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英式汉语现象

2017-03-28 07:47陈虹樾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英式语言学汉语

陈虹樾

(重庆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2160)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英式汉语现象

陈虹樾

(重庆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2160)

在生态语言学视角看来,英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内容,也使得汉语受到了不容忽视的冲击。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在英语文化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将英语的表达方式与习惯糅合入汉语当中去,形成了英式汉语现象。通过研究生态语言学理论,可以对英式汉语的产生、利弊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英式汉语,以促进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的和谐共生。

生态语言学;英式汉语;产生与发展;特点与利弊

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语言自19世纪就被视作有生命的“生物体”,也因此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态圈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大背景下,专家学者们开始从生态学角度去研究语言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目前,英语作为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语言,还在世界各国继续扩大着影响力。英语的通用是政治、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其萌芽、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过程与生物学上新物种的出现、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同样都遵循了生态学的一般规律。近年来,中国的“英语热”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不仅数量在不断增加,也因为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他们在输出汉语时,不自觉地将英语的表达方式与习惯糅合入汉语当中去,从而形成了表面上是汉语,实则体现出英语文化特点的汉语词句和篇章,即英式汉语。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探究英式汉语的产生、特点、利弊以及对策。旨在基于生态语言学理论,形成对英式汉语的正确认识,使得英语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抢占汉语的发展空间,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

1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生态学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生态学的原理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在这一背景下,生态语言学产生和发展起来。生态语言学又被称为语言生态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豪根(E.Haugen)教授[1]最早提出。1972年,他将语言文化环境类比为生物圈的生态环境,明确了“语言生态”这一概念定义,即“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后来到了80年代,德国Bielefeld大学的学者建立了生态语言学科理论框架。90年代之后,更多学者对此领域进行了研究[2-4],语言与生态问题的研究得以进一步发展。

我国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较早论述这个问题的是李国正[5-6]。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日趋活跃。根据黄国文[7]的总结,2015年12月12日他在CNKI数据库中通过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和“语言生态学”检索到的文章数分别是150篇和102篇。华南农业大学还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生态语言学研究所”。

21世纪,生态语言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专家学者们建立了一个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语言与生态科学委员会,并每年定期召开生态语言学学术会,来扩大和深入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从而促进生态语言学科的不断发展。

2 英式汉语的特点与产生原因

英式汉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英语文化特点的影响,在输出汉语,尤其是翻译的时候,不自觉地将英语的规则、表达习惯加入到汉语之中,从而产生了不合乎汉语表达特点的词句或篇章。英式汉语被划分为词语、搭配(短语)和句子三个层次。词语缺失、累赘、生造,短语胡乱搭配,句子滥用被动语态、机械套用句子结构等都属于英式汉语的具体表现。其中句子类英式汉语是英式汉语中最普遍的形式。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某个句子带有明显的“翻译腔”。下面,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来探究英式汉语产生的原因。

首先从理论方面分析。一是适当的直译和异化,有利于完善汉语的形式,增加汉语的活力[8]。但过度直译和异化会使汉语的音韵美和结构美受到破坏,从而产生了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畸形汉语;二是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的差异,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有着差异显著的思维模式,因此决定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十分迥异。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侧重分析型思维,更注重逻辑,因此句子结构鲜明,层次规范。中国人则偏向综合思维,喜欢从整体的视角全局把握事物,所以句式更灵活多样。

其次从现实角度分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西方文化不断通过各种媒介渗透到中国本土。汉语及其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英语及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造成了中国英汉语言教育发展的失衡。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崇尚西化的教育理念,过分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从而忽视了汉语学习,致使中国英汉语言教育发展失衡,甚至使得孩子的汉语水平下降。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就很容易受到英语语言的影响,大量使用和制造英式汉语。

3 用生态语言学分析英式汉语的利弊

从生态学角度探究,英式汉语现象是由于英语语言文化作用于汉语语言文化而产生的。表现了两种语言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客观地讲,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既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也有消极的方面。

