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国防教育思想述评

2017-03-28 21:38张丽芳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墨子国家思想

张丽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墨子的国防教育思想述评

张丽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极为重要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极其丰富。具体论述了他“非攻”“救守”“出诛”等方面的国防教育思想,这对当今国防教育、国防建设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墨子;国防教育思想;述评

现代人提起“墨子”,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出“兼爱、非攻”,但“兼爱,非攻”只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墨子,是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一个非常睿智的思想家,更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军事工程师。墨子作为一名军事家和军事工程师,其军事思想极为丰富,和那时名扬四海的孙子堪称“军事双雄”,他们两个人“攻”与“守”的军事思想构成了辩证统一,也使得古代中国在战争上处于不败之地,他们的军事思想被很多古今中外的军事思想家和军事指挥家广泛应用。在此,本文将对墨子那经典而又高深的国防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阐述,其国防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救守”“出诛”,同时对国防战略、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理论。这对当代中国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有很重大的借鉴意义。历史告诫我们,只有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才能真正构筑心中的不倒长城,我国的国防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将其国防教育思想论述如下:

一、 墨子论“非攻”

墨子看待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他是用“义”作为标准界定来划分的,阐述了“义”的内涵,分析了“非攻”是合符道理的。而“非攻”的合理性从“义”的概念来确切的论证了。墨子由衷的相信,各国家的君王只要理解“义”,非正义战争就不会出现了,正如其言“视人国若其国,谁攻?”的确,若是每个君主皆有“兼爱”之情和爱国爱民之心,那么,墨子的“非攻”理念必然会对治国方略影响深远。从实质上讲,“非攻”就是关爱他人的生命,重视别人的生存价值;“守御”则是防守保卫自己,使自身的生命利益得以保障,体现了自爱自卫思想和民族尊严。

综合而论,墨子的“非攻”思想有以下特点:首先,“兼爱”是“非攻”理论的基础,是为解决当时春秋各国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墨子理论的必然结论。其次,在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上,“非攻”理论是充分的站在普罗大众的立场,是为人民谋福祉的理论。再次,在处理国家间关系中,“非攻”提出了一个基本准则,从而得到了弱小国家支持。在春秋战国期间,战争进行的非常频繁,不仅在大国间征战不止,也在小国弱国间鏖战不休。所以“非攻”理论的提倡,可以对大国强国起到一个相对的约束,从而让小国弱国得到一种保护,因此得到了弱小国的大力响应。“非攻”从当时的政治和哲学角度上看,可以称之人道主义的先导、和平主义的先驱,对于影响各国君主思想,制止战争频繁发生,减轻人民疾苦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二、 墨子论“救守”

墨子“救守”思想包含两重意思:一是止兵戈扶弱,二则是自卫防守。“止兵戈”是为了制止和打击敌方的进攻意图;而“扶弱”则体现了人道主义帮助精神。墨子的思想理论从始至终都贯彻如一,而墨子的防守更是不会一味的消极懈怠,而是一种带有主动出击的防守。

墨子认为“救守”要实行“全面备战”、“全民皆兵”和“军事后勤保障”。

为了夺取守城作战的胜利,墨子总结出了防守围城的14个全面准备条件,其认为,这14个条件具备了,城池才可以守得住。这14个条件即“凡守围城之法,城厚以高;壕池深以广 ;楼撕修;守备缮利;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人众以选;吏民和;大臣有功劳于上者多;主信以义,万民乐之无穷;不然,父母坟墓在焉;不然,山林草泽之饶足利;不然,地形之难攻易守也;不然,则有深怨于敌而有大功于上;不然,则赏明可信而罚严足畏也。此十四者具,则民亦不疑上矣,然后城可守,十四者无一,则虽善者不能守矣。”这14个条件用现代语说就是:(1)城厚而高;(2)城外壕沟和护城河深而且宽;(3)城角的望楼得到修整;(4)守城的器械装备精良;(5)城内的粮食柴草足以支持三个月以上;(6)守城的人多并且经过选练;(7)守城的官吏和民众团结和睦;(8)守城之将中,为国建立功劳者多;(9)国君讲究仁道信义,人民安乐无穷;(10)守城民众父母的坟墓在此,因而拼死相守;(11)有富饶的山林草泽可以利用;(12)地形易守难攻;(13)守城军民对敌人有深仇大恨而对君主有大功;(14)国君的奖赏明确可信而刑罚严厉可怕。只要这14个条件具备,那么民众就不会怀疑君主的防守能力,城池才可以守得住。这14个条件只要一个没有具备,那么即使是善于防守的将领也守不住。

