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

2017-03-20 11:55王爱华
医学信息 2016年38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

王爱华

摘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所有医院共同的努力方向,而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检验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是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检验与临床科室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相关科室;沟通的重要性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结合,是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随着检验医学发展,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上呈明显效果。但是,采取检验医学用以临床阶段,仍需要同检验科临床医护人员之间进行有效配合,在沟通与交流上要互相理解,以此才能提高医疗效率,将检验科作用发挥最大。因此,对于临床沟通与医学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在检验的过程中,检验的核心是质量,质量保证除了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外,还包括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以及结果的报告及分析,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起不到指导临床治疗的作用。要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检验科积极地与临床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本院检验和临床实际工作,现总结如下。

1 检验与临床沟通存在的问题

1.1检验科对临床需求和反馈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检验科一直在医院只认为是辅助科室,检验人员对临床诊疗工作参与的主动性较低。检验人员只负责检测,临床医生是否采纳与己无关。就造成检验人员对临床资料缺乏认识,对临床需求和反馈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只能横向观察各项检验指标结果的正误,缺乏综合判断能力。

1.2部分医生缺乏对检验科在开展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方面的认识。当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时,临床方面总会对检验科检测水平提出质疑,误认为是检验技术有问题,忽视了患者在检测前的必要准备,对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以及对报告单上的备注常被疏忽,从而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隐患。

1.3护士人员对标本的采集上存在弊端 部分护士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因自身原因,对患者抽血检测以静脉输液管近侧进行取血,导致收抽取的血液样本存在抗凝不完全情况。导致所检验项目的各项数值上也存在一定弊端。

1.4临床阶段所使用药物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 对于患者检测阶段因临床用药问题而造成的影响则很难处理。并且,随着药品种类繁多,且更多新药被研发应用,因此对于检查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则需要医护人员注意。但是,在国内很多医院中,因使用药物对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并未引起更多临床医护人员以及检验医护人员的关注。并且,临床与检验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所以在检验结果上所造成的影响则成为不可避免问题[1]。

2 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的主要应对措施

2.1正确认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 要提高临床与检验医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检验医学对临床病理的检查上,以及所得的检查结果准确性上都有帮助。检验科从临床上面所反馈的信息可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在所检查的质量上也有所保证。也可以根据临床所获得的信息,对所用检测方法上进行改进与完善,以达到更加准确的检测方法。现今,对患者进行病症判断需要借助各类仪器与检验进行检查,以达到臨床对患者病理的充分诊断与治疗。因此,对于临床与检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则变得具有深远意义。

临床医学中检验作为必不可少部分,如果检验科要以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完成工作,那么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与临床医护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检验科医护人员来说,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对临床医护人员对于检验医学工作上的要求与建议能够及时了解,以此作出合理更改,更好为临床工作提供高水准的检测结果。

2.2保证高质量送检标本 送检标本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此阶段质量环节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最主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上较多,如采血过程中储存方式等都会造成影响。如这一环节得不到保证,就会使标本在未送到实验室就发生了变异,检测结果也不能也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患者当前的病情,甚至可能引起误导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应规范化采集、送检标本,才能保证准确的检验结果。

2.3主动参加临床病例讨论 对于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来说,不但要具备专业的医学技能与医学知识,还要对临床中的医学情况有所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以达到全面的知识结构,与更多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患者所出现的病理、病情变化、检测结果等进行了解,对检测结果各种因素进行排除,对结果的准确性予以分析,以此对临床诊断结果提供真实的判断依据。

再者,对于临床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关系到检验质量方面的问题应予以充分重视,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复核,对存在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并及时与临床科进行沟通,以对患者诊断进行纠正。

2.4定期开展业务讲座 针对样本采集、存放问题的具体要求,利用讲座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进行详细讲解。对于新开展的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生物学变异、药物影响、参考区间等知识,让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检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得一些新项目能够尽早的获得临床应用。

2.5临床医护人员合理解释减少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处理,需要临床医生的配合与沟通,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不准或不及时,可能导致诊断和治疗发生错误或延误,化验结果的解释是由医生完成的,解释得当,可使患者满意而归,反之,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意,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影响检验科的声誉。

2.6临床医师应与检验人员存在紧密联系 医生应经常到检验科进行交流,探讨检验结果不相符原因,提出新的建议。医师在开展科研课题时要主动与实验室人员联系,制定方案,共同努力完成。此外,当现有的检验项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时,临床应主动与检验科联系,共同拟定新的检测项目来完成[2]。

随着国内医学不断发展,对于患者病症的治疗手段上也更加繁多,致使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联系也越发密切。对于临床科室来说,不但要运用高超的技术对患者病症进行诊断与治疗,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了解。因此,检测科工作人员应理解临床医护人员的压力,应主动与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只有临床与检测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更好为患者所服务,才能促进医患关系和平相处,对医院稳定发展也起到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Siew Tzuh,Tang,Tsang-Wu,et al.Physician-patient end-of-life care discussions: correlat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end-of-life care preferences of cancer patient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study[J].Palliative medicine, 2014,28(10):1222-1230.

[2]Phyllis Brown Whitehead.Studying the Effects of the End-of-Life Nursing Education Consortium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J].Journal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nursing,2010,12(3):184-193.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必要性探讨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