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兴趣

2017-03-28 05:12冉龙泉
成功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新课程教材

冉龙泉

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 重庆 404500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兴趣

冉龙泉

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 重庆 404500

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重,家长思想包袱大,这是当前全社会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本着“以人为本”重点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分析。教师首先要花大力气备好每堂课,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则努力做好预习、上课、课后复习几个重要环节,积极搞好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教学效益才更高。

课堂教学;高效;效益;积极;兴趣

家长和学生们经常抱怨,现在课业负担太重了!要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要熬夜完成作业。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也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怎样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让学生课业合理化。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应首先认识清自己的位置,并作好必要的角色准备。

(一)教师方面

1.作好充分的课前备课——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我们的教科书也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是删减,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

2.激发活跃的课堂状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吸引学生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

(2)高艺术的教法是向40分钟要效率的关键

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

(3)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地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起伏的情感体验当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得知识的办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

3.提供科学的学法指导——挖掘创新的思维潜能

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感受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

4.贯穿始终的激励评价——多作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是一种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成功体验,帮助树立信心,确立积极导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合理化推测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学生方面

1.培养课前预习习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前,独立阅读教科书(要求写阅读笔记)并独立完成课本作业。先学之学具有超前性、独立性、异步性。后教之教具有针对性、参与性、开放性。

2.培养课堂学习习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思考上面。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溶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的意识。

3.培养课后巩固习惯:“温故知新”——学会了才会有兴趣

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易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读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成功教育的教学策略是“低、小、多、快”四字要决,“低”即低起点,“小”即小步子,“多”即多活动,“快”即快反馈。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1]王优云.改变评价方式激发数学学习兴趣[J].中国科技信息,2013(4):144-144.

[2]张波.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5(24):219.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新课程教材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内涵的多视角分析*
——基于九省市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调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