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设施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7-03-28 07:02陶启威李瑞霞曹玉杰钱春桃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6期
关键词:常熟市设施蔬菜

陶启威,李瑞霞,曹玉杰,周 俊,孙 锦,钱春桃*

(1.南京农业大学(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535;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3.常熟市董浜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苏州 215535)

常熟市地处长三角地区,境内河网密布,土壤肥沃,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环境条件,常熟市有粮油面积4.2万hm2,蔬菜面积7 333.33hm2,但是近年来由于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增多,不合理的肥药使用对土壤以及作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对常熟市设施农业基本结构和状况开展调研。采用随机走访的方式选择常熟7个设施农业面积较大镇的125户种植户,问卷调查,了解种植户蔬菜种植与肥药使用状况,进而总结常熟市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并提出建议对策,为提升常熟市设施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1 常熟市设施蔬菜基本情况

设施蔬菜主要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以及果菜类五大类,从图1可以看出,常熟市设施蔬菜种植以叶菜类最多,其次为果菜类,分别占总比重的56%和30%,这是由于叶菜类相比其他种类采收周期短,且市场需求量较大,种植户需要承担的市场风险较小,受益较为稳定。

图1 常熟市设施蔬菜种类图

种植户对肥料和农药的生产性投入不尽相同,从图2可以看出,在农药投入中,不同价格区间的比值相对持平,农户根据种植蔬菜种类和季节变化等因素,有效防治和调控病虫害的发生;在有机肥投入中,0~200元之间的有机肥投入比值占72.8%,一是有机肥见效慢、成本高,二是农户对有机肥的合理施用认识存在不足;在化肥投入中,200~500元之间的化肥投入比值接近一半,占47.9%,一是施用化肥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农户对施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意识不足。

设施条件下,高密度的种植导致土壤质量恶化。常熟市设施农业土壤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见图3。其中土壤板结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连作障碍和土壤酸化,一是由于设施栽培复种指数高,种植品种单一;二是化肥施用量较大,化肥养分比例不合理。此外,也存在部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造成这类问题主要因为一些工业化企业,目前此类工厂已迁址。对于常熟市设施农业栽培中出现的土壤质量问题,农户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段控制,但效果不显著。部分农户采取在夏季去除棚膜,梅雨季节雨水淋洗等手段改善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二是配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用量,从而减轻土壤板结现象。三是高温棚膜等物理方法消除连作障碍现象。

图2 常熟市设施蔬菜肥药投入百分比(元/亩·年)

图3 常熟市设施土壤问题分类占比

2 常熟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设施土壤环境恶化

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单位设施面积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在设施栽培中尤为重要,不合理的管理导致土壤可持续周期短,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进而导致作物生长不良、病害严重等一系列问题[1]。目前常熟市设施土壤存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除调研中涉及到的上述现象外,还存在土壤化学养分比例失衡、有机质含量下降等,进而使得土壤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可持续能力丧失。

2.2 农业产业人才缺乏

目前,常熟市设施农业从业人员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60%以上,本地农村青年几乎没有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个别村、合作社农忙季节缺乏人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农业副业化等问题越来越普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普遍不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常熟市政府去面对和解决。

2.3 经营管理方式不协调

部分合作社内组织管理较为松散,社员积极性不高,机械化水平、技术含量等方面和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产业是一个生产过程周期较长的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的带动力及影响力还未发挥出来,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企业合作社少之又少[2]。导致全市特色农产品比重较少,整体竞争力不强。

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常熟市农业科技虽已取得重要进步,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仍然不高。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较为落后,完善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研发体系数量不足,技术瓶颈已成为制约常熟市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常熟市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3.1 科学规划,专家指导

常熟市东部董浜、碧溪、梅李和支塘4个镇,是常熟市设施蔬菜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市的90%。该区域已有近30年的种菜历史,土质以沙壤土为主,肥水较好,非常适合打造高档高效设施蔬菜基地[3]。但是由于土地连年种植,土壤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措施保护土壤环境,改良土壤,减少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问题的发生。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应成立技术专家组,常年对蔬菜种植区的土壤进行监测,并派遣技术专员进村入户进行一对一指导,带动农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同时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展课堂培训和田头实训等活动,帮助农户制定生产技术方案,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

3.2 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基地建设

政府要继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人才政策实施,切实为农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要积极与农业企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研究帮扶对策,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跟踪指导,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科技与人才,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4]。同时要促进和加快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完善高标准排灌、道路、电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增加标准钢架大棚和连栋温室、防虫网以及蔬菜专用机械化装备配置,全面提升设施蔬菜装备现代化水平。

3.3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品牌效益

政府已经在常熟搭建了“一镇一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应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引进研发团队,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帮助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5]。同时开展名特优农产品认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打造一批品牌农产品,依托“互联网+”打响品牌,加强市场宣传和营销策划,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最终全面提升农业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1]葛晓光.我国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技术创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3.

[2]孙洁.常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王素侠.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来自滁州市的调研报告[J].宿州学院学报,2012,4(27):19-22.

[4]陈云华,毛虎根,仲嘉,等.做强常熟市设施蔬菜产业的思路[J].上海蔬菜,2011(6):5-6.

[5]陈桂珍.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常熟市设施蔬菜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五(5)未来星中队
No Gain Without Pain
A Clever Rabbit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奇怪的蔬菜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三(6)炫彩中队
蔬菜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