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理论

2017-03-25 09:21赵慧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情结女性主义现状

赵慧

摘要:学界小说是现当代重要的小说流派。在学界小说研究方面,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肖瓦尔特的理论自成体系,在相关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理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情结、学界小说理论中女性主义的渗透和学界小说发展现状三方面的阐述,探究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理论。

关键词:学界小说;情结;女性主义;现状

一、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情结

肖瓦尔特于20世纪60年代踏入学术领域。从学生到大学教授,虽然个体角色发生变化,但肖瓦尔特并未离校园而去,所以校园环境为她的研究提供了良好氛围。肖瓦尔特作为英国语言文学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讲授维多利亚文学。在她看来,学界小说与维多利亚文学颇为相似,维多利亚文学是学界小说的前辈。因此她所承担的维多利亚文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与此相通,即肖瓦尔特英国文学教授的身份激发了她对学界小说的兴趣。

此外,学界小说本身蕴含着丰富的韵味。校园虽然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但校园本身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校园中,人与人的关系极具活力又复杂纷扰,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都是校园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在这个封闭的社会中,还充斥着各种价值规范、学术活动,甚至权力竞争,以此为素材的学界小说种类繁多。但肖瓦尔特认为,描写教授的学界小说更有意思。这些作品以教授为中心,描写教授的生活,故事妙趣横生。教授小说因其独特的内容,满足了初入学界的新手关于学界生活的心理需求。学界小说以学术为背景,不管是教授从事的学术活动,还是校园中的权力、包容、排斥等,都与教授息息相關。因此,学界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肖瓦尔特身边,她的切身体会使她与学界小说没有隔阂。

二、学界小说理论中女性主义的渗透

在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理论中,女性主义贯穿始终。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研究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因此女性主义渗透在她的理论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和男性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女性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难以享受与男性同等的待遇,女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受压迫、受歧视的弱势群体,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学界小说当中。严格意义上的学界小说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以塑造男性人物为主。

之后,学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数十年的积淀,但是依然难以成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60年代学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仅为数不多,而且大多是有挫败感的、残酷的形象,甚至还出现了像《克兰顿的聚会》这样直接反女权的作品。到了70年代,女性解放运动对学界小说的影响依然处于淡化状态,女性主义以间接的方式进入学界小说。但随着女权运动的深入,学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发生变化,女性开始以迷人的姿态出现在作品中,她们拥有令人艳羡的爱情和事业,这样的塑造前所未有。因而,在肖瓦尔特看来,女性在学界小说中的总体遭遇虽然并未改变,但曙光初现。

进入80年代,随着学界小说的繁荣和女权运动的深入,女权主义终于取得了实质性发展,女性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界小说中。女性形象大量出现,成为争夺终身教授、各类璀璨奖项和权力地位的有力竞争者。作家认识到学界小说的情节可以围绕女性展开,评论家意识到可以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学界小说,相关批评理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女性主义大厦真正耸立于学界小说之林。80年代是女权主义的时代,此后,女性人物便成为学界小说人物塑造的重点,女权主义也成为肖瓦尔特学界小说理论的重要内涵。

在肖瓦尔特看来,女性小说极具审美价值,因此女性主义是肖瓦尔特学界小说理论的永恒主题。

三、学界小说的发展现状

学界小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肖瓦尔特心中,当今的学界小说多少带有几分悲剧色彩。

肖瓦尔特认为,早期的学界小说像田园诗,校园就是庇护所和象牙塔,是田园式的幻想所在。进入90年代,学界小说发生变化,因为校园环境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政治正确、学生对教授的责难、教员对终身教职的争夺等都在学界小说中有所体现,所以肖瓦尔特认为学界小说不可避免受到官僚主义和制度化的影响。

较之于90年代的变化,新世纪以来的学界小说更显阴郁。这个时期,大学不再是诗化田园,也不再是封闭的微缩世界,而与社会融为一体。因此,学界小说无法继续聚焦教授的学术和贝克特式的琐碎工作,转而描写教授对权力的野心,性骚扰也已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故事情节。

在肖瓦尔特看来,学界小说在50年代构筑的象牙大厦不复存在,已然成为新世纪的悲剧大厦。但不可否认,当今的学界小说越来越引人瞩目,在文学领域获得了相应的尊严。

肖瓦尔特以其大学教授的身份,深入研究学界小说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并且凭借女性独特的细腻,将女权运动与学界小说相结合,细致梳理了学界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维。因此,肖瓦尔特的学界小说理论成为当代学界小说理论的精华,也是当今文学界无可替代的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1]伊莱恩·肖瓦尔特著.吴燕莛译.学院大厦:学界小说及其不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2]伊莱恩·肖瓦尔特著.韩敏中译.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情结女性主义现状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