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白发(第二课时)

2017-03-23 20:48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白发自然段词语

奶奶的白发(第二课时)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小学 陈大红

【教材简析】

《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语文课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但意趣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

【教学理念】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解读交流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理解“抚摸”,强化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背诵)课文。

3.阅读理解课文,体会长辈对晚辈的成长付出了心血,要懂得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小朋友,昨天语文课上我们认识了一位慈爱的白发老奶奶。看,今天她又来到了我们身边,来,亲切地喊她一声——奶奶(生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位奶奶,齐读课题。

3.学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这一课的生字新词大家是不是都学会了。

(1)开火车读字组词,齐读。

(2)理解“抚摸”,造句练习。

(3)再次指导6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范写“吗”。

(4)学生练习(《练习与测试》第二题)。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课堂,字词是重点。复习词语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读通读顺课文。同时,通过词语理解、造句子、强化书写,学生也更好地内化了生字新词。】

二、图文结合,阅读感知

1.导读第一段。

(1)假日里,小孙子最喜欢和奶奶一起坐在门前的院子里活动了。打开课文,我们一起来看60页的图。瞧,这一天,他们在院子里做什么呢?(引导观察图一)

指名回答。

(2)是的,小孙子看到奶奶那一头雪白的头发,跟自己乌黑的头发不一样,感到很好奇,于是就问奶奶了。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

a.小孙子是怎么问的?指名读。

b.是啊,(引读文中句子)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黑的),而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这里有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一起读一读。

理解词义,在文中用小圆点标出,朗读感悟。

c.像“黑黑的”“雪白雪白”这样的词语叫重叠词,有些句子中用上这样的重叠词,会增强语气和表达的效果。我们也来学一学。

像“雪白雪白”这样的词语,我们还知道——(学生积累)火红火红、金黄金黄……

把它们放进句子里。听仔细了:田里的稻子——金黄金黄的,满山的枫叶——火红火红的,春天的小草——碧绿碧绿的……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历练的是大量的积累、实践。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巩固、提高,有效地将课外练习放在课内,循序渐进。】

d.课文中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却是雪白雪白的,这多么奇怪呀!课文中用了一个跟“奇怪”相似的词。你找到了吗?也在它的下面加上小圆点。

(3)你能读好第1自然段了吗?加上动作、表情,自己练一练。

指名表演读。

师引背。

【设计意图:通过换词,引导学生理解了“好奇”,要求学生动笔给其加上小圆点,在朗读中,学生有明晰的目标,配与动作、表情,学生的情感水到渠成。同时,感悟词语的方法也在训练中潜移默化。】

2.导读第二段。

(1)奶奶可一点儿也不觉得好奇。她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找到答案。指名回答。

(2)质疑: 对于奶奶的话,你有疑问吗?

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

指名交流。引导理解、朗读。

(3)可是奶奶觉得为我们操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看,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满面笑容,充满幸福。你能读出奶奶的爱了吗?指名读。

(4)小朋友,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

指名交流。

(5)是的,课文中的小朋友跟我们有着相同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第二句话。(学生齐读句子。)此时此刻,教室里虽然没有声音,但是老师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想了很多很多。

指名交流。

(6)小朋友们都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为自己操心的长辈们。是啊,他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操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们怎么能不懂呢?看,课文里的小朋友也明白了,他是怎么对奶奶说的?

指名朗读句子。

(7)奶奶听了——(引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奶奶没有回答“我”白发会不会变黑的问题。小朋友想一想,奶奶的白发会变黑吗?

指名交流。

(8)有句俗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奶奶这是会心的笑,满足的笑,这是一位多么慈爱的奶奶呀。我们可不能再让她那么的操心了。来,懂事的孩子们,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把这一段朗读一遍吧。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让学生身处“情感的课堂”。“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奶奶的白发会变黑吗?”两处质疑,学生联系自身体会,走进情境,与“文本对话”,情感朗读扎实到位。】

三、背诵课文,加深感悟

1.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奶奶听?认真读一读,加上动作、表情练习讲给同桌听。

2.指名上台讲,评议。

【设计意图: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教师要竭力运用多种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四、布置作业

1.认真完成《练习与测试》第11课的第三题。

2.读好《棉鞋里的阳光》,想一想你还能为家人做哪些事,并坚持去做好!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既巩固了叠词的积累与运用,同时,学生在阅读中也深化了课文的人文情感,心灵很温暖,都愿意努力去做好!】

在教学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能够回答的问题,鼓励他们再次认真朗读课文,并和同桌合作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们会得出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奶奶的白发其实不会再变黑,人老了,头发就会白,奶奶为了养育我爸爸和我,操劳了一辈子,如果我们不再让奶奶操心,奶奶就会少一些辛苦,会感到很欣慰。这样讨论、交流的环节就使他们感受到,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发言得出结论,在提问、答问这样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猜你喜欢
白发自然段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百岁白发祭儿殇
找词语
洗白发
秋天
美丽的秋天
除白发简易装置
一枚词语一门静
蔷薇白发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