墨子主张,在进行防守作战时,要发动全城军民一起参战,坚守围城,以夺取防御作战的胜利。《墨子·备城门》曰:“守卫之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计之,五十步四十人。城下楼卒率一步一人,二十步二十人,城小大以此率之,乃足以守 (御)。”如果敌人以十万之众围城,则进攻方向无非是从四面分四队进攻,那么防守力量的配备当是“丈夫千人,丁女二千人,老小千人,凡四千人,而足以应之,此守术之数也。”至于其他老小不能担当主要攻击方向防御作战任务的,让“其守于城上不当术者”,即守于城上非主要防御区域。《墨子·号令》还对城守人员的武器装备做了规定:“诸守于城上者,什六弩,四兵。丁女子、老少、人一矛。”对于城中没有参加守城作战的人也全部动员起来,按什伍编制,《墨子·号令》曰:“ 因城中里以为八部,部一吏,吏各从四人,以行术及里中。里中父老小不举守事及会计者,分里以为四部,部一长,以苟往来不以时行,行而有他异者以得其奸。”意即将城中街巷划作八部,每部设置一个头目,每个头目带几个人在城中要道和街巷中巡逻,街巷中老少等没有参与守城的人和管理财物的人,按街巷分为四部,负责盘查行人,捉拿奸细。《墨子·备城门》还主张,凡城中军民,不论城上城下,都要实行什伍联保制度,即所谓“ 城下里中家人,各葆其前后左右,如城上”。如遭遇紧急情况,中军“疾击鼓者三,城上道路,里中街巷,皆无得行,行者斩”,意即所有军人都要坚守自己战斗岗位,城中街坊里正和居民中年长者要守护各街巷的进出口,部吏及时进行巡查,里正要陪同巡查各居父老所守的岗位和小巷中偏僻无人的地方。

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墨家军事后勤保障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一是全面征集各种军需物资,平时就为战时做好一切物资准备工作,使军事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物质基础之上。二是全民动员,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后勤物资,以保证守城作战的需要。三是严密计划,厉行节约,以最小的物资消耗换取最大的保障效果。

三、墨子论“出诛”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但并不意味着反对一切的战争,在墨子看来,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而正义的战争中,主动出征有罪的国家也是正义的表现,并非全是被动的自卫防御才称之为正义,并以历史为据,如大禹征讨有苗、商汤放逐夏桀、武王剪伐殷纣这些都是为民除暴的正义之战,是值得肯定和拥护的。故而,墨子以“义”为分,无故出征无罪之国是非正义的,定义为“攻”;明言征伐有罪之国是正义的,定义为“诛”。“出诛”的本质意义就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但并不是像有些国家打的“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随意对他国发动战争,不要的墨子的“出诛”与当今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混为一谈。

四、墨子的军事战略

墨子的军事战略究其本质上即是防守战略,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非攻止战,以弱胜强”。而“非攻”一直是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非攻”以“义”先行,强调不可随意侵略、进攻他国,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世界的和平。“非攻”其实本质是让弱者可以生存,而在让弱者生存的同时要确保强者不发动战争,故而从逻辑上演生出“止战”这一思想。而所谓的“止战”就是制止和打击敌方进攻的图谋,让侵略战争爆发这一隐患在萌芽时就被扼杀,从而得以维护弱国的安全。墨子的“止战”义举的范例有“止楚攻宋”“止齐攻鲁”等这些伐谋止战策略在战争的隐患出现时,及时控制、制止、消除。在“止楚攻宋”中,墨子行十日十夜,裂裳裹足,冒着被杀的危险入楚,与公输盘唇枪舌战,使其输理,与楚王据理力争,使其输义。最关键是墨子与公输盘进行模拟军事演习,使其输力。公输在想杀墨子之时,墨子说,即使杀了他,他的弟子也会代他在宋城上守备,以待楚军的进攻,楚国是无法取得胜利的,楚五终于决定不攻宋了。

“非攻止战”必须坚强的武力后盾,没有坚固的后盾,要“止战”是不可能的。“以弱胜强”包括了“扶弱击强”“以一当十”“全民皆兵”。 “扶弱击强”这一思想表明了墨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和反对侵略,保护弱小匡扶正义的气概,体现了墨子不畏艰难,不惧险阻,慷慨赴义的英勇牺牲精神。“以一当十”展现了墨子及其门人为了守好城池,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力量。“全民皆兵”可以让防守的城池成为坚不可摧,攻而不克的不破钢堡。

墨子的战略虽然是防守战略,但是在防御战中并不是一味地采用消极防守战略,而是采用的积极的攻势防御战略,强调与来犯之敌主动作战。墨子有云:“凡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于守者也。能此,乃能守城。”[1]由此可见,墨子乃是从“非攻止战”的战略方向讲谨慎作战,讲述在取得防御式战争胜利的方向中如何速战速决。故而,在战争中,墨子讲求的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来犯之敌,所以墨家制造的守城器械,如连弩车、投掷车等都有巨大的威力,可以大量地杀伤敌人。墨子的战略目标就是采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多层次多手段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利用弱小国的一切可用资源,用最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对敌方造成消耗,削弱敌方有生力量,从而争取在全面防御战争中的优势,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五、 墨子的国防战略

