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上的回族名邨

2017-03-24 11:50董炜纬
青年与社会 2017年8期
关键词:碉楼马帮清真寺

董炜纬

在红河支流米汤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村庄。东莲花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北部,在有“红河源头第一镇”美称的永建镇中央。南距巍山县城25公里,北距大理州府下关市30公里,道路平坦,交通十分便利。

东莲花村是一个回族自然村,伊斯兰民族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民俗众多、民风淳朴。东莲花村内现存清代建筑10064平方米,民国时期建筑17966平方米,具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式样的古民居28座。其中,建筑工艺较好、特色最为鲜明的古建筑民居,是由当时经营马帮的马锅头建盖。

东莲花村建筑整体布局精妙、错落有致,将中国古建筑艺术精髓、大理白族建筑风格、伊斯兰传统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2007年1月,东莲花村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0月份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东莲花村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那时的东莲花村家家养马、户户经商、经济活跃,被喻为“小上海”,马帮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背上的东莲花

巍山,古称蒙化,是南诏国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中枢关驿,滇藏线、滇西线经过巍山而辐射四方。自唐代以来,巍山就是茶馬古道上的“三进三出”之地。

历史上的云南马帮,以回族、汉族、白族、彝族和藏族等5个民族的马帮为主,大理地区回族马帮商队较为集中,蒙化回族马帮规模最大,资本最为雄厚。巍山回民颇擅经商,明朝后期永建回民就开始发展马帮经济,进行商贸运输。

清朝中期,回族巨富马名魁、马名骧二位均为清朝进士,二人弃官从商,拥有数百匹马、十余个马帮,大商铺遍及缅甸瓦城、漾贡、四川叙府、成都即省内昆明、保山等地。

据1913年档案资料记载,云南马帮马匹共有19000多匹,滇西线上约有9000匹,其中,巍山就有千余匹。民国年间,东莲花村的马帮运输久负盛名,以大马锅头马如骥为首的7支马帮共有350多匹马匹,来往于东亚诸国,多运输糖、茶、丝麻等互通物品,其中,大马锅头马如骥一家共养骡马一百余匹,雇请赶马人三十余人。

马锅头的传奇

东莲花村的马锅头们,不仅组织马帮从事货物运输,还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很多力所能及的贡献。民国时期,巍山县匪患不断,在一次匪患夜闯东莲花村事件中,东莲花马锅头马如骥组织马家众弟兄及家丁全面剿匪,并迅速通知邻村前来救援,此次剿匪大获全胜,马如骥还从家中拿出钱财慰劳参战的勇士们。

抗日战争期间,东莲花村马帮积极参与抗战物资的运输,并获赠椿木匾“诚一不二”,该木匾至今仍悬挂于东莲花村清真寺朝真殿门口。

东莲花村马锅头马氏兄弟还十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出资兴修水利、修路建桥、支持教育事业。1987年,东莲花村清真寺扩建时,即使身在国外,马如骥等马家弟兄仍为之奔走求援,先后寄回人民币20余万元。其他各地建寺求援时,他们都鼎力相助。

走入东莲花村,虽已难再见马匹成群的繁荣景象,但连排的马厩、下马石、拴马石,马鞍、马镫、大铃,驮着盐巴和普洱茶的驮子,似乎都在诉说着东莲花村曾经马帮云集的辉煌历史。

1911前后,马如骥、马如骐、马如骧兄弟几人开始赶马经商,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东莲花村成了马帮锅头的聚居地,马氏兄弟也成为滇、黔、川三省有名的大马锅头。

马家大院

在东莲花村村口的停车场下车,抬头就能看见马如骥大院的碉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巍峨肃穆。沿着院墙旁的巷子走入,转个弯就来到了马如骥大院的正门,正对着院门的是一方照壁,上面写有“世守清真”四个大字,体现出院主人的穆斯林身份。

马家大院于1945年建成,融云南汉族、白族、回族的传统建筑格局为一体,布局为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其建筑风格将中国古建筑“出阁架斗”、“雕梁画栋”,大理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串角楼”等特色建筑风格与伊斯兰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别具特色。院落精心装饰的门楣、匠心独具的花窗,透露出大院曾经的恢宏和气魄。

2005年,巍山县人民政府把以马家大院为首的东莲花村回族民居建筑群列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2007年,在州、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筹集资金30余万元,对马如骥大院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维修,基本恢复了大院的本来面目。

踏上木质的楼梯来到二楼,这个有专门的的房间来展示院落主人马如骥的生平事迹,能让游人对院落主人有所了解。在二楼的藻井上还有彩绘“三文笔”、“阿文学校”、“鸡足山塔”、“上海街景”和“西湖风景”等。彩绘《上海街景》,不仅再现了当年上海滩的风华,还体现了大院主人身为马帮商人的开放胸襟和开阔眼界。登上院落一角的碉楼,远处青山农田在阳光下一片暖意,近处东莲花村的景色尽收眼底。

马帮博物馆

与马家大院相邻的马帮文化博物馆,原来是马家大院的马帮物资库房,如今开设成为马帮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内,不仅有对茶马古道路线图的展示,有对东莲花村马帮历史的介绍,还有一些马帮物品的展示,例如马鞍、水壶、马帮铃铛、赶马人所穿服饰等。在这间博物馆内,仿佛能听到当年叮当的马铃声,能看到风餐露宿的赶马人在路上的艰辛,为了能更好的生活,赶马人只能离开家乡。

