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改革动向

2017-03-29 08:25何庆
市场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医药行业医疗卫生医药

◇何庆

浅析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改革动向

◇何庆

近年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压力大、困难多,相关医改政策的颁布提高了医药行业的标准及壁垒。人口的绝对增长尤其是老龄化问题加剧扩大了医药市场,同时药品研发处于技术创新不足阶段,这对医药行业的发展是挑战亦是契机。本文从医药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动态,并就行业相关问题浅谈其改革方向。

医药行业;医改政策;人口;技术创新;改革方向

10.13999/j.cnki.scyj.2017.03.007

一、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消费结构从温饱逐步转变为享受。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应促进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人们对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现如今,人们生活质量随着健康价值观念的转变而提高,消费需求已不再围绕生活必需品、耐用品等温饱问题,而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更为关切,这为卫生医药及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曙光,也加快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1.经营效益逐年增强

自2014年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医药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为10.8%,实现营业收入28062.9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3002.9亿元,同比增长13.9%。此外,从近三年医药行业运营效益数据分析得知: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每年都在增长,且利润增速要快于营业收入增速,表明医药行业盈利能力较强。

附表2 013~2016年医药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情况

2.人口推动医药市场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较快,加之国家进行人口、户籍制度改革,二胎政策的放开,将刺激人口数量递增,释放人口红利,导致医疗服务需求扩大。此外,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国家整体生育意愿偏低,人们价值观发生转变,城镇化进程加快等等,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65岁以上的人口达14386万人,较2014年增长4.59%,未来老年人口将持续增加。据国际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占GDP0.48%的比重,预计2020年将达到3.6%,且该项群体所占的医疗费用增速明显快于我国GDP增长速度。可见,老年人是医疗卫生收入的主要消费群体,该群体急速增长会刺激医药服务需求增长。

3.医疗费用持续增长

过去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导致看病难成为民生的一大问题,如今,交通便利、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加强,人们去医院看病已不再令人忧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 年6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89.6元、12901.2元,较去年同期相比,按当年价格上涨4.9%、3.0%,按可比价格上涨2.7%、0.9%;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88.2元、5535.8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3.0%、3.3%,按可比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9%、上涨1.2%。全国二、三级公立医院门诊、住院两项人均费用较同期当年价格上涨。

二、医疗改革政策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多条有关医药行业的政策法规,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分级诊疗和农村医疗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等医疗改革的推进见证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正迈向规范的快车道。

1.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国办发〔2015〕70号)重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该意见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随后,关于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实施(国卫医发〔2016〕45号),卫计委、中药局确定了北京市等4个直辖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66个地级市作为试点城市,可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县级医院能力建设。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善

关于农民看病问题,从过去的“赤脚医生”到今天的网上挂号、药费报销。国家为保障农民医疗服务水平,实施了各种利民医疗政策。国卫基层发〔2016〕16号颁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关于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的通知,该医疗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医疗筹资标准,助力健康扶贫,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如今,面对看病难题,农民不再忧心于高昂的医药费,只要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可以报销门诊和住院费用,且两项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5%左右,加之农民数量大,其医疗支出占比的加大为农村医药市场领域占了一席之地。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起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的覆盖城乡的二元三级医疗系统。关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国办发〔2015〕14号),该服务体系的规划调整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推动医疗改革向纵向发展。经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15年底,我国有医疗卫生机构98.35万个,其中医院2.7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08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9万个,医疗机构数量较2014年有所增长。

三、我国医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主要呈现出多、小、散、乱等企业布局。目前,我国医药技术尚能生产常规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而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等医疗器械设备大多需进口。此外,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尚存在不合理现象。价格偏低的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及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需从我国出口,而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等进口比重较高,这反映了我国高新技术生产的医药器械及药品出口比重较低。

2.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弱

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源泉。我国药品创新领域中,市场和政府各自边界和职责不清晰,对企业创新扶持相关政策不明确,导致我国医药行业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尚未成熟,医药科技投入不足,因而药物大多仿制国外,缺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可见,新药研发能力薄弱,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是我国医药行业又一大问题。医药创新及开发需要雄厚的政府资金支持,而科研院校和高校又是医药研发的主体,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科研团队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都会助长部分企业懒散的不良作风,不愿花费精力研制新药,而是一再仿制国外各种药物。

四、我国医药行业改革方向

1.产业结构合理化

医药行业作为国内的朝阳企业,重中之重在于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存在规模小而零散,基础差而产品重复等特点,缺乏垄断的市场地位。因此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应以兼并收购、参股联合等方式重新组合,有助于资产集中,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扩大企业规模。为扩大医药市场范围,未来医药行业将出现龙头企业,呈现大型、多特色、高质量产品的产业格局。

2.技术创新是核心

科技创新实力是衡量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标准,对于医药行业亦是如此。医药行业不能一味以仿制国外药物为根本,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更不能以拉低药品价格为竞争手段,而应以增强药品研发技术为方向,进行自主创新。现如今生物技术的进步及潜在的市场契机,加之海外科研人才回国、创业资金支持及政策引导,刺激我国生物类似药的发展。相比化学仿制药,昂贵的研发成本及复杂的研发过程要求药厂具备较为严格的生产技术,而医药企业更需积极投入研发,快速加强技术水平。

3.数字医疗服务成关键

“互联网+”时代,医药企业可借助高科技数据库助力医疗发展,我国医疗行业内,颇多大型综合型医院致力于整合型电子病历的医疗质控体系的建设,成为临床信息系统的核心。“十三五规划”期间,政府提出“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以落实“医疗质量过程管控”为核心。如今,互联网医药、掌上医疗借助智能手机及各种APP使得全球医疗资源得以迅速利用,医疗护理实现“掌上化”,不仅降低成本、增加医疗服务获取途径,更是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监控、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医药行业在各种医改政策的调整及出台下,发展速度犹如破竹之势,加之国家对医药研发力度的加强与支持,虽存在诸多问题,但未来改革动向之势让人看好。在大数据的互联网时代下,医药行业需要认清目标市场,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向技术创新之路进军,借鉴优秀药企发展经验,创造一片独具特色的中国医药市场领地。

[1]段奇珺.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J].农村金融研究, 2001(08).

[2]胡芳.医药研发决战未来十年[N].中国医药报,2016-11-23.

[3]林立明.浅析中国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发展[J].科技资讯,2016 (23).

[4]肖蒲,贾磊.医药行业大数据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6(20).

[5]肖志辉.医药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

[6]赵晨.医药企业的改革与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6(10).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医药行业医疗卫生医药
浅谈医药行业管道布置和设计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传统医药类非遗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
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揭晓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