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汽车研究院转型升级研究

2017-04-01 16:46董炜林哲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新常态

董炜 林哲珣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也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要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立自主完善的汽车研发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讲话精神及中央“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根本要求,中国汽车研究院需积极追求从“跟随”到“引领”的重大转型。文章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汽车研究院转型的必要性,从重视市场需求、聚焦新能源产品研发、建立全球研发体系以及提高专利申请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汽车研究院转型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汽车研究院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呈现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产业结构向高端水平迈进、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向创新驱动转换等特点。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也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汽车产销增幅放缓,行业间的渗透和竞争加剧,新能源、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汽车集团的技术管理部门和研发体系的枢纽,汽车研究院负责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具体实施重大的研发工作。在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进行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对汽车研究院的追求从“跟随”到“引领”的重大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下文安排如下:首先对经济新常态下汽车研究院转型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提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汽车研究院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最后总结结论。

2经济新常态下汽车研究院转型必要性分析

2.1消费者对高品质车型需求越来越强烈

据国家发改综合司、品牌联盟旗下影响力品牌(r)平台及尼尔森等多家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中国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发展到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新的消费主体、更多样的消费需求和更强的消费能力,令高品质消费成为中国消费品市场未来最大的机遇。

中国汽车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中国正从初级消费市场向成熟级市场转变。但在消费升级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的今天,具有独特功能的高品质车型才能在高端化的道路上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的各个汽车细分市场都有更多的高品质车型进入。汽车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主动,汽车研究院必须积极追求从“跟随”到“引领”的重大转型。

2.2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节能减排、应对大气变化,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严格整车油耗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欧美国家和日本纷纷设定2030年目标,并以每年4.4%、4.5%、3.9%的速度严格油耗排放法规;我国也设定了2020年目标,并以每年5.5%的速度降低总体排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李克强总理批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在國家“十三五”规划中,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将通过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建设统一标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方式来推广新能源汽车。截止至2016年12月,我国共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共59项,包括了推广、行业规范、充电基础设施、电池综合利用等政策。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将达到500万辆。而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50.7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1.8%,保有量突破100万辆,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

目前,广汽传祺、北汽、上汽、江淮、吉利、比亚迪等汽车企业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下大力气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世界各国企业都处于摸索阶段,各汽车研究院若想实现构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究院目标,在新能源领域激烈竞争市场中占据主动位置,则需积极追求从“跟随”到“引领”的重大转型。

2.3汽车企业改造升级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等多个场合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正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要赶超核心技术。未来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新常态。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两个重要内容就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这将成为汽车产业推进产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和方向。在此背景下,汽车研究院的转型升级将有助于汽车产业传略转型目标的实现。

3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汽车研究院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3.1以集成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引领智能和网联技术潮流

随着智能化、联网化汽车的快速兴起,围绕人机交互、传感器、移动终端、大数据、车联网技术、安全技术、V2V(vehicle-to-vehicle)通讯技术、无人驾驶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发展趋势逐渐明朗,集成性大创新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主流创新领域。

(1)汽车研究院应以全球性和集成性视野整合国际国内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合作,面向全球引进高端智力资源、搭建更高层次的创新平台以推进自主研发,积极展开研发、人才和信息的交流。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多元化方式增强创新研发技术,依托广汽完整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试制、试验等方面的能力。

(2)加大研发支出。研究院研发支出与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排名第一的大众汽车以136.12亿欧元位居榜首。要提高研究院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3)大幅提高有效专利申请项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中国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作为汽车研究院的员工,不仅仅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解决技术攻关问题,更重要的是走在产品开发前面争取前瞻性技术的突破,汽车研究院可考虑将专利申请纳入绩效考核中。

3.2合理超前布局、将自主品牌打造为拉动企业发展的主引擎

(1)在产品规划和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汽车研究院坚持遵循由“市场到市场”的原则,通过各种轻松而富有创意的分享方式收集新生代对未来出行方式的畅想、建议,洞察35年的用户需求,为未来汽车研究院的自主品牌产品布局及车型开发提供新视野。并以创新的方式和渠道倾听销售经理及用户声音,深入研究用户亟需解决的痛点,为真正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提供支撑依据,持续保证汽车研究院的产品开发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最终打造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明星产品。

(2)面向全球汽车市场加快新产品开发。以自主品牌企业为核心,顺应国内外汽车市场需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热销车型。把握当前国内SUV车型高速增长的机遇,以SUV车型为新车型开发向导,加快SUV车型的开发速度。在积极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面向南美、西亚、非洲等相对欠发达地区开发有针对性的传统燃油汽车产品,面向重视环保的欧美发达国家积极推介新能源汽车产品,积极实施自主品牌“走出去”战略。

3.3构建全产业链为方向,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

(1)要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攻关。汽车研究院应与国内外重点专业高校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协同研发,打造高层次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尤其在高质量电控、电机、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等方面加强攻关。

(2)要借助新能源汽车创业大项目的引领作用。大项目具有广泛而深入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研究院应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大项目的立项和项目运作,增强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3)以構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为方向完善研发体系。加快与插电式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供电设施和网络平台的开发,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以充电桩均价2万元/个,充电站300万元/座计,未来六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直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40亿元。还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如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那么汽车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将是产业链上的大环节。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国内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大约5万吨,到2020年报废量可能达到12-17万吨。

4结论

本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综合考虑我国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市场、消费趋势、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因素,对我国汽车研究院追求从“跟随”到“引领”转型升级必要性、转型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我国汽车研究院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为相关的行为主体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与肖俊涛, 新常态下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01):第123-125,137.

[2] 王莉, 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J].科学管理研究,2016(05):第48-52页.

[3] 着力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展望[J].科技导报,2016(06): 第1-2页.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新常态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