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视角下城市形象文化传承形式及问题研究

2017-03-28 07:47刘维维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郑州450007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迹城市形象

刘维维(中原工学院 信息商务学院,郑州 450007)

环境美学视角下城市形象文化传承形式及问题研究

刘维维
(中原工学院 信息商务学院,郑州 450007)

城市形象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市民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等内容。城市形象文化源远流长,其蕴含于遗址遗迹、古建筑、民间艺术、市民文化活动之中。从环境美学视角审视城市形象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遗迹遗址原生态样貌屡遭破坏,民间文艺审美价值挖掘不充分,市民环境审美能力不强、环保知识匮乏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有利于城市形象文化繁荣发展。

环境美学;传承形式;传承问题

城市形象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指的是体现城市风貌,展现城市文明,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人文景观,城市市民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等内容。城市形象文化历史悠久、多彩鲜活,是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的资源。以环境美学的视角审视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的形式,探究城市形象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应对策略,有利于丰富城市形象文化内涵,拓宽城市形象文化传承思路,深化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1]

1 传承形式

环境美学是以生态主义和人文主义为支撑,将人类生存环境纳入美学研究领域的,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美学形态。遗址遗迹、古建筑、民间文艺、市民文化活动是环境美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遗址遗迹、古建筑、民间文化艺术、文化活动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秉承着功用与审美、生态与文明相结合的环境美学理念。

1.1 通过遗址遗迹、古建筑的原生态传承

遗址遗迹、古建筑是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其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影响着城市的未来,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我国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及古建筑的遗存。如郑州的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洛阳的白马寺、西周王城遗址;开封的包公祠,北宋汴梁城遗址;安阳的“殷墟”等等,不胜枚举。遗址遗迹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功能、文化地位,成为塑造现代城市形象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遗址遗迹、古建筑是我国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的原生态形式。城市在保存历史文物古迹的过程中做到了原生态的传承,即在尽量不改变历史文物古迹的原貌、不破坏遗址遗迹的原生态价值的前提下的传承。素有“天下第一塔”美誉的铁塔矗立于河南省开封市,铁搭建筑材质的选择,结构、意象的设计依然保有北宋年间建筑的风韵气质。20世纪30年代,铁塔在硝烟战火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损,1956年开封市政府成立了铁塔修复委员会,在技术人员、考古工作人员、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下,本着“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制定修复方案,使得铁塔完好的矗立于开封,以崭新的姿态传递着历史古韵,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变迁。

1.2 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

民间文艺是以人民大众为创作主体,集原生性、地域性、传承性、娱乐性等特征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民间文艺地域特点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形式。[2]我国民间文艺种类繁多,涉及艺术、曲艺、体育等多领域。河南民间的麦杆画、叶脉画、高粱画制作原料素朴,制作工艺精良,布局设计考究,开封汴绣题材丰富,意象精美,极具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跻身中国四大年画之列,河南的豫剧、武术更是享誉中外。

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展开了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注重民间文化艺术的开发与利用,通过构建民俗博物馆,保护文化传承人,鼓励民俗文化教育进课堂,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搭建民间文化对外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使得民间文艺得以传承,并展露于城市生活之中。民间文艺的自由、质朴、向上的文化精神得以延续,并凝聚为城市精神。

1.3 市民文化活动的开发传承

市民文化活动是市井生活的狂欢化展示,是市民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的生动载体。市民以全身心参与的方式参加城市文化活动,体现了审美主体对环境“乐居”性的追求。市民文化活动的开展依托于休闲广场、商业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动内容,创新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动形式,是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的最有效形式,有利于凸显城市市民精神风貌、增强市民的集体荣誉感、家园感和归属感。

广场是展示城市人文环境之美的窗口,是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城市的休闲广场数量较多,占地面积较大,与市民的居住空间较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健身设备齐全。广场面向所有市民开放,既不需支付门票,也不用小心人多拥挤,孩子在此嬉戏玩耍,老人在此徜徉散步,年轻人在此促膝谈天……城市广场俨然成了都市人天然的氧吧,释放生活、工作压力的娱乐场。此外,有些广场上的建筑、雕像展示着广场的历史文化底蕴,石柱、廊架、椅子彰显着广场的人文关怀,市民们可以在此驻足、休息、观看、读书、交流。

以河南省郑州市的“二七”广场为例,该广场坐落于郑州市中心位置,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矗立于广场中央,是为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而建成的。广场两侧安置椅子供游人驻足休息,广场周边商铺林立,繁华异常,这里成为了郑州市民购物休闲,旅游观光的聚集地。郑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目前郑州针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文明传承的因素。从2006年开始,郑州市每年3月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世界各地的华人来到黄帝故里参加寻根拜祖祭祀,该活动既开发了河南省名人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2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遗址遗迹、古建筑、民间文艺、市民文化活动作为城市形象文化环境美学视角首选的传承形式的同时,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在传承发展中也存在违背环境审美理念的问题。

