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太极式班级管理

2017-03-23 22:33
江苏教育 2017年47期
关键词:刚性惩罚柔性

郑 潇

刚柔相济:太极式班级管理

郑 潇

万事万物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强弱互补,刚柔相济,方可扬长避短,班级管理也是这样。“太极式”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恰到好处地运用刚与柔,将班级管理置于刚与柔的临界状态,实现刚柔协调,从而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班级管理;刚性;柔性;刚柔相济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离不开班主任的认真执行。适宜的班级管理方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班风、学风,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一、问题扫描:班级管理现状

(一)班级管理过于刚性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比较强势,总是说一不二,没有商量的余地,对班规班纪的执行不容半点偏差。刚性管理可能短时期内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学生长期处于如此严苛的环境中,个性受到压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刚性班级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无爱、无理、无度。

1.刚中无“爱”,管理的无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班规班纪,不容半点马虎,一味追求完美;不容学生犯错,不讲情面;无论什么工作都带有强制性,无民主可言;对学生缺少关爱,不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替学生考虑。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更不要说个性的发展。

2.刚中无“理”,管理的强求。班级实施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触犯校规校纪的行为,无论何人,出于何种原因,都一视同仁,毫无道理可讲。这种管理看似公平,却显得有些蛮横无理。

3.刚中无“度”,管理无底线。班级刚性管理没有限度,不讲究一张一弛,对于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只是一味压制,造成学生表面上信服,心里却一万个不愿意,终有一天释放,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二)班级管理过于柔性

班主任相对弱势,在班级管理中,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顾虑太多,不敢管理,造成班级纪律混乱,学生学习状况松散,整体学习氛围差。

1.柔中纵情,放松下的无管理。班主任过于温柔,会造成班级管理“柔性”过多,一味迁就学生。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是一味地放松,学生会产生一种懈怠心理:反正不做作业或犯错误也不会受到惩罚,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班集体的整体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柔中无理,放任下的无管理。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听之任之或轻描淡写说几句,无关痛痒,放任自流,这会产生“破窗效应”,犯错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纪律越来越差,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多数情况下这是班主任责任心不足的问题。

二、刚柔相济:班级管理的“太极式”策略

太极讲究“催僵化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也应借鉴这种规律。班级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矛盾的两个面,它们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其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它所依靠的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刚性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必要补充,它能极大地发挥刚性管理的效率。柔性管理也并不排斥管理中的刚性成分,柔性管理是在保持适度刚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管理的柔性,使教学管理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更灵活、更有效。

(一)“催刚化柔”,班级管理刚柔相制

“催僵化柔”是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讲究化去拙劲、僵劲,以培养节节贯通、周身一家的整体劲,为意、气、劲毫不阻滞地抵达全身任何一个部位打下基础。班级管理中也要先刚后柔、由刚化柔。班主任首先要树立威信,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威严。当然在“刚”的同时,语气要舒缓,要让学生感受到“柔”的魅力,进而化刚为柔。

1.刚之有“爱”,化刚为柔。开学之初,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依“法”治班,让学生产生“法治”意识,实施“法治”措施。但在学生接受处罚后,班主任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多一分期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改正即可。

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我们呼吁“绿色”的教育惩罚、柔性的惩罚。

2.刚之有“理”,由刚催柔。班级实施刚性管理要有理有据,要让学生受到惩罚后心服口服。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不可武断。曾经有一个学生亮,因为在网吧看别人上网,被学校发现并受到了学校和我的严厉批评,他感到委屈极了,说老师不信任他,从那以后亮就不愿意学习了。了解这种情况以后,我非常后悔,多次找他谈话并向他道歉,但谈话收效甚微,于是我转而给他写信道歉,从他的角度出发对他的委屈表示理解,同时承认自己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收到我的信后,亮终于原谅了我并放弃了辍学的想法。所以,班级管理中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细致,由刚而柔,将刚与柔运用得恰到好处。

3.刚之有“度”,刚柔相宜。刚性管理要重视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忌简单粗暴和急功近利。比如对班级中发生的失窃事件,班主任就一定要注意处理的度,既要强调偷盗的严重性,也要顾虑学生的尊严,给犯错的学生留有改正的余地。我们可以在事后向犯错的学生申明错误的严重性,但绝对不能公开地进行批评教育。

(二)“柔”练成“刚”,班级管理中刚柔相济

“积柔成刚”是在“催僵化柔”的基础上,以意导体,在意识的支配下,使身体由内及外,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节节贯穿,对拉拔长,从而产生弹力。柔性管理采用的是非强制手段,在研究学生的心理、探索学生的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施加潜在的刚性,从而把教师的意志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上进心、荣誉感,将心理因素转化为内因性动机,把强制变为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1.柔之以情,由情化刚。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把学生当成人来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思维复杂多变。教育中应与学生交心,以柔克刚,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柔之以容,以容克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有颗宽容的心。不光对学生应有宽容之心,对学生的家长也应有宽容之心,以柔克刚。柔不是柔弱,不是让步。柔是一种收敛、一种风度、一种魅力、一种婉转卓越的姿态,柔是教师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

班级管理中,刚和柔是密不可分的,该刚则刚,该柔则柔,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刚”与“柔”,达到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才能到达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

G635.1

A

1005-6009(2017)47-0043-02

郑潇,江苏省东海县李埝中学(江苏东海,222332)教师,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刚性惩罚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锻锤的打击效率和打击刚性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