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两优175早稻种植表现及抛秧制种和抛秧栽培技术

2017-03-24 10:23欧阳美友宋富根欧阳宏新尹洪根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2期

欧阳美友++宋富根++欧阳宏新++尹洪根++罗来宝++漆勋民++漆虎哲

摘要 介绍了两系杂交早稻组合株两优175在生产应用中的表现以及在抛秧制种和抛秧栽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株两优175;抛秧制种;抛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31-01

株两优175是吉安市农科所用株1s与自选恢复系40175测配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12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及生产应用,总结了在抛秧制种、抛秧栽培中的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应用参考。

1 种植表现

生育期为113 d。一般产量7 500~8 250 kg/hm2,高产可达9 000 kg/hm2以上。分蘖率342.5%,成穗率63.6%,有效穗数294万穗/hm2,穗粒数117.8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8.4 g。出糙率80.8%,精米率68.9%,整精米率39.9%,粒长7.4 mm,长宽比3.3,垩白度12%,直链淀粉含量23.7%,胶稠度62 mm,碱硝值3.9级,透明度2级。

抗逆性强,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平均病穗率47.25%,损失率19.3%。好于对照金优1506平均病穗率59.4%,损失率29.8%。

双亲生育期差异小,便于制种且制种产量高,一般制种产量在3 750 kg/hm2左右,高产可达4 500 kg/hm2以上[1]。

2 抛秧制种技术

2.1 掌握好2个安全期,确定制种季节

两系不育系是光、温敏核不育类型,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育性,因此在安排制种的季节、时段上,除了要考虑安全抽穗期,同时还要考虑育性转换的安全期。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资料以及该组合的生育期,可安排晚春、夏季、早秋几个季节制种。但考虑到夏季的高温及秋季的早稻田间落粒等问题,以安排晚春制种最为适宜。

2.2 准确安排错期,配足秧盘

该组合制种错期为倒错,4月底至5月初播母本,隔4 d播第1期父本,再隔4 d播第2期父本。434孔秧盘父本180片/hm2,母本900片/hm2。母本种子破胸播种前,用300 mg/kg多效唑溶液浸芽谷3 min,促使母本秧矮壮,便于抛栽。

2.3 适龄抛栽,加强父本管理

当第1期父本秧苗3.5叶时,根据厢宽拉绳栽插,然后抛栽母本,第2期父本长至3.5叶时再补栽。由于是倒错期,抛栽后5~7 d,在全田追肥的基础上,用尿素、氯化钾各30~45 kg/hm2,加适量细土,做成球肥,施于2行父本行间泥中,促父本生长分蘖。

2.4 巧施九二○,及時收获

母本抽穗30%时用九二○ 45~60 g/hm2喷施父母本,次日用九二○ 90~105 g/hm2喷施父母本,第3天用九二○ 30 g/hm2专喷父本,产生穗层差,便于授粉。齐穗期用九二○ 15 g/hm2喷施养花,连续3~4 d,延长母本柱头活力。授粉结束15~18 d,种子黄熟后,及时收获,以免影响发芽率[2]。

3 抛秧栽培技术

3.1 培养壮秧

首先,要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较肥、结构良好、排灌方便、运输便利的秧田;备足434孔秧盘900~975片/hm2、种子25~30 kg/hm2,种子用强氯精消毒,播种时施用壮秧剂,薄膜覆盖。然后在秧田管理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调控温度,出苗前控制在30 ℃左右,出苗后控制在25 ℃左右,2叶1心后揭膜炼苗;二是管好水,出苗前保持沟中有水,出苗后保持畦面湿润,揭膜时要淋足水,防止失水死苗;三是补肥,对秧田肥力较差、秧苗素质差的秧田,适量补施速效氮、钾肥;四是在抛栽前喷施送嫁药。

3.2 适时抛栽,合理密植

秧龄25 d左右,叶龄达3.5叶时,进行抛栽,抛足33.0万~47.5万丛/hm2,即75万~105万苗/hm2,抛栽时,先将70%的秧苗斜向上抛3 m左右高,让秧苗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然后每隔4 m捡出1条0.33 m宽的工作行,再将剩余的30%秧苗补稀补缺[3]。

3.3 优化施肥技术

施肥量为纯N 10~12 kg/hm2、P2O5 4~5 kg/hm2、K2O 8~10 kg/hm2;其中有机肥、磷肥全部及氮肥、钾肥的50%在整地时施作基肥。40%的氮肥、钾肥在抛栽后7 d左右结合除草剂施用作追肥。10%的氮肥、钾肥在孕穗期施作穗肥。在灌浆期用尿素15.0~22.5 kg/hm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作粒肥[4]。

3.4 科学管水

抛栽时,田间保持1 cm的浅水层;返青分蘖期2 cm,让其自然落干,浅水湿润交替;当达到300万苗/hm2时进行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因早稻期间雨水较多,排水不良的田要开围沟,田块大的还要开腰沟,晒至田边开细裂,田中不陷脚,然后灌跑马水,反复多次;孕穗期、扬花期田间保持水层次;灌浆黄熟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 d断水,及时收割。

4 参考文献

[1] 宋富根,尹洪根,罗来宝,等.杂交水稻株两175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7):29.

[2] 张小玲,宋富根,喻吉生,等.吉安市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175晚春抛栽高产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52.

[3] 全修冰,朱柳青,莫秀娇.水稻软盘抛秧栽培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10-11.

[4] 何自德.水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