积极作用主要是:英语语言的文化影响可以一定程度上丰富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但一旦过度异化,英式汉语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它可能会污染汉语,从而削弱汉语本身的语言魅力。其次也有可能因为英式汉语在表达上的不准确造成不利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更严重的是,语言作为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英式汉语的泛滥可能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威胁着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这种两面性的影响,正是生态语言学中相互作用结果的体现。但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既不能因为有消极影响而盲目排外,抵制英语的传播,也不能麻木不仁,放任英语对汉语的过度渗透。而是应该适度地吸收英语中的积极因素到汉语中,完善自身,进一步改善汉语的生态环境。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平衡英汉语言教育的发展。[9]目前中国英汉语言教育在两个方面体现出失衡。一方面,中国人过分重视英语学习。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空前热烈的英语狂潮。加上政府和就业市场也极大地鼓励英语学习,各家书店充斥着各种英语教材和资料,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和发展起来。对英语学习的过分重视和盲目的学习狂热,也导致了英式汉语的产生。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汉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和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在某些大学里,大学英语成了必修课,大学语文反倒是选修课。对英语学习的过分重视,对汉语学习的长年忽视,致使很多中国人母语水平急剧下降。在此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受到英语的影响,从而制造出英式汉语。所以必须从学校的学科设置入手,从小学教育开始,增加汉语教学的学时,提高学生对汉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协调好英语和汉语课程之间的比例。

第二、书籍报刊的出版发行要严格把关。书籍报刊的出版单位应该严格把握审核标准,涉及英语翻译时要符合汉语结构和语言上的要求,使英式汉语不在大众媒介上泛滥。

第三、英语语言工作者的思维方式需要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两种迥异的环境中来回切换,若不夯实自己的语言文字基础,极有可能成为滋生英式汉语的温床。因此,英语语言工作者首先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其次在进行汉语语言创作和翻译的时候,不能为博人眼球而滥造新词,更不能生搬硬套英文的句子结构;另外,英语语言工作者应该从意识上对英式汉语有所警惕,不随意使用;最后,英语语言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英语与汉语的对比语言学,从而提升翻译的水平。

第四、读者要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和判断力。切忌盲目跟风使用作品中的不规范汉语,应借助自己的知识背景做出判断,只使用合乎汉语表达规则与习惯的字词或者句子。当难以进行明确甄别的时候要慎重对待,以免将不利于汉语发展的畸形的英式汉语大量传播。

4 结语

语言不仅是记录和表达的工具,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从生态学的角度讲,语言更是一个鲜活的生物体,是人类生存的环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断丰富完善,并且为其创造利于发展的环境,一门语言才能日渐成熟。因此,对于英式汉语这一现象,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在“英语热”继续蔓延的背景下,应该增强鉴别的能力,避免盲从英语,提高对汉语的认同感。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在面对英式汉语这一现象的时候要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既要看到其对汉语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能忽视它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总而言之,对于英式汉语,国人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英语当中的有利因素来丰富汉语,使得汉语文化日益壮大,使英语和汉语以及它们所承载的西方和中国文化更好地在语言生态系统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0]

[1]HAUGEN E.On the ecology of languages[Z].Talk Delivered at a Conference at Burg Wartenstein,Austria,1970.

[2]BANG J C,DOOR J.Ecolinguistics:a framework [EB/OL].[2016-10-10]. http://jcbang.dk/main/ecolinguistics/Ecoling_AFramework 1993.pdf.

[3]BROWN The Guardian: let china learn english[EB/OL].(2015-02-27)[2016-10-10]. http://www.guardian.co.uk/business/2005/feb/22/politics.china Tuesday 22 Fbruary 200502.27 GMT.

[4]HLLIDAY M A K.New ways of meaning:a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J].Applied Linguistics,1990:37.

[5]李国正.生态语言系统说略[J].语文导报,1987(10).

[6]李国正.生态汉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7]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外语,2016(1):8-12.

[8]黄金祺.应当肯定“西化汉译”现象的积极面:兼论“汉化英语”的出现和发展[J].中国翻译,1988(1):39-47.

[9]陈雪贞.英式汉语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79-581.

[10]周瑞敏. 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J]. 河南大学学报,2006(1):123-125.

On Englich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inguistics

CHENHongy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As a common language in present world,English has great impact on Chines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inguistics,it enriches the contents of Chinese to some extent,but the cultural shock that English bring to Chinese cannot be ignored. The amount of English learners and user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sharply.Meanwhile,when outputing Chinese,they casually combines the expression elements and habits of English with Chinese,thus forming words and sentences which are Chinese on the surface,but in fact embody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namely Englichin. Through studying the theory of ecolinguistics,we can learn deeper about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nglichin,which contributes to lead people to establish proper attitudes towards Englichin. Therefore,we can achieve the target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nglish and Chinese,English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ecolinguistics;Englichin;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feature and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10.13542/j.cnki.51-1747/tn.2017.01.011

2016-09-19

陈虹樾(1981—),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生态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电子邮箱:chenhonhyue2016@126.com。

HO-05

A

2095-5383(2017)01-0043-03

猜你喜欢
英式语言学汉语
学汉语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拼写为什么不同?
英式苦啤酒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英式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