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李花,改变一座空巢村

2017-03-27 05:23刘光琳,黄媛,张仲高
农家之友 2017年3期
关键词:融安县李树李花

一朵李花,改变一座空巢村

铜板屯盛开的李花掩映着山村。

最后我们来到坐落在融安县南部大石山中的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翻过山坳,眼前让人一亮,春日里的铜板屯,满山的李子花、油菜花渐次开放,整个村屯淹没在花海中,宛如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其实,铜板屯原是一座石山寨子。”东起乡副乡长介绍说,全屯总面积2865亩,有35户,132人,由于严重缺水,寨子里没有半分水田,石漠化严重。由于土地贫瘠,早些年屯里的青年人都带着子女外出打工,小山村一度只有六、七位老人留守,被当地人称为“空巢村”。

“如果故乡没了,根就断了,我们将何以安身立命?”当年49岁的龙革雄和从村里走出去的一些青壮年不忍看到故乡衰落,盘算着实施“拯救故乡计划”。

2013年春节,龙革雄和堂兄弟们回到铜板屯,几个人用打工攒下的58万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了“铜板高山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屯村民以土地入股,规模种植李子树及山野葡萄等,发展特色观光旅游。

在艰难的发展中,合作社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许多村民自发和龙革雄等人一起上山开路、开荒种树,一些常年漂泊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来帮忙。与此同时,融安县有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扶持。借助“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的契机,铜板屯先后得到政府部门扶持资金244多万元,合作社社员又自筹148万元资金。

几年时间过去,铜板屯已流转至合作社的土地约有750亩,合作社在保护原有林木和维持百年古屋外观原貌的前提下,对全屯的林地和村貌进行改造,新种了500多亩李树、葡萄以及油菜花,完善了村寨的基础设施。目前,铜板屯已建成4公里的环屯道路、硬化进屯道路2.8公里,村寨的“三化”建设也已基本完成。村寨的人畜饮水工程、农作物滴灌系统、103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游客接待中心也在建设当中。

3月,铜板屯李花已竞相开放。在烟雾缭绕,道路崎岖的山坡上,洁白无瑕的李花与金灿灿油菜花错落有致,既有乡村的田园风光,更有田野的自然情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踏青赏花。

而李树套种油菜模式是融安县秋冬种的一个特色,在东起乡铜板屯的李树下套种500亩油菜,重点打造早春李花+油菜花生态游景观,利用李子产业+油菜产业推动农村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

如今的铜板屯,春来百花开,夏来瓜果甜,秋来枫叶黄,冬来腊肉香,游客络绎不绝。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铜板屯漫山遍野的李花成为独特一景,城里人纷纷前来游览观光,最高峰时一天就要接待上千名游客,铜板屯这个默默无闻的偏远小山村开始变成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景区,还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外出务工的铜板农民也都陆续返乡,种果、开农家乐,群众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如今,铜板屯每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户均增收2万余元。一个原本即将消失的村子又慢慢恢复生机,贫困村变身美丽乡村。

“现在,我跟老婆俩人不用起早贪黑,跑几十里山路去城里卖粑粑了,城里人都来我们这里旅游了,每天就在家门口,我也能卖两三百块呢!”年过六旬的龙耀星介绍说,他是村里的老人家,大伙都叫他七叔。七叔一直靠做红薯粑粑、糯米粑粑等原生态小吃维持生计,以前老两口都是挑着担,搭车到城里去卖,如今好了,享受着铜板屯变化带来的幸福,生活不用子女操心了。

其实不单是铜板村,在整个融安县,有33万亩石漠化土地,制约了融安的经济发展。为此,自2011年起,当地政府从铜板屯的发展思路上得到启发,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对石漠化地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开始在石头山上下功夫,在石头缝里插种李树、山野葡萄、桃树、蓝莓等各种果树。

如今,不少原本已“被上帝遗忘”的村落,重新恢复了生机,有的甚至还成了金窝,引回曾经努力往外飞的“金凤凰”。

猜你喜欢
融安县李树李花
完善并延伸香杉产业链在融安县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李花
李树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李花
李花
我的芙蓉李树
融安金橘上市
李花
李代桃僵
融安县安监局举办烟花爆竹经营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