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思品课堂

2017-04-01 16:21郑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

郑杰

摘 要 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品思维能力,使课堂焕发出一种新的生机。

关键词 多媒体 降低难度 提升效果 恰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思品课是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是小学思品课的主要任务,但往往在现实教学中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教学方法等易于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举步维艰,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标准要求思品课逐步走向生活化,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如何激活这些素材,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多媒體教育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以及动感、技巧,生动、直观、及时、准确地传递着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突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模式,拓宽教与学的思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活实践,从而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下面我根据平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点滴经验谈几点体会。

1利用多媒体可降低教学难度

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贯穿了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整个阶段。说穿了道白了,它离不开 “德育” 两个字。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了解并努力养成各种好的习惯和品质。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如果照本宣科,则会大大削弱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简单的说教也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现有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尽管如此,教材毕竟还是有它的局限性,无法产生声音和画面,引发学生的情感波动。所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可以降低此教学难度,如何实施呢?

(1)再现真实情景。任何一本教材,它总是通过文字和为数不多的画面来展现情境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把文字这种抽象表现形式转换成自己脑海中的感性画面,无疑是有很大难度的。即便是课文中的几幅有限的插图,也很难再学生脑海中形成立体直观的印象。比如,在教学《我爱祖国山和水》一课时,课始师问:同学们,你们爱祖国的山和水吗?不出所料:“爱!”“为什么爱?爱她哪里?”学生哑口无言。似乎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这只是一道“问答题”,而非“体验题”。但是,我们这们学科,要想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体验。“为什么爱?”只有美的东西才让人爱。让学生体验到祖国的美,就是我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这堂课才算是成功的。我课前收集了各种图片、视频片段,精心制作课件,给同学们来了一次深入直观的体验。首先,我寻了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子地图,把它做成ppt课件,利用ppt里的触发器和超链接完成交互式教学。比如点“湖北省”的位置,则出现武当奇景、神农架等有名景点,还有“三国故地”等人文遗产。学生说到哪里,我就点击到哪里。新疆的哈密瓜、葡萄,海南的荔枝、椰子,北方的鸭梨、苹果,使学生感知祖国物产丰富;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源远流长的长江与黄河、神奇秀丽的黄山和日月潭,使学生感知祖国江山美丽多娇。至此,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2)缩短时空距离。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但这些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材中的照片、画面难以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受辱的那种情感,所以此时播放一些圆明圆被焚烧、中国国宝被掳夺、南京大屠杀等课件,可缩短时空距离,增强学生的真实感,易激起学生的愤慨,体会那时民众心中的悲愤心情。

(3)化抽象为形象。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脑子里无法形成印象,当然进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维活动也很难活跃,因此,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如教学《规则在哪里》一课时,“规则”这个概念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理解这个概念成为本课教学难点之一。然而,利用多媒体教学,难点瞬间不再难。教学时我先出示圆规画圆的动画,画大圆、画小圆、画各种圆组成的精美图形……接着问同学们如何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呢?同学们很容易就明白:以一点为圆心,一定距离为半径即可画圆。是的,要想画好圆,圆规的那一点可不能动。在生活中,这一点就是“规则”。接着我结合教材中的画面制作课件,如马路上的规则、学校里的规则、商店里的规则等,变静止为动态,帮助学生认识规则一词的含义,这样使学生对规则的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强化了对规则的理解和体验。

2运用多媒体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练习部分是“导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时间和课时的限制,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如果借助电教手段则可以克服这些方面的不足:既可以节省课堂上的练习时间,又能使所教授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在教学实践阶段,要让学生把从真实的生活中看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带进课堂,结合教师准备的练习画面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这个阶段,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一些超越时空界限的事例展现给学生,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以教导行的目的。我在讲授《我也想当升旗手》一课时,课前先放了一段录像片:天安门前,我国心脏之处,华灯渐息,国旗升旗手正在紧张、认真地工作,迎着初升的朝阳,万众瞩目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国旗缓缓升起,让学生感受成为一名国旗升旗手的光荣。然后再放一段本校学生升国旗时的录像片,让学生感受身边同学作为升旗手的自豪。从而使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扎下根。至此,再进行课堂教学水到渠成,同时也让课堂不拘泥于课本,延展了课堂的时空范围,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可强化教学主题

多媒体教学新鲜、活泼,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和情感共鸣。如《节约用水》,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們必须节约用水。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中适当地穿插一两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爱的阳光下》一课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黎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在学习《我的家庭》时,我播放了《吉祥三宝》、《母亲》、《让爱永驻我家》,让学生为之心动,产生共鸣,更能加深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推动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适度使用多媒体,切记物极必反,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最需要的地方适量运用多媒体。过于追求声像效果,容易唤起学生的过多无意注意。多媒体集声、像、色、光为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运用和设计时,又往往使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与动画效果时忽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注意力的最终落点不在教材,而在媒体。过多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注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学生没时间看教材,削弱了学生思索和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的训练。因此,整节课不能让多媒体唱“主角”,它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能成为教学的全部。

实践表明,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适时、适量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使深奥的理论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断为连续,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观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真是一味起“鲜”的调料,如果我们能合理运用,那我们献给孩子们的,定是一餐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 陈聪抟.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简论[J].教育评论,1997年02期.

[2] 叶国胜.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6期.

[3] 易卫忠.在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时机[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年02期.

[4] 张良军.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21期.

猜你喜欢
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基于Android 多媒体管理系统的研究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