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7-03-25 08:11徐慧玲
新课程·小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徐慧玲

摘 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计算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各个阶段,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直接关系着学生学習效果与质量。为切实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应积极干预,从多个维度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激发计算动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基于数学课程的角度来分析,计算属于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的重点。然而在教学中,经常存在着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计算错误与计算能力不足等现实性问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与动力,还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对学生整体发展存在着现实意义。教师应从多个维度出发,思考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路径。

一、把握运算定律,巩固基础知识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认识与掌握运算规律。对于每一种计算题而言,其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把握运算规律,能提高计算效率与质量。以运用运算定律计算为例,引导学生了解与掌握具体的运算定律,可以通过更为简单的方法来完成。如进行25×87×4计算时,学生很容易发现,先进行25×4计算,则可以得到积为100,然后再与87相乘,可以获得最终结果。这种运算定律的应用,既准确又快捷,且学生通过口算即可得到结果。对于巩固基础知识而言,要让学生了解、理解具体的公式、定律与概念,做到融会贯通。以多位数乘法为例,计算85×99时,可以将整个计算分为三个步骤,先计算9×85,然后计算90×85,最后将所得积加和。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85×99就是求99个85是多少,也就是从100个85中减去一个85,亦可得到最后的结果。这也是乘法分配率的具体应用。切实把握运算定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前提。

二、以计算兴趣为基点,发挥兴趣驱动作用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方式,就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以实现所谓的“熟能生巧”。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与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此,教师应做好教学创新工作,关注学生兴趣,发挥兴趣驱动与导向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加减法教学为例,为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组,通过口算接力方式,来开展数字游戏或竞赛活动。这种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能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掌握学习技巧,提升计算能力,从而切实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效果。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笔算和简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一的口算训练方式相对枯燥,小学生参与兴趣较低,口算能力相对较差。此时,教师可以导入游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口算能力。这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尤其重要。以“动物找家”游戏为例,在一个个“动物”上写上口算题,在黑板上设置几个“家”,在每个“家”上写出口算结果。让学生说出这个“动物”应在哪个“家”里。这种游戏教学法,寓学于乐,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关于笔算教学,更多体现在练习题上。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重复练习,则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对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提升都存在不利影响。由此,教师应在讲透算理的前提下,做好练习方式创新,切实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采取判断、选择、改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最终实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升。学生简算能力的提升,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应善于应用情境教学法,选择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故事:老师昨天去超市买水果,一千克水果是8.6元,总共买了1.1千克水果。店主很快就简算出了总价。让学生思考,店主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通过这种情境导入,引出乘法分配律的具体应用。这种情境设置,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之中计算无处不在,掌握较好的简算能力,对于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关注学生计算错误问题,做好纠正工作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计算失误问题。教师应分析学生计算错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学生不仔细、运算定律没有掌握好等等引起的错误。对这些常见的计算失误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哪些知识要点没有掌握好,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重点。计算纠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选择典型的计算错误,做好计算错误问题的科学讲解,教师也可整理这些错误性问题,并以此为教学资源。如有些学生在计算125×88时,其计算方式转化成了125×88=125×(80+8)=125×

80+8=10000+8=10008,很显然结果是错误的,但这也表明了学生已具备了简化算法意识,只是没有把握好乘法分配律。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对学生计算思维进行观察与思考,并找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再如针对部分粗心的学生常把数字或运算符号看错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读算式”的方法,让粗心的学生把算式当做文字大声读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上述现象就基本会消失掉。还有在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时,部分学生会对两者的竖式格式和结果的位数产生混淆,教师可以采取每节课都出示两种题型,让学生比较着做,让他们明白二者的根本区别,进而提高计算能力。最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整理错题集,对常犯的错误进行反思,以规避重复性错误问题,提高自身计算能力。

五、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计算效率与质量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还应关注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问题。养成相对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效率与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习惯。很多时候,学生习惯性审读应用题,却不对计算题进行审读,往往出现较多错误。其次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验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学生保持认真学习与计算态度。最后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通过思考,选择较为合适的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与质量,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宝珠.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2(5).

[2]陈静.培养小学生计算习惯“四步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7).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