2.1 存在的问题

2.1.1 遗迹遗址原生态样貌屡遭破坏

随着城市布局规划理念的改变,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人们往往忽略了遗址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出现人为的毁坏或改变遗址遗迹、古建筑的原生态样貌的行为和现象。为了适应所谓现代人的审美理念,为了与所谓的现代都市环境和氛围相契合,甚至是被某种商业利益所驱使,在既没有专家意见指导、也没有修复文件规范的情况下,相关机构组织、甚至个人完全不顾古遗迹遗址的文化载体功能,人为将其修改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违背了生态与文明相结合的环境美学理念。

2.1.2 民间文化审美价值挖掘不充分

我国民间文化种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传承人缺失,民间文化传承保障制度不健全,传承形式缺乏创新等原因,有些民间文化濒临消失,还有一些虽然存续,但缺少创新机制,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审美形式单一。[3]有些物质性的民间文化在商品经济浪潮中虽然商业价值得到开发,但艺术审美价值并没有获得充分释放与实现,民间文化在满足消费者审美感官需求的同时并没有带给消费者精神层面的审美共鸣。

2.1.3 市民环境审美能力不高,环保知识匮乏

市民对于环境美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形式美感上,缺乏对环境美的深层次解读。碧水蓝天、霞光掩映是美;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是美……诸多形成共识的环境形式美、形象美被市民所赞同和认可。然而自带的餐盒、买菜的篮子、一口水井、一架纺车美不美?可能大多数人无从判断。市民环境审美能力有待提高,这与环保知识的多寡、深浅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迫切性的宣传,对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市民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于环保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环境知识普及途径不畅,导致市民环保知识匮乏,环保环境审美能力不高,环保行为能力不强,环保行动缺乏持续性。

2.2 文化传承策略

2.2.1 建立遗迹遗址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

除了法律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外,对遗迹遗址的保护应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个人的监督意识与责任意识,使社会各界明确监督任务与职责,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督措施,并将监督工作与集体或个人的利益挂钩。此外,新闻媒体应加强对相关方面工作的宣传报道,创新宣传报道形式,营造古文物、古建筑监督保护工作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

2.2.2 挖掘民间文化的审美价值,创新民间文化的传承形式

依托民间文化特色,转变民间文化发展思路,挖掘民间文化的审美价值,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拓宽民间文化传播形式,是民间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大力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开发民间文化产品市场,深入挖掘物质性民间文化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审美内涵。将当代生活素材与国外文艺素材融入民间文化的创作中去,使民间文化内容具有时代气息与国际视域,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将民俗文化与大众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的嫁接,使民间文化在吐故纳新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借助新媒技术,创新民间文化的交流载体,探索民间文化的影像化传播的新形式。诸如民间文化网站创建,民间文化微信公众号的建立、民间文化的微博、微电影传播等。

2.2.3 通过教育呼唤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加市民的环保知识

环境保护意识影响人们的环境态度,制约着个体的环境行为。环保意识将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识,因此,提升环保意识乃重中之重。而教育是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增加环保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学校教育以其系统性、专业性在环保知识的普及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依托学校教学资源、教育优势,将环保教育贯穿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中是可行的、必要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侧重于环保知识的普及性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注重环保知识的应用性教育。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开展‘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等教育的神圣责任,又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4]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环境保护”类课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端正环保态度,展开环保行动。通过自然环境保护知识专题讲座,社会环境保护案例分析,个人环境保护成果展示等环节的设置创新高校课程体系。通过学校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创新环境保护行为。这些都将成为高等教育阶段环保教育工作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5]

3 结语

城市形象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城市形象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借助城市形象文化传承载体,通过多样化的传承形式,城市形象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从环境美学的视角发现城市形象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应对策略,将有利于城市形象文化的繁荣发展,进而能够为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推波助澜。

[1]刘思捷.生态文明·生活主题·审美主导:陈望衡教授环境美学的新拓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2):111-115.

[2] 徐赣丽,黄洁.资源化与遗产化:当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J].民俗研究,2013(5):5-12.

[3] 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10-120.

[4] 吴位凡,杨爱华.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思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2(12):101-103.

[5] 吴晓炜.大学生环境意识透视:基于某高校的观察[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52-55.

The Form and Existing Issues of City Image Culture in the Visual Field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LIUWeiw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 Business,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The city image culture includ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humanities landscape, the public behavior way and so on.The city imag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t remains in the ruins, ancient architecture, folk culture, civil cultural activities.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such as destruction of ruins、insufficient exploration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the lack of public’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nowledge. It is conducive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mage culture to deal with the above issues.

city image culture;environmental aesthetics;inheritance form;inheritance problem

10.13542/j.cnki.51-1747/tn.2017.01.014

2016-11-28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6-756)

刘维维(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电子邮箱:1779008647@qq.com。

G05

A

2095-5383(2017)01-0054-03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遗迹城市形象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方外观遗迹旧照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沉船遗迹(外一首)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