墨子有提出了国家通常会有七种祸患,总体概括而言:1、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2、外交之患:大敌当前, 外无盟友,孤立无援 ;3、财政之患:分配不公, 铺张浪费,穷尽民用;4、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事;5、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6、团队之患:用人不当 ,小人当道,离心离德;7、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一个国家具有了上述的七种祸患之一,那这个国家必将亡国。在现代国防战争研究中,生存能力已被认为是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2]。而在墨子的国家七患理论中提到了包含生存能力七项因素中的四项,即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在地理、人中、资源这些自然因素无法因人为改变的前提下,这四项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国防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在针对这七种祸患,墨子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家防止忧患的战略:1、内政上:说忠行义,尊天志敬鬼神,爱利百姓;2、物质上:发展生产,节约官场消费,保障民生;3、军事上:科技强兵,重视国家防御,保障安全;4、心理上:居安思危,警惕突发变故,心有备虑;5、外交上:和平外交,外结近邦盟友,礼交邻国。在此,墨子不但再次提出了国防建设中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这四项重要因,而且还针对这四项因素应该怎么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由此可见,墨子是十分看重国家的生存能力的。墨子提出了如果粮库没有储备足够的粮食储备,那么人民便不能度过饥荒的岁月;武器库如果没有足够存量的兵器,那即使是正义之师也会无法征讨非正义之辈;如果防卫的城池修建不完善,那就无法守卫国家自身的安全了,明确地说明了国防是国家建设的重大事情,粮食是国家的珍宝、武器是国家的利刃、城池是国家的坚盾,粮食、武器、城池是治国治世的三大利器。同时墨子还指出了于国防安全建设的关键所在就是:一国库钱粮充实,二兵器储备充足,三防御工程坚固,四国民国防意志坚定。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名言“无心防即无国防”是其最好的佐证之一吧!从现今的世界来看,墨子提出的国防战略思想,对国家对国防的建设有着无可比拟的借鉴作用。

墨子对于如何处理国际关系,初步提出了在国防建设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国际关系伦理思想,这个思想对当今世界 的和平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墨子云:“今若有能信效先利于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同则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信吾师,以此授诸侯之师,则天下无敌矣。”墨子在此论述了大国与小国之关系应该是相互依赖的,这种关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在维护国际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依据。二十世纪国际上自由主义党派者认为,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经济对于使用权贸易的依赖提高从而价值上升,这也让对外侵略式的方式变得越发的不可取;而今国家之间相互依赖依存的水平越高,战争所要支付的成本也就越高,所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会越小,同样这也是墨子理论的最好依据之一了。

在大战略方面,墨子提出了“合众弱以击强”这一重要方针,明确了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观点,体现了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近代的摩根索曾说过:“均势下政策成功在防止了任何一国获得全球统治地位,它也成功维护了现代国家体系所有成员国的生存。……要维护各国独立,均势是必不可少的”摩根索又说:“弱小的国家……由于均势的运转而受到保护。”摩根索的思想观点和墨子的战略方针上极其相似,其主旨都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和民主。为了让世界各个政治力量保持在一种均势的状态,尽可能的联合弱国并以此联盟与强国抗衡,从而在政治军事等各方面上实力得到提升,所形成的战争资本强大,对强国造成相对的威慑力,从而保护弱国的安全。由此可知,墨子的思想理念为均势这一现代思想理念的一个雏形。

墨子还明确提出了改变侵略,进攻的政策,将国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国家建设上,从而促进国家的建设功效,促使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结合“兼爱”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国际关系的伦理思想的雏形,从“爱己”推己及人,推出“爱他人”,再进一步推出“爱别国”。这是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的发挥;墨子“兼爱”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可谓是“博爱”了,这一特点体现在其提出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这一理论思想。如果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能够做到如此,那世界也就一片和平的景象,古之谓此为大同之世了。

从墨子的诸篇思想理论中,更进一步提出了“强不执弱,众不劫寡,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反对持强凌弱、以富压贫、以大欺小的恶劣行为思想,对于在当今社会上具有意义巨大的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当今世界不安宁的主要原因。现在应该是消除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现象,书写国际关系新篇章的时候了。”[4]由此可知江泽民同志充分的肯定了墨子的思想理论。 墨子的国防教育思想,在当今的国防教育及国防建设中具有非比寻常的理论指导依据,同时也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重要的思想理论借鉴意义。

[1]孙诒让.墨子闲诂(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2]吴春秋.广义大战略[M].时事出版社,1995.

[编校:杨 琴]

Comments on Mozi's Thoughts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ZHANG Li-fang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Fujian364021)

Mozi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military strategist in China’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his military thought is extremely rich. This article expounds his thinking on military strateg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uch as “non-attacking", "saving", "punishing",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on today'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of world peace .

Mozi; t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thought; comments

I207.2

A

1671-9654(2017)01-0120-05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1.032

2016-11-25

张丽芳(1980- ),女,福建新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墨子国家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墨子号”与墨子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