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治疗新机制

2017-03-23 19:11李端
中老年保健 2017年8期
关键词:兴奋性蓄积亚基

如果吃上一颗药,就能让心情马上好起来,这无疑是抑郁症患者的福音。近日,我国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产生快速抗抑郁样效应的机制,为研发新一代无毒副作用的快速抗抑郁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抑郁症是导致人们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的第一疾病,也是全球每年80万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快速抗抑郁作用神经机理的研究和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是目前抑郁症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谷氨酸是大脑内的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它与突触后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发挥兴奋性作用,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如学习记忆功能等。当细胞外谷氨酸大量蓄积,使突触外的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导致细胞的兴奋性毒性和细胞死亡等,就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以往研究表明,拮抗大脑中的谷氨酸受体具有快速抗抑郁的效果。新研究发现,慢性应激(如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或不顺心事件等)导致大脑皮层中负责清除细胞外谷氨酸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失调,引起神经细胞释放的谷氨酸蓄积并溢出到突触外,激活突触外含2B亚基的谷氨酸受体。谷氨酸受体2B亚基的选择性拮抗剂艾芬地尔产生快速抗抑郁作用,且没有成瘾性。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突触外蛋白激酶1与谷氨酸受体2B亚基相互作用介导快速抗抑郁作用的新假说,这对于快速抗抑郁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兴奋性蓄积亚基
心脏钠通道β2亚基转运和功能分析
准备活动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
Nav1.5与β亚基互作: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
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及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减轻宫内窘迫诱发的新生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认知障碍
蔗糖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