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造境 韵味深长 漫话新闻意境创造

2017-03-30 04:11王经
传播力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朝阳意境情境

文/王经

散文式新闻的出现,推动了整个新闻写作的改革,新闻写作由此而进入了语言艺术创作的轨道。注重新闻写作的表现技巧越来越受到新闻写作者的关注,尤其是意境创造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更是当代新闻写作的一大突破。

古典文论认为,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也是中国艺术最根本的特征。美学研究者提出,中国美学有“三根血脉”,即元气说、意象说和意境说。意境说是这三根血脉的最尖端,它研究的不是一般审美意象,而是特定的审美意象,它要求人们把虚实结合、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统一的“境”作为审美对象。这里的“境”不是具体的物象,而是一种“象外之象”,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在刹那间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终寓无限”的境界。意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中国的唐诗千古不衰,宋词历久弥新,除其表面特有的语言的韵律美之外,更吸引人的恐怕是其深层次所蕴含的独到的意境美。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简洁而琅琅上口的语言,表面上为我们画出了“寒江独钓”的具体物象,但真正感动人心,让我们回味和思索的并不在于此,而是“独钓寒江”画面之外的那种空旷、冷峻的情景,孤独、忧愤的心境,“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寂寞无奈的感伤。温庭筠的名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其中不写一个愁字,不话一份悲凉,而读后则让人心生愁苦,满怀凄凉,这正是语言之外的“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境为人们创造的审美效果。

从理论上看,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感而形成的能激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一种形象,但这种形象不是可视而是可感的,不是直观的而是含蓄的。它更靠近人的情感,是创作者发挥高度的形象思维的结果。实际上,意境就是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出现的超出作品字面含义的一种新景象,意境其实是为读者创造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特定形象,创作主体的形象思维和情感渗透到具体物象中,物象的蕴含就超出了本身的表层涵义而具有了特定的审美价值。比如生活中两棵并排站立的树,并不稀奇,但在《致橡树》中诗人舒婷把自己的爱情观念和审美取向寄托在木棉与橡树身上,两株树就化身成了忠贞爱情象征的审美意象。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意境的创造必须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它要求以客观真实的题材为基础,主题、情感都依附在真实材料之上,意境创造仅是借助于一定的表现技巧而形成的真实的艺术审美效果。

新闻意境是指新闻所描绘的事实与记者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深刻思想意蕴的生活画面,它能使受众在有限的事实中感受到更深刻、更丰富的“画外之音”,使之产生联想,受到启迪,获得审美享受。新闻意境创造常借助于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借助于比喻、比拟、象征等修辞艺术来完成。在实际写作中,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题材都能够用意境创造的方式来表现,只有那些富有生动的现场感、形象感、情趣感的新闻题材,才适合新闻意境的创造。

新闻意境主要有实境和情境两种形式:

实境是以真实具体的生活画面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新闻意境,它不是一般的场景描绘和气氛渲染,它必须有丰富的深刻思想底蕴,能引起受众的联想和想象。《中国青年报》曾刊载一篇新闻《朝阳溪在哭诉,还我清白》,导语这样写:“五六十年代的朝阳溪有着令人羡慕的好风景,溪水清明如镜,河里游鱼如织,岸上杨柳依依;如今的朝阳溪,昔日风采已荡然无存,溪水翻动道道黑波,发出阵阵恶臭。站在朝阳溪边,我仿佛听到它在哭诉:‘还我清白!’”这段文字表面上把朝阳溪的历史和现状作一个比较,告诉人们如今朝阳溪已被严重污染的事实,昭示着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主题。同时,作者巧用对比、拟人的手法,创造出一种令人回味和思索的意境。品味这段文字,读者心里会涌起一种遗憾、心痛、甚至是同情的情绪,恰如面对一个被污辱的少女的感觉,这就是新闻意境动人心魄的影响。再如“面对每年一万亿的工程建设资金,我们有责任给子孙后代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人民日报《该给子孙留下什么?》)。文字所形成的扣人心弦的震撼力,也是新闻意境让人联想后产生的效果。

情境是记者运用触景生情、托物寓意等手法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情境主要用来烘托新闻主题,感染受众。

“港督夫人仍能保持神色自若,一派处变不惊的大家风范;而陪同她的香港立法局首席议员邓莲如则哭得梨花带雨,伤心欲绝。她们走上飞机时,港督夫人没有挥手,只是回眸凄然一笑,其瘦长的身影消失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

这段描写创造出了一个典型的新闻情境,人物凄凉、哀婉、悲伤的心境在“夕阳西下”的映衬下得到充分的展现,读后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联想。

在很多新闻作品中结尾采用情境创造的方式,激发读者的情感,引起读者回味和思索,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同过去的每一天都一样,对措达·罗追来说,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太阳,明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牧人的生活,就像他手中的纺锤,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宁静,那样的淡远和安详。”《藏北人家》的这段结尾,把人带进了一种淡远、恬静、安详的自然生活,让人产生一种渴望、一种追求,而享受生活、享受自然的主题也因此而得到升华。

成功的新闻作品应该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的和谐统一。高度的思想性要求新闻作品具有深邃的主题,完美的艺术性要求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和谐统一其实就是要求新闻写作要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实际写作中,如果我们既能用新颖生动的事实来表达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主题,又能在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借助于艺术的创作技巧创造出意蕴深远的新闻意境,这样的作品应该会以其独特的审美效果为受众喜闻乐见,历久而犹有余香。

猜你喜欢
朝阳意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美是童年朝阳
迎朝阳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不许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