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

2017-03-23 20:48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童心师生关系世界

只拣儿童多处行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刘雯雯

这是一个倡导文化,期待回归本真的时代。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种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回想和反思当今的小学教育,现实是学生没有或者少有童年的生活。在学校教育中出现许多忽略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尊严、存在、快乐”的现象。

最近几年,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除了生本教育和新基础理论,还有回归儿童文化的思想。虽然名称不同,但都给教师指引了同一个方向: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儿童对话。对话,不是教师说和儿童听的关系。对话的关键是交流,是彼此呼应。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是平等互助的。

我们呼唤儿童文化的回归,并以此作为改善师生关系的前提。何为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总和。它是由儿童创造的文化,是相对于成人文化而言的,它包括儿童内外两方面的生活:儿童的内部生活即儿童的精神世界,或称为“主观文化”;儿童的外部生活即游戏、探索活动、艺术创作等,或称“客观文化”。儿童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儿童文化就孕育在儿童对世界的独特看法里,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像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甚至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界线。儿童用想象为它建造了一个温馨的居所,并与这个世界一道居住于其中,享用它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欢愉。教师只有理解儿童文化,走进儿童文化,才能指引他们在学习的路上展现个体特性和气质特点。

以写作为例,“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儿童作文必须实事求是,做到一个“真”字,即以写我为主要题材,以写实为根本原则,以此方能避免“无暇童情”的缺失。作为一名教育人,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未成年的状态,珍视儿童清纯、天真、好奇和智慧的自然天性,不揠苗助长,把儿童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激发孩子们天性自然的自主权,映照出儿童生命本质中最美好的“童心”,体现出儿童作为独立价值的存在。教师也要力求做到培养童心教师、打造童本课堂、守护童真教育。

教育家常说“牧养言语生命的野性”,因为有“野性”,才有“个性。”个性是儿童的灵魂。教师只有尊重儿童的个性,且充分调动儿童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并努力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那教育一定会展示出一片“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世界!当教师关注到儿童文化,看到儿童的成长,眼中闪耀的不仅是一般的爱,更是一种不断发现孩子们新的蕴藏的激动。而更美妙的是,蕴藏因人而异,于是,作为老师,永远有这种目不暇接的风景。

猜你喜欢
童心师生关系世界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童心绘天下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