走出马帮文化博物馆,顺着村中指示路牌,来到了马如清大院。马如清旧居中如今仍有人居住,我去到时大门紧闭,为了避免打扰到其中住户,我只能在门外驻足观望院落外景。马如清大院大门是三层六角锥状的碉楼,大门底层是通道,两侧有两道门分别通向通向东西两院。院内景色无从知晓,只能等到下次来时再一探究竟。看完马如清旧居,开始寻找三兄弟中最后一人马如骐的大院。

独具特色的院落与碉楼

马如骐院落大门与其余大门不同之处在于其形制是平顶方形,全部由石头镶嵌而成。抬头就能看到大门上“麒庐”二字,院门一侧还挂有“喜莲膳馆”的指示牌,如今大院不仅能供人参观,还能为游客提供回族特色菜及住宿。

马帮的发展,使马氏家族为修建院落积累了资金,马家三弟兄的宅院是东莲花村中最具代表性,保存也最为完好的。当时东莲花村匪患盛行,马氏兄弟带领全村修建碉楼、购买了枪支弹药,建立了自卫武装。

全村四面都有碉楼,东面是马如骥家的碉楼,西面是清真寺的宣礼楼,南面是马如骐家的碉楼,北面是马如清家的碉楼。当时四面碉楼正好将整个村子围在里面,起到了观察、防御匪患的作用。只有保证东莲花村村中的安全、保护住赶马人的“大后方”,才能使马帮的赶马人在外能更安心的进行商贸活动。

东莲花的伊斯兰文化

沿着村内的旅游指示牌,我们来到位于村中心的“东莲花清真寺”。正对着清真寺大门的宣礼楼,上面有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张宝三为东莲花村题下的“古道名邨”四个大字,其中“邨”同“村”,为村庄的意思。马帮的繁盛,促进了东莲花村的发展,东莲花村可以说得上是“马背上驮出来的村庄”,这四个大字能充分概括出马帮文化在东莲花村的重要性。而马帮赶马人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精神,也成为东莲花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

东莲花村不仅是一个拥有丰富马帮文化的村落,它同时也是回族人民聚居的村落。

回族村落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就是清真寺。东莲花村的清真寺位于村中的中心区域,据说始建于清朝初期,当时面积小,只有两亩,礼拜殿只能容纳百余人同时礼拜。

1921年,清真寺进行了一次扩建。当时茶马古道马帮生意兴隆,东莲花村经济得到发展,为清真寺扩建奠定了经济基础。扩建后,东莲花村清真寺在原基础上扩大了三倍多,增加了三层高的宣礼楼,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1987年,东莲花村清真寺再次扩建。扩建后,礼拜殿可容纳近千人同时礼拜,宣礼楼也增高至四层。东莲花村清真寺的扩建,一直得到各地穆斯林同胞的援助,特别是马如骥的马氏家族。1997年11月,东莲花村清真寺被大理州民宗局表彰为“大理州模范清真寺”。

走过清真寺门口的小巷,就能看到刻有“东莲花清真寺”绿底黄字的大门,极富伊斯兰特色。

进入寺内,首先看到的就是宣礼楼,也叫邦克楼、叫拜楼。“邦克”是波斯语的音译,意为召唤。礼拜时间到了,宣礼员届时会向穆斯林高声召唤,为了使声音传播得更远,就建成高楼或高塔的形式。

东莲花村清真寺宣礼楼为木结构,有四层高,是一幢楼阁式的建筑。登上宣礼楼,二三层分别放有书桌,四层空间较小,挂有一口钟。宣礼楼是整个东莲花村最高的建筑,可以在宣礼楼登高远眺。走过宣礼楼,就来到清真寺院内,正对着的是礼拜大殿——朝真大殿。

大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东莲花村建筑群的核心。一般的清真寺为富有伊斯兰特色的圆顶式建筑,而东莲花村的清真寺大殿则独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檐下遍施斗拱,排柱长廊,檐柱上悬挂着精美的楹联,其中一幅就是上文中所提到的“诚一不二”牌匾。

就在我在大殿门口参观时,从大殿左侧走出一位老爷爷,打开了大殿的门,让我可以看看大殿内部。当时并不是礼拜时间,老爷爷还是给我开门让我参观,将我带到宣礼楼一层处,打开了一楼两侧的门,这里是陈列室,里面是一些关于东莲花村马帮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的展示。

清真寺是东莲花村村民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间。从早到晚,在晨礼、响礼、晡礼、昏礼、宵礼五次礼拜的召唤声中,男人們聚集到清真寺做礼拜。每七日一次聚礼,每年的圣纪节、一年两次的会礼等大型活动都在清真寺中举行。妇女们平时都在家中做礼拜,节日、聚礼日会聚集在清真寺妇女礼堂做礼拜。

清真寺还是村民们的公共空间。清真寺设有石桌石凳、球场等,可以供村民休闲娱乐。由于当时是秋收的季节,也有村民在清真寺右侧的空地上晾晒稻谷。同一天与我一同游览东莲花村的还有两名外国游客,在交谈中得知,两人来自德国,在网络上看到对东莲花村的介绍,对东莲花村充满了好奇,因此决定骑行到此,来感受东莲花村的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碉楼马帮清真寺
踏寻马帮的足迹——云南香格里拉空心树古道考察记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马帮“驮起”脱贫路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GHOSTS OF GUANLAN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