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的灵魂

2017-03-29 14:02杨学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乡土农村活动

张 燕,杨学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乡土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的灵魂

张 燕,杨学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柱。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长远来看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是根,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灵魂。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础,对乡土文化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乡村文化建设思路。

乡村;文化建设;乡土文化

乡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近年来,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研究领域集中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供需、农村日常文化资源获得的途径与渠道、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多从外部视角切入,缺乏从内部视角研究乡土文化建设的成果。基于这一不足,本文试图从乡土文化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实证调查方式,对陕西省Z县D村进行有关文化建设的参与式观察与访谈。D村是陕西省Z县的一个行政村,交通便利,现总人口为2842人,耕地面积2850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打工。D村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乡土文化建设概况

陕西省Z县D村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土文化活动场所

文化活动场所是乡土文化建设的前提,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D村传统的文化活动场所主要为村庙,村庙作为农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既是社区民间信仰活动的中心,也是社区娱乐的中心,发挥着教育、文化传播、文化娱乐等功能。除了村庙外,村中的商店、街角、中心区域、闲置区域等也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村民们在这些场所聊天、看电视、打麻将、下象棋等。农村人民依托村中固定和非固定的活动场所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体现了乡土文化非正式性的特点。

2.乡土文化活动

乡土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D村乡土文化活动主要有民间信仰活动、群众自娱自乐活动以及老年协会举办的活动。D村每年举行两次庙会,酬神演戏是每次庙会必不可少的项目,在开戏之前人们拿着小凳子在戏台前看戏听戏。祈福也是民间信仰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人们为了获得心灵的满足,常常会求神保佑。D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有自乐班、腰鼓队、广场舞等。自乐班不仅在庙会、重要的节庆日、重大活动上演出,还与农村人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除此之外,D村还成立了老年协会,通过举办活动向大家宣传尊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

3.乡土文化建设主体

作为乡土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建设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是乡土文化建设的创造者。他们通过自发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可以说,乡土文化在农村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乡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是乡土文化建设中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乡土文化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乡土文化发展遇瓶颈

第一,乡土文化不被重视。基层组织通常将农村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以及硬件设施修建等“看得见”的工作上,而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工作,在农村建设中一直被忽视。如D村非常重视村容村貌建设,在村庄环境卫生、村庄公共设施等方面投入较大精力,却无心从事农村文化建设。

第二,乡土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冲击,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D村的自乐班成员年龄大都在50岁及以上,几乎没有年轻人参与其中。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更多地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对乡土文化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2.乡土文化内容庸俗

乡土文化内容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关键,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乡土文化内容呈现庸俗化。一方面,村民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打麻将、打扑克等低级娱乐活动方面,选择棋琴书画、旅游、唱歌跳舞看戏、参加公益活动等更为丰富健康的活动作为主要养老休闲方式的人口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农村乡土文化内容带有封建迷信思想,尤其对农村老年人有极强的迷惑性。有的村民缺乏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往往求助于神灵;也有的村民只从事民间信仰活动,每天都在“跑庙”,而不顾家庭事务,造成家庭关系破裂。

3.乡土文化活动组织不力

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往往存在纪律性差、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有的文化活动由于人员不足、家庭事务或是管理不善而解散。因此,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很难维持长久。

三、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由于乡土文化的地域接近性、乡土性、大众性以及易接受性,人们对其有很深的感情,参与农村乡土文化活动中的热情高涨。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作用,使乡村文化有序发展。

1.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农村元素,从而有别于城市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鼓励人们挖掘本土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间手艺等,使乡土文化发扬光大,由被动地吸收城市文化变为主动地展现本土文化的特色。

2.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在农村中,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往往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因此,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为农村文化的传承服务。应发挥农村青壮年在农村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间的协作

乡土文化建设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基层组织和民间力量的支持。政府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外部支持;基层组织作为沟通政府和民间的桥梁,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从活动动机来看是来源于内部的,有助于人们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因此从组织上来说,应加强政府组织、基层组织、群众自发活动的结合,促进乡土文化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

[1]甘满堂.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58-63.

[2]张戈.从漫川看村庙信仰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J].西部学刊,2014(1):52-54.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7.

[4]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M].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01-111.

[6]王岁孝.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2-47.

[7]吴燕.教育养老:一条提升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新路径[J].兰州学刊,2014(4):116-120.

2016-11-28

张燕(1992-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民教育研究;杨学军(1969-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农民教育研究。

G127

A

2095-7602(2017)01-0199-02

猜你喜欢
乡土农村活动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