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讨

2017-04-01 09:25陶新荣胡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高校学生

陶新荣 胡雯

摘 要 本文首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予以探讨,以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为实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由于学生思想贯穿于整体生涯规划,若要快速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则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予以高度重视。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现状

1.1经济与社会发展

基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形成的背景下,社会组织格局、经济成分和思维方式均存在明显改变。高校学生若要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则应与社会成员相同步,通过对时代的适应,促进自身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的提升。然而,实际情况却与预计存在偏差,多元化思想的碰撞,导致思想矛盾错综复杂,尤其针对市场经济调节的环境下,人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主义等思想倾向,甚至部分高校学生因金钱观念的存在,致使奋斗精神与责任意识不断缩减,严重增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压力。

1.2西方文化渗透

现代社会开放性特点的存在,促使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意识结构呈现相互对立的局面,在国内外文化和科技交流合作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介于较为开放的环境。其中西方文化敌对势力多集中于军事、科技等层面,利用多角度思想渗透,使我国面临着“分化”、“西化”的局面。从本质上思考,各国间思想政治竞争往往通过科学技术、经济实力得以展现。由此可知,强化思政政治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其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意识结构的拥护,还可抵抗外来文化的有效手段,更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考验。

1.3知识时代

知识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原因在于:知识时代将知识和智慧作为价值观的体现,从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表达、内涵展现中面临严峻考验。从整体上来看,知识经济主要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对思政作予以转变,加之受到思政工作条件的制约,基于思政评价体系背景下,促使全社会评价标准发生变革的同时,对思政工作的开展提出新标准。

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讨

2.1强化思政工作的意义

学校以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界定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若要贯彻落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优势,则应对自身教学模式、教育理念予以转变,通过对思政工作意义的强化,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加强设备投入,其中高校应在思政体系制定阶段,以学校发展、学生特点为前提,结合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现状,切忌不可对旧制度实施盲目沿用。除此,高校管理者应逐步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通过教师对自身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定位,使其为学生构建精准化人生观、价值导向,并结合思想、政治观点的融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政意识;教师利用自主学习、不断努力的方式,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通过对马列主义的武装,坚定立场,有助于自身思想觉悟的提升。

2.2关注媒体价值

科技水平的进步,推进新媒体领域发展,其中社会主体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媒体实现大众思政教育,而高校通过对大众传媒“扬声器”的运用,结合公众问题、社会热点和学生建立沟通机制,有效缩进师生间空间界限,具体措施可从以下两点入手:首先,自主构建校园网站或公众号,开设思政教育板块,为学生提供探讨、交流一体化马列主义学习平台。同时,思政教师也可在平台上对思政教育的意义予以宣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对于思政教师而言,微博或微信群的开设,结合日常行为活动,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3营造校园文化

由于学生的发展和校园文化营造有着密切关联,其中校园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核心场所,因此,教学楼与植物的协调布置,能够为校园文化的营造奠定有利基础。总而言之,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思想观念予以熏陶,使其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目前,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均以创建学生会和社团,而思政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其有效运用,合理构建思政教育平台,例如:社团成员间相互督促,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等,使能够在同龄人基础上实现思想共鸣;宿舍评比活动的开展,拉近宿友间距离,提升其集体荣誉感。除此之外,思政教师还应对教育评价体系予以优化,因传统评价体系仅注重结果的展现,而忽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对此,思政教师应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级体系予以转变,即利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双向融合的形式,以學生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展,应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综合学生不足与优势,认真做好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战略思想。

3结束语

为了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通过对学生信念与理想的强化,使其认识到自身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时,高校应全面加大“中国梦”宣传力度,融合学生思想观念与发展特点,利用对其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意识的增强,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究,维持高校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任立华.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讨[J].时代教育,2015(9):96-96.

[2] 胡阿刚.关于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8):82-83.

[3] 任婷婷.新时期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2016(11):228-22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