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

2017-03-23 12:07潘井明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潘井明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的教育事业已有几千年历史,在漫长的教育历史中,教育教学工作者一直将“教书育人”作为教育真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需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相关内容,真正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语文教学转变为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以及德育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来感染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教材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新的适合德育的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德育的熏陶。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使语文知识教学与德育培养真正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從课本中挖掘德育

从课本中挖掘德育内容,主要是从时代背景、课文主题、课文的主人公等方面进行挖掘。时代背景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物、事件所起作用的历史环境或者现实情境。众所周知,一套语文教材沿用的时间很长,而且这些教材中所列举的人物、事件等已经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而对学生理解课文产生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备课的时候,先对课文中的人物所处时代进行简要的解说、分析,以当时的背景为切入点,将学生引入那个时代,以此使其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人物身上所独有的道德情感。例如,在讲授《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我会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真正认识到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然后,对中国军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做出的牺牲进行详细论述,使学生清楚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在课文的学习中才会使学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产生敬佩之情和深厚的爱国之情,在生活中才能以爱国为行动导向。

二、创设情境,为德育渗透特定氛围

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教学形式。同时,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将心比心地感受到文章中主人公或者作为旁观者来感受当时的氛围,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在知识学习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学会关怀、同情、怜悯、熏陶善良的心灵,不断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与超越。在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播放《唐山大地震》这一电影,使学生对地震以及地震的灾难有所了解,在电影观看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带入其中,学生的情感会随着主人公的情感以及情节推进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在课文学习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回忆起电影中的情景,为课文内容的学习描绘出一幅生动画面,并将自己带入到故事情景中,深深感受到当时父亲与孩子内心的情感,对其产生深深的同情。学生在生动的感人画面中,感受到主人公的美好品质,并会产生助人的强烈感情。这样就自然而然将德育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化德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将书本上的德育内容教授给学生,还需要将这些包含着德育内容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由倾吐自己内心深处的体会、感受,在学习知识中潜移默化接受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思想品德得到深化。例如,在《一个孩子的呼声》这一课中,我会先问孩子在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回忆吗?孩子们都对此畅所欲言,有的说周末爸爸带自己去了游乐园,有的说周末和小伙伴一起去动物园玩……接着,我问学生是不是每个孩子都生活在这样和平安乐的环境中?随着问题的提出,我就开始本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我给学生展示了战争下无家可归的儿童生活照片,孩子们在富有感情的课文讲解和生动真实的图片展示中,都默默低头进行思考。课程结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感想?学生经过深思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有的说不要战争,要和平;有的说要珍惜和平时光,有的说要在生活中孝顺父母,不要留下遗憾……这样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对比,可以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深入人心,使学生在学习中从自身出发进行情感的抒发,真正得到道德的熏陶。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努力将德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将德育落到实处。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