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比较研究

2017-03-23 22:20周晓燕
江苏教育 2017年51期
关键词:科目考试英国

周晓燕

中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比较研究

周晓燕

通过我国现阶段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英国课程体系(IGCSE,A-LEVEL)中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对比,系统分析了两国在信息技术课程设置、课程大纲与教材、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差异,为推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的改进提供创新思路。

中英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中学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知识更新迅速的技术性课程,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教学理念和新兴技术的影响。英国作为世界发达国家,其在中学阶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本文选取全球使用极为广泛、影响力极大的英系国家主推的IGCSE课程(InternationalGeneralCertificate ofSecondary Education)和 A-Level课程(Advanced Level)与我国现阶段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做比较研究,探讨可借鉴并适合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以期为教学教法和评估体系提供创新思路,为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一、课程比较

1.课程设置比较。

英国的IGCSE课程一般面向14~16岁的学生开设,A-Level课程一般面向16~19岁的学生开设,分别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课程。IGCSE和A-Level课程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科目有两个: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和 CS(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

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统一称为 “信息技术”课,在初中阶段按照一个基础模块和两个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在高中阶段则由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组成。

不难看出,区分ICT和CS科目是两国课程设置的一大区别。这样的区分有其合理性。首先,两门科目在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别。ICT偏重于从技术使用者的角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CS则更多从技术设计者的角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此外,两门科目在研究手段、应用场合等方面也有差别。因此这样的区分是基于专业分化的考虑。当然,是否将信息技术分科并不绝对,还受教学条件、课时安排等多方面的制约。

例如,中英两国课程设置的不同是由国情决定的。英国的课程开设主要由学校自己决定,科目选择非常多,如IGCSE中的课程超过70门,ALevel课程则达到了55门。学校构建课程后,学生自主选修。一旦选修信息技术类科目后,其要求等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而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则是学生完成基础模块(必修模块)的学习后,根据情况选择选修模块。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纳入升学考试体系,因此学科的地位作用和语数外等传统“主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2.课程大纲与教学目标比较。

英国各阶段的科目都有自己的课程大纲,由英国考试局发布。大纲详细说明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考试体系、课时安排、教学建议等内容,它既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大纲。大纲一般每年都会更新,以参加考试的年份更新命名。本文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一般为2016年及以后的大纲内容。

中国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颁布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江苏省在2013年修订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英国ICT和CS的基本教学目标一致,即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CT的目标偏重发展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新兴技术,考虑当前和新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获得分析、设计、实施、测试和评估ICT系统的技能;CS重在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包括软件、数据、硬件、通信和人员,通过学习编程,发展基于计算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从教学目标看,两国都重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使用,即技能的获得。中国课程的理念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英国则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应用能力。

3.课程内容比较。

从知识点的覆盖来看,若将国内信息技术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全部考虑在内,绝大部分内容和英国的两门科目重合。在同一个知识模块上,英国课程陈述的范围更广。比如,ICT中介绍新兴技术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涉及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视觉增强、机器人、3D、全息成像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再如,CS中介绍计算机原理时,涉及逻辑门、总线、指令周期、数据校验等概念。

就知识深度而言,两国侧重各有不同。英国课程强调原理解释,例如介绍计算机外部设备时,解析了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USB的电路组成。而国内课程更注重技能技巧的习得,讲解也更为细致。例如在文档设计单元,详细教授了文字排版、图片编辑、表格设计、页面设置、目录生成等技能。

总的来看,中国课程以知识技能的习得为主线,以知识模块为单元集中编排;英国课程以项目活动的体验为主线,内容螺旋式上升。此外,英国更注重程序设计教学。本文所介绍的IGCSE阶段的CS课程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从2016年新开设的科目,足见其重视程度。

4.考核体系比较。

IGCSE的考核为多场次的考试,ICT科目考试内容有理论知识、文档制作、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CS科目的考试内容为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与程序设计。A-Level的两门科目则是两阶段多场次的考试,考核通过第一阶段前两场测试,达到AS-Level,再通过第二阶段A2的后两场测试,达到完全的A-Level。

国内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考试一般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考核,也有地级市的统一评测,如苏州市的初中就实行基础模块全市统测。高中阶段多为各省设置的学业水平统一测试,或称会考,如江苏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二的上学期进行,内容包含必修和选修模块。

从考试的设置上看,英国的考试是阶段性考试,每场考试时间不同,间隔较长,比较分散。每年设置夏季和冬季2次,同时允许学生两次参加同一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一般按照较好成绩计算。这大大地减少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国内的考试以江苏省为例,每年一次,重在从整体上有效考察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若首次考试不通过,可以参加第二年的测试。

从考试形式来看,英国信息技术考试既有书面的笔试,也有实际上机操作技能的测试,还有阶段性的项目测试报告书,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的占比相当。国内以江苏省为例,主要采用机考答题,同时测试知识与技能,理论和实践并重。

从考试的题型上看,除操作题外,英国的卷面考试基本都是问答题,少有作图题,连线题,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我国以江苏省信息技术学测为例,有单选题、多选题,程序设计部分实则是填空题。因此,考试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减少了阅卷者的人为误差,但客观题难以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还伴有猜对的概率。

从评测的方式看,IGSCE和A-LEVEL考试都是以等级分制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共分六个等级:A、B、C、D、E、U,E 均属及格,U 为不及格,根据学生在全体考生成绩的百分比例来划定相应的等级。我国的信息技术评测多以等级分制作为评价标准,通常分两个等级:合格与不合格。

从考核的内容来看,英国多考查实际问题的解决。除理论考试外,其余考试都会提前下发与当年试题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多是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如2017年IGCSE的CS科目,预发材料就是为一个养老结构编制出游经费的计算程序。而我国的考试题目更多注重知识点的考核,如江苏省的学业测试程序设计的题目多是蜗牛爬竿、鸡兔同笼等数学问题的解决。

二、研究启示

上述的比较对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法有如下启示。

1.拓展技术视野,适应社会发展。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教师应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快速更新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学生的技术视野,让学生了解当今科技的最前沿发展。现有的模块化课程能够为此提供一定的便利。例如,它能够让学生有目标地因需选择,教师可以基于模块内容,增添相应的新内容,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组建社团,钻研某一领域的技术。

2.更新教学理念,改革基础知识学习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色就是实践,基础的知识和概念也是融于实践中的。因此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列举实例、软件演示等教学手段,建立项目观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同时,信息技术的学习目的是利用已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增强驱动任务的实用性,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例如,校园活动的宣传海报制作、班级特色的网页设计、艺术节外语节比赛的音视频制作、社会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3.改革考核方式,加大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评分比重。

信息技术的掌握是一个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所以对学生的考核需要更多考虑过程性学习效果的评估,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应试的能力。选修、必修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设置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也都必然要求优化考核方式。为此,可以参考英国考核方式的相关做法,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施行综合评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让学生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完整地去做一个简单项目,从需求分析到文档整理,分步考核。

[1]周晓燕.高中信息技术与A-Level相关课程比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1).

[2]初晓婧.对英国A-Level课程试卷及评分标准的分析与借鉴[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1).

[3]董玉琦,刘向永,钱松岭.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02).

[4]初晓婧,李艺.对英、美两国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评估报告分析 [J].中国电化教育,2008(04).

[5]李艺,钟柏昌.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起点、内容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

G633.67

A

1005-6009(2017)51-0051-03

周晓燕,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江苏苏州,215011)教师,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科目考试英国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英国的环保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