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图像解读和教学建议(人教版)

2017-03-21 14:58李勇
地理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布图区位图像

李勇

一、教学目标制定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教学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学目标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图文信息素材,制定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如图1。

二、教学思路分析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主要包含四个环节:“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确立”、“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问题的措施”。这四个环节依次延伸,形成教学活动结构体系(如图2)。教材内容中重点突出了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和农业地域类型的确立。

三、图像内容解读

1.拆解农业区位构成示意图

教材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本单元最核心的概念构成示意图,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图像时,需要将其进行细分,并能准确表达各构成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细分如表1所示。

区域农业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自然区位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在区域农业的开发利用时需要进行改造和合理利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它的特点是发展变化迅速,需要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适应性,提高农业产出。

2.发现和提取农业景观图

农业景观图是在该单元教学内容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图像模式,是反映作物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直观图片,为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教学判读时需要对该景观所反映的农业类型、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手段、农业技术的应用、地理环境的特点等信息进行逐一解读(如表2)。

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在列出的所有主要区位因素中,某些因素区位是该地区特有并且对该农业类型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则为主导区位因素。同时,结合所有的区位因素对比,找出影响该区域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如南方季风水田农业,它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为气候、地形、河流、土壤、勞动力、种植经验、饮食习惯等,但是决定该农业类型的主导区位条件是气候和劳动力,它的限制因素则是旱涝频繁和人多地少。

3.辨析微观和宏观农业类型分布图

农业的区域范围有大小,在小范围的区域定位中,需要针对各种农业区位因素对不同作物的具体分布进行详细布局,如立体农业的开发和城郊农业的布局(如表3)。

在宏观(即大范围)的农业类型分布图中,则需要考虑到所处地理位置和该地理位置所处的地形、地带性的气候与土壤、河流分布、人口和工业基础等因素的空间关联,从而判断农业类型的形成区位条件。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如教材图3.9),根据图中提供的人口、地形、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进行分析(如图3)。

不同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中要明确农业作物类型的需求问题有不同的指向,然而农业区位因素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不同的农业特点。在实际利用中,需要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区位条件进行改良和调整,使得农业发展更加顺利。

四、图像教学建议

1.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部分,教材首先安排图3.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图3.2“澳大利亚牧场”两幅农业生产景观图,要求学生通过对图中内容的感知获得农业区位的概念和构成。教材在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构成进行阐述时,则通过图3.3来逐一呈现,该图是教材核心图,它所表示的内容是该节重点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两地区的位置、气候、地形图,引导学生从图3.1和图3.2中找到形成不同地域农业类型差异的构成因素,为分析图3.3区位因素的构成做好铺垫和引入;同时也说明构成一个地区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而成的,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同时也具备主次之分(即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通过对教材图3.3的分析,可将农业区位因素的划分总结如表4所示。

对区位概念构成图充分了解后,可分析教材活动内容和案例。经过不断学习,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以后,再去分析农业布局类问题,将更容易完成知识的迁移,进而完成题目的解答。

2.农业地域类型

(1)巧妙运用图像,层层递推。展示和阅读教材中的景观图,让学生通过分析图像提供信息,总结出形成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填写表4“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并根据表中填写的内容和农业生产的景观图找出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特点以及农业发展措施的对应关系(如图4)。

(2)对比相关图像,提升能力。通过对地理景观图和地理区位示意图进行对比,提高辩证分析能力。在讲授商品谷物时,可分别出示我国东部地区和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工业和交通等资料图像,将中国东北和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进行比较,找出两地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点。同时,为我国农业的特点、问题和措施,提供了分析思路(如表5)。讲解大牧场放牧业时,可出示我国内蒙古地区和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地理位置分布图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掌握阿根廷为发展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畜牧业的借鉴作用。讲解混合农业时,可首先出示澳大利亚气候、地形、人口和交通条件分布图,然后通对区位条件的分析,找出该农业类型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和特点,既要找出有利条件也要分析其不利条件,并根据不利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猜你喜欢
分布图区位图像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A、B两点漂流记
中国癌症分布图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人生真相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