追求的是以“劳动者”为尺度的平等。因此,社会主义不可能照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便是同样选择了市场经济,双方也存在重大不同。中国改革需要完成两次战略转变:第一步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第二步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深化改革,使对“人”的资源运用从“現实”拓展至“未来”——呈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命题。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始终有两种基本路径:一是现有人才使用;二是未来人才培养。比较起来,资本主义崇尚个体本位价值观,把“机会平等”视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因而他们往往把个人能力增长视为当事人自己的事情,通常侧重“现有人才运用”环节;社会主义崇尚社会本位价值观,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自由平等”视为社会运行目标,因而往往把帮助弱势群体变强视为通过无产阶级解放实现人类解放的衍生要求,不仅重视“现有人才运用”,同时也积极推动“未来人才培养”。

如果说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解决了对现有劳动能力的充分运用问题——着眼于现实劳动资源合理配置——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全面协调、促劣变优”解决了对现有劳动能力的逐步强化问题——着眼于未来劳动资源合理配置。人们不应该只注意对弱势群体帮助需要占用公共资源,还应该注意这种占用对未来经济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人才驱动方面形成了双重机制:既立足于当下,也放眼于未来。这意味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了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劳动资源配置方式。只要假以时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从事情的基本逻辑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政治权力发挥重要作用,后者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执政党能否干净且高效运用政治权力。首先,政治权力的干净运行能够宣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可行性——作为社会强势群体一部分的执政党廉洁自律,放弃对自身更高利益的追求,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率先垂范,将使全社会获得对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希望和信心。其次,政治权力的高效运行能够保证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改革举措得到真正落实——改革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利益调整,每一次都孕育着一定程度的政治风险,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聚心合力的战斗集体,尤其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遵守政治纪律已经成为第一要求。

在一定意义上,政治权力干净运行着眼取信于民,是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础;而政治权力高效运行着眼聚力于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前提。双方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已经超出了单纯党建的含义,它从上层建筑出发,既涉及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也影响生产力领域,已经上升为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正因为如此,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蕴含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解读,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邓凯,罗旭.我们的事业前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N].光明日报,20161113.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余金成.按劳分配的辩证内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3).责任编辑:何敬文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从严治党生产力
来不及生产力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四个全面”视域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探究
弗莱堡学派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浅谈人类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规律的探求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