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共舞下的魅力课堂

2017-03-28 05:12徐根阳
成功 2017年6期
关键词:品德教材儿童

徐根阳

沭阳县十字中心小学 江苏宿迁 223600

品德与生活共舞下的魅力课堂

徐根阳

沭阳县十字中心小学 江苏宿迁 223600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课程与教材,实现品德与生活共舞。

品德与生活;魅力课堂;个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让课堂在生活中延伸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二、让体验在生活中内化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逛商场》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和选购商品的部分常识,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我首先问学生在商场购物时是怎样挑选的?如果购买的商品三天就坏了,而拿回去营业员又不承认,怎么办?商品光价格便宜就行了吗?如果质量不过关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我总结,告诉他们购物力求价廉物美,不买过期食品,不买“三无”产品,记住拿发票。然后我带领学生来到超市实地操作,让他们根据自己身上所带的钱数为自己选购一样物品。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都买到了自己满意的物品。

三、让探究在生活中荡漾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在课前我布置学生调查人们对塑料用品的处理情况,学生发现小区垃圾桶周围垃圾成堆,一次性的塑料用品很多;环城河内泡沫浮子,白色塑料团子,河水黑暗,臭味很大……而这些都是白色污染造成的。白色污染是当今严重的污染源之一,也是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以我们沭阳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这一契机,在学生中开展了“我为创卫作贡献”的活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让个性在生活中飞扬

陶行知先生倡导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和嘴巴,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仅限于课堂。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并有效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质量、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实践质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和方法,开通课程、教材、教学走向儿童真实生活的广阔途径,实现品德与生活共舞的魅力课堂。

[1]刘春艳.游戏体验,创建充满魅力的品德与生活课堂[J].当代教育科学,2012(14):61-63.

[2]王茹.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实效性[J].小品文选刊:下,2015(4):98-98.

猜你喜欢
品德教材儿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