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7-03-21 23:15黄美珍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单高效课堂

黄美珍

【摘 要】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高效课堂是我们一直谈论的话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及不断追求高效课堂,本文通过笔者日常教学中利用学习单与在乐清市优质课评比过程中所思考的点滴想法与作法形成自己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课堂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在设计学习单与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给出意见,并且整理,但在抓住学习单的同时,利用“人景交融”的艺术写法特点,体验与感悟大自然的气息,瞬间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美,让学生顿悟。

【关键词】学习单;人景交融;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61-03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形成高效课堂,已成为老师追求的目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进行得如火如荼,团体赛课、优质课评比,小学语文课堂语用的表达方式等,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如何实施高效课程与语文拓展课堂的实施都相当的重要。笔者以优质课评比中抽签到的《三月的原野》教学为蓝本,谈谈利用“学习单”实施高效课堂的几点意见,用“学习单”问题串联起高效课堂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预设学情,制订预习单

笔者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工作经历来阐述预习单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利用与突破。在2014年4月参加的乐清市全员赛课优质课评比中,笔者抽到了《三月的原野》这篇文章,并且在五年级课堂中实施。温州小学阶段执行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三月的原野》节选于语文A版。因笔者平时教学在乡镇学校,教学学情不一样,而这次在乐清市建城区的乐成一小执教,相对而言,这样的学生、家长文化层次比较高,学生对课外读物有一定的基础,因此,笔者特制订学习单,一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并背诵;二是会找,在文中找出哪些出现的景物,读一读并思考有什么特色;三是摘抄喜欢景物的句子;四是春天的美景如此吸引作者用身体的感官去感受春天。譬如:青草混合着牛粪的味道,那么我们自己到春天的田野里还有些什么气息与味道呢?着重预埋“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预设学情,猜估学生底子,利用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已积累的知识,合理制订学生学习单,让我们的学习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学情进行预设,使我们更容易进入学生已知画卷里,只要稍加提炼,很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精心设计预习单,落实课堂教学目标,预设学情,从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来制订预习单。

二、根据反馈,顺学备课

利用学习单,进行详细备课,具体进行落实。“三月在我们的眼中是如此的美麗,生机勃勃,向来是作家笔下的宠儿,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等”。“草的生命力顽强、力量大、不屈不挠对生命的渴望”。三月的自然界学生是了解的,学生对知识及动植物的认识有限,但好奇心强,走进大自然都会雀跃,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他们感受“人景交融”的意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美,美在哪里。

人与自然,以及作者对事物的描写,对生活态度的认知,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备课抓住这些特点,利用好资源,做成一节精品课。备课就重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优美的句子,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细嚼品味,体会“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并领悟“人景交融”的魅力。

另外备好板书,设计成:

三月的原野

写作小妙招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感官运用:视觉 嗅觉 听觉人景交融

让学生感受“人景交融”体验,使学生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突出生活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知识,顺学备课,抓住要点,升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让学生跃跃欲试,让学生细微观察,让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讲,有讲不完的话,课堂设计环节中,让学生读读喜欢的句子,并且讲讲生活中曾经观察过的生物的细微变化,季节的变化,会引起生命体征的突变,喜欢的、不喜欢的都呈现在场景中。“学习单”能更好地突现,尽早地发现学生的知识内涵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掌握。

运用设计学习单,突出课堂教学重点,根据调查反馈,对症下药,突破重难点,顺学备课,为课堂精彩讲学打下埋伏 。

三、有的放矢,高效教学

以预习单为依托,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深入剖析,课堂中让学生反复阅读,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第一部分教学中,让学生找“三月的原野”第一段哪些是写景的,利用学习单上的提示,说说你喜欢这些景的理由,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你有什么感悟?为什么?学生叽叽喳喳地开讲了“像地衣那样绿”“必须转折了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发出了一寸多高的芽子”“在掀起了墙脚下面的瓦片时,找到一片草芽了”“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的种粒的壳”“蒲公英发芽了”。一边让学生找,一边阅读句文及片断,体验、感悟美在哪里?再次突显“人景交融”散发出文章的艺术美。

高效课堂在教学中实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导很重要,学习单是牵引绳。放手是让学生找“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草、抢根菜、蔳公英、羊、乌鸦、杨花、草和牛粪、河冰等”。你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体验“郊原上的草,是必须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的。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欣幸的钻出了土皮”。师引导对比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引起共鸣,思想活跃,积极发言,讲出自己所知晓的。

使用学习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以学习单为依托,贯穿全课堂,有的放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四、问题串联,检验效果

学生是课堂学的中心,学生的学到底掌握了多少,只能在课堂中反馈出来,或在课外有所施展。教师板书“三月”,同学们看到“三月”这个词,会想到哪些画面或好词句?预设学生会回答: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烟花三月下扬州等。教师顺势而导: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进北方的三月,看看作家萧红笔下“三月的北方原野”又有哪番景色?

1.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生:草 抢根菜 蒲公英 羊 乌鸦 杨花 草和牛粪 河冰

2. 指名说。你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

读句子,谈体会。交流

重点引导:修辞手法、感官运用。(板书)

3. 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哪样景物?(草芽)学习草芽的句子

4. 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草的生命力顽强、力量大、不屈不挠对生命的渴望。

师:草芽为什么要转折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它在泥土里都会碰到什么困难?

哇,一毫米、一厘米、一分米……一点一点,草芽终于钻出了土皮,它的心情会怎样?它会说些什么呢?

师:草芽在作者的笔下,那么生机盎然,我觉得写得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加上人的活动描写呢?有什么好处?

5. 学会迁移,寻找“人景交融”的句子。

师:文中还有几处采用了“人景交融”的写法,你能找到吗?

师:同学们,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并不难,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小妙招,相信你一定能写好。老师带你们去东塔公园走一走(播放课件),美景欣赏完了,你能采用“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写写《三月的东塔公园》吗?

通过设计预习单,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且检验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查漏补缺,课外拓展

山一程,水一程,心驰神往新课堂;山一程,水一程,追寻语文教学有效性。行进之间,终于发现,回归本原,删繁就简,注重细节的语文课,就是“真”的课,也是我们最需要的课。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真,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有效实效,是课堂生命的真谛。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语文课堂,当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后,将和秋日的天空一样澄澈、 明凈!我们的学生也将能自由遨游于这属于他们的“语文天空”之中!

春天来了,你的家乡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说一说,写一写。假如是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景色吗?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着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去体会,那么在校园,在公园,在山林,在路边,甚至在自家的周围……你都会发现春天的踪迹:一阵春风、一场春雨、一棵小草、一个嫩芽等,都告诉我们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三月的原野》节选自萧红的《小城三月》,同学们可以去看看。

总之,使用设计“学习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提问思考的凝炼,提问的设计,难点的突破,重点的落实等方面无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五年级下册《三月的原野》进行高效的教学,凡事都要因材施教,教无定类,教无定法,适合就好,我认为利用设计预习单会更高效的落实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参考文献:

[1] 于春祥.发现高效课堂密码[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

[2] 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9.

[4] 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学习单高效课堂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数学统计课堂教学初探
借助学习单,让阅读教学走向自主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