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2017-03-23 20:48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课堂

“问”渠那得清如许
——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旺庄实验小学 俞黎丽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提问——输送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师生感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提问得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提问 音乐教学 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可否自始既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挖掘美,并去体验美,那么作为引导方式之一的课堂提问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体验,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反,无效提问催生的无效教学不能为音乐课堂带来“精彩”, 更不能为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严重阻碍了高效课堂的建设。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不得不反思其因,寻找对策。针对于此,笔者做了以下实践和思考:

一问有目的:定位准确,有的放矢

1.凸显问题定位的音乐性

子曰:“学而不是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受到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而不如无书。如果有老师循循善诱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就不会只是一味埋头苦思而不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每一环节中问题的设计必须以音乐为主线,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帮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感悟、到深入理解,并通过对问题的质疑与交流,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融入自身血液,得到质的飞跃。

例如:欣赏《爱的祝愿》课例片段

(片段一)完整聆听小提琴独奏《爱的祝愿》,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分段聆听,分析音乐表现要素。

师:听完这首优美的乐曲,让我们再次深入走进乐曲,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来感受音乐有什么特点,可以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表现要素想一想。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竞争”的形势下,供应链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也要与时俱进,在日常管理中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创新管理形式和方法,真正实现整合管理供应链的效果。在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管理中,要注意缩短供应链的周期,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构建信息化协同服务平台,从而显著提高资金流转速度,提升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的效率。

教师在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后,要进行分段聆听,提出细致的要求,要求学生关注音乐本体,深入分析音乐特点。

(片段二)比较主题音乐和不同音乐片段的不同。归纳主题音乐的特点。

师:伴着优美舒缓的音乐,我们仿佛置身于温暖、梦幻般的意境中。不过,乐曲中还出现了不同的音乐,这些音乐有什么异同呢?一起来感受一下。

引导学生在欣赏主题音乐后,在聆听同主题不同场景的特点,学生将更直接感受到音乐要素变化后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教师始终引导学生思考乐曲中音乐要素的特点,让学生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

2.凸显问题的目标指向性

问题的设计既是为组织学生进入学习过程而进行交流的话题,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应找准切入点,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帮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感悟、理解作品,并通过问题的质疑与交流,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得以深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知道学生要掌握哪些音乐知识,掌握哪些音乐技能。

例如:《娃哈哈》课例片段

师:请同学们听音乐《娃哈哈》并思考乐曲属于哪个民族?

生:维吾尔族。

师:这首维吾尔族的歌曲情绪有什么特点?

生:欢快、活泼。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首歌曲中有一种节奏特别好听,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再次聆听,师拍出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听出来了吗?有了这样欢快的节奏,歌曲显得更活泼了,我们一起来用这个节奏为歌曲伴奏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问题涉及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引导学生充分聆听,二是引发思考、探究与互动交流,理解歌曲表达的表现手法和情感特征。

二问有节奏:把握时机,适时适度

1.选择恰当时机,问在关键处

“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类毫无实质性意义的问题属于无效提问。当学生处于“跳一跳,够得着”之时,“需要评价反馈”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有效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音乐探索活动中去。

2.提问要适度、适量

提问的内容要适宜,广度和难度要处于合理区间,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问有梯度:关注差异,分层提问

所谓“梯度”,是指设问时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爬坡”。在音乐教学中,具体应该关注学生的两个梯度差异,从而提高提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音乐课程新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注重个性发展。”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联,同时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生钢琴考了八级水平,单月离职时一点不懂;有的学生舞蹈跳得好,但乐器一样不会;有的学生节奏感好,有的学生节奏感差。从认知角度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在前后顺序上要讲究坡度或者梯度,这样才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问有广度:注重探究,生成提问

提问要关注课堂的意外生成,“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课堂的意外生成往往围绕着问题而展开,教师要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点,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生成学生感兴趣的“问”,转化生成问题。

总之,有效提问的艺术,要从细节做起,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优化提问的方式,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技巧,用探究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撞击学生心灵的火花,引导学生体验与思考,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让音乐课堂精彩无限。

【1】王安国,吴斌.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怀志,黄道明.课堂有效提问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音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