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青少年学生校外科普教育活动的研究探索

2017-04-01 21:50刘建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刘建荣

摘 要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后,青少年校外教育与科普实践活动应受到重视。校外科技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我国校外科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素质教育大背景之下,青少年校外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校外教育 科普实践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对于青少年科技教育,有着两个基本的途径。一是校内与各学科结合的科技教育渗透途径;一是校外各类科普教育提供的教育途径。世界上不少国家,包括一些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以及我国,更是通过提供各类社会的、不同领域的、校外的科技教育,创设优越的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普实践活动条件,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与创新的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活动氛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进步奠定未来的人才基础和贮存。

1我国校外科普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校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学校内教育系统的活动机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及其形成的活动结果。在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更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着学校校内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特有的优势包括有:

(1)校外科普教育机构有专职的教师、专业的活动室、有系统的活动内容、有规范的活动模式、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等诸多优势,开展科普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校外科普教育活动能给青少年提供更专业的、科学探究体验活动的平台,更为注重对学生对科学技术兴趣的培养,更能够实现面向所有学生基础上,发挥专业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强优势,对学生因材施教,强调每个个体自身不同水平的提升及努力钻研的科技方向,培养他们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我国校外科普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基础教育课改的这十年间,校外科普教育机构随着社会、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各种创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也经历了一次大变动。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师资匮乏,老一代科普教育者逐渐减员,新人补充不足;

(2)“应试教育”为学校教育的主流,科普教育的政策失去吸引力和优惠政策等限制,使得一些科技教育的传统项目,如:航模、无线电科普活动的生员不足;

(3)科普教师动力不足,对科普活动的自主策划与设计意识淡薄,组织能力与实施水平欠佳;

(4)科普教育氛围和条件不尽人意,远未形成重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社会土壤等问题。

基于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初步反思,目前校外科普教育工作者应从自身下手,增强内功,在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上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不违使命,发挥其在素质教育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

3校外科普教育活动的策划环节和要求

3.1科普教育活动主题的策划

鲜明的主题是整个活动的主脉,反映了活动的立意和宗旨,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可行性、先进性和社会性。主题立意是否新颖别致是由活动内容决定的,丰富而有趣的内容使主题清晰鲜活。忌主题标新立异而活动内容空洞无物。

校外科技知识性普及活动多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活动周期长,教师有系统的内容安排和较为成熟的活动模式,活动按照教师自己编撰的活动辅导纲目和辅导方案进行,主题明确而固定,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有教师的个性特征。如:“多肉植物的无土栽培活动”,“白色垃圾的微生物降解实验活动”,“试管花工艺制作活动”等。

3.2科普教育活动形式的策划

有了明确的主题,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才能完美的表达主题,完成活动的目标。活动形式可根据过往经验选择。根据科普活动开展的现实条件状态,其策划主要考虑的途径和要求包括有:

(1)前人采用过、或自己曾经采用的活动形式都是科普活动形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2)类似的主题,曾采用的活动方式如果当前的环境条件不具备,也不能选择;

(3)活动形式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本。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科技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关注我们的社会。

(4)活动形式要符合参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多种能力的培养。

3.3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的策划

明确了活动的主题和活动形式后,就要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并形成文字材料,以此做行动的依据,和活动后的考评资料。活动方案的设计是活动策划的精髓,它反映了设计者的理论水准和整体思路。清晰的思路能勾画出巧妙的构思,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一气呵成,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优秀的活动方案能使人体察到设计者灵动的脉络,是设计者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广大科普工作者可借鉴的最具价值的珍贵资料。

4科普教育活动的实施

4.1科普教育活动的部署实施

活动部署归纳为六步:

第一步:制定活动方案、安全预案、活动请款报告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经过修改审批完成。

第二步:通过互联网或电话、电传给各校下发活动会议通知,按期召开学校负责人和科技辅导员会议,部署活动安排及针对这次活动的辅导员培训。

第三步:第二步循环往复一至数次。对辅导员的培训是活动实施成功的关键,它关系到普及活动的数量和完成活动任务的质量。

由于目前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多是兼职,工作负担重,所以对辅导员的工作技术指导和精神与物质关怀至关重要。科技辅导员如期布置给学生,学生再反馈给辅导员。

第四步:科技辅导员将学生反馈带到校外科普活动部门,又将要求带给学生完成。

第五步:第四步循环往复一至数次。辅导员带学生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参加现场培训、讲座、参观、竞赛、展示等科普活动。

第六步:開展活动的总结评定工作。

4.2科普教育组织的协调准备

根据活动人数协调活动场地,场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安全性,还要考虑环境氛围与效果。如果是系列活动,还会涉及多个场地,现场布置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要协调。

根据活动内容与层次协调与会人员。如:培训、讲座要请教师或专家;参观、展示要有领队和讲解人员;现场竞赛活动要有裁判、评委,有社会影响的大型科普活动还要有领导、主持人、媒体记者。

4.3科普教育活动积累与总结

活动资料的整理和积累工作环节要十分重视地加以完成。如:活动通知、活动方案、活动培训资料、活动请款与安全预案、活动议程、活动签到簿、活动工作人员安排、活动照片录像、竞赛活动中参赛人员场次表、成绩册、评分标准、裁判评委现场评分表、媒体报道等各类资料的整理和整理积累,所有与科普活动相关的原始文件资料、成果作品等,应分门别类、按类归档,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建立科普教育资料档案,越全面、越详细则越好,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素材,为科普活动总结做好铺垫。

5结语

综上所述,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重要补充,校外科普教育是在学校教育课程之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校外科普教育的活动,是社会、学生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重在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因此,相关的科普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肩负起科技传播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菊荣.基于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思考与探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6):00021.

[2] 季民卿.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科技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发现:教育版,2016(5).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