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与措施探讨

2017-04-01 16:48刘香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措施发展

刘香凝

摘 要 事业单位的实质可理解为社会服务型组织,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正因为其与民族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于能在这等具有特殊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选拔是极其严苛的。但目前来看选择事业单位选拔考试的招聘者依然络绎不绝,而公开招聘便是选拔的第一步,它是面向全社会的,所以它必须要全方位的对招聘者进行考察,以筛选出最适合该工作的综合实力最强者,因此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便显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而公开招聘相较于传统事业单位招聘制度虽然更加公平客观,且优化了人力资源的调配,但依然具有体系、规范不健全等等问题。因此我们许多事业单位的资深工作者与专家都对目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与回应措施进行探讨,而这对于实践趋势与理论发展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更深一步的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与措施的探究是必不可缺的。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 招聘问题 措施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形态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旧事业单位选拔人事制度操作不严谨、靠关系走后门、暗箱操作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选拔体系早已落后、弊病尽显,根本不能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对于所需人才的选拔,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社会服务系统不仅要跟随着民族政经的发展而完善,同时也为更加的貼近人民生活,以求达到更加精益求精、服务更好、质量更高的服务。而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系统的直接存在形式,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也就肩负了更加巨大的责任与目标,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而且该工作能力必须是优秀、翘楚的,所以于2005年我国人事部为事业单位颁发了新的选拔规定制度,那便是公开招聘制度。它在某一程度上有点相似于我国过古代的科举制度“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因此它增强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信度与效度、更大力度的展现了公平公正、有利于择优、提高群众公信力的同时也由于其发展年限较短而尚未成熟,选拔系统也未完善,所以出现了一些新的弊端。而对这些弊病的清除与改善对于我国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配置是极其重要的。

1事业单位与公开招聘

1.1事业单位

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受命于政府与党委的领导,设置党组或者党委会,在我国事业单位中隶属与一级国家机关编制,党的事业单位就是协会和社区,及其下属机构。以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的表现形式,以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实质就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相较于企业单位而言,事业单位有下面几点特质:首先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次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是以国家财政及其它社会企业及个人投入为主是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的。所以普通事业单位从拨款角度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从性质来说可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普通事业单位。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招考。通常所谓的事业单位通常是以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二级局也为事业单位。

1.2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

事业单位的最大功能就是它的整个工作体系的运作,为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及百姓日常的运作提供了保障,所以它有别于其它性质的工作单位就是因为具有以下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事业产品其基本功能与存在的最大意义。通常为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运行及百姓生活起居的工作系统,如: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内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有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1.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公开招聘是指单位向单位内外的人员公开宣布招聘计划,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择优录用合格的人员担任企业内部岗位的过程。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较于其它工作性质的单位而言,他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实施的主要环节也是“入门资格”。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它的主要工作工作人员都为专业人才而组构的,以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发达文化知识尽力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的服务为目的,具其服务性、公益性、知识密集性等功能特点。虽然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域并不是从事物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但它具有政经的重要指导方向以及是上层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其在科技文化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2目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1问题现状

虽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是面向全社会的,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也正因为它的公开选拔而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1)就业严峻:这主要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首先当今国家经济体系的改革、企业单位、非事业性单位的改革,导致就业压力不断移向事业单位,其次由于我国受高等教育呈现出普遍大众化,而且高等教育结构有违于社会岗位的需求,从而导致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而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相较而言是稳定、且受传统观念,认为有面子等心理,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成为即公务员考试的又一竞争热点,据相关统计报告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报名者高达两千多万万,而聘用者只有一百多万,比例高达9:1。而且竞争力巨大的条件下,导致很多人铤而走险找关系,托人脉等现象依然产生。

(2)考试设置存在不合理:因为事业单位工作类型复杂多样、且工作人员分配工作较为繁杂,因此在公开招聘考试就面临复杂的考试设置情况。首先是报考资格设置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报考标准而且不全面,考试科目设置不完善,不能够全面的考察到所选的应试者是否真的最适合该岗位;而且在考试题目的设置上,由于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制度尚未成熟,所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设置试题规范与要求,有一些单位甚至是自行人员去设置,这就导致笔试选拔的题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严谨的问题,而且由于岗位的偏重点并不一样,所以导致有一部分的试题其实并不能够发挥其选拔功能。

(3)性别、地区歧视:虽然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但却没有严格条件与规范框架,所以在某些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中对于性别的选择是不公平的,而且对于某些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而言,没有报考者,而发达地区却出现前拥后挤的局面,竞争者与就业岗位需求甚至达到120:1的现象。

(4)考试种类单一,体现不出综合实力: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主要是由笔试与面试而组成。虽然可在相应程度上反映出应试者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素质,但这不能真正的体现应试者的综合实力,因为有些科目与面试问题的设置极有可能是为一些“关系户”开了后门的。另一方面就是单位性质的不同,它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知识肯定也有所不同,所以用一概而论的招聘方式来对待,是极其不合理的,例如实际操作的工作岗位,他更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而非“纸上谈兵”者。

(5)面试模式单一,考官水平不一:如果说笔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面试就是“真枪实弹”的实战,面试作为笔试选拔后的连接环节,也是选拔者极其重视的第二道难关。面试作为选拔最为关键的一步,对于它研究探讨也是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的。目前面试问题只有情境下、行为上、思想斗争等类型,面试形式就较为单一,而且它的测评要素是固定的,所以有些考生及相关考试专家通过反复研究后甚至可得到标准的回答模式与规律,这也是面试辅导班为何存在的意义;而且面试者并非全是该岗位的资深工作者与专家通过严谨合理的探讨而得,相当一部分是工作单位自己随意应付的,所以这极大的降低了面试的效度与信度。

3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的回应措施

3.1考试制度的完善

对于考试制度所造成的相关弊病我们已经进行了探讨,所以对于完善的措施,首先要对症下药,根据往年考试实践做出相应的考试标准与规范制度,严格把握出题者的奖惩制度,以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其次除了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外,不同的工作岗位更要依据单位的工作偏重点为出题中心,增强专业性。而且同时由于社会形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也要对试题的创新与合理设计做出相应的研究,根据本地区、该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最为合适自己本单位的招聘考试试题,以适应事业单位对于人才选拔的需要以及社会的需要。

3.2面试考官能力的提高以及模式的多样

由于面试主考官对于整个面试起着一两拨千金的波澜作用,因此对于考官的资格与能力也要有嚴格的规定标准,不能存在临时组队,短暂培训就拔人上岗的现象。而且对于考官的培训也是要一套科学、系统的完整体系,以使面试考官真正的达到可以选拔优秀工作者的能力与素质;其次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不同事物,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其选拔功能的,因此不同的事业单位面试也要根据其工作重点设计出合理有力的面试考试,强调操作能力的,得考察实际操作;强调思维运作的,得考察情景反应。

3.3问责机制的完善

监督与运作是相辅相成的,运作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运作的保障,因此对于整个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环节,要想真正杜绝相关问题的产生,必须要完善问责机制。从开始的招聘计划到最后的录取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设置相应的监督体系,对于有违制度规范者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惩罚,以做到追根究底,问责到底为工作宗旨。

3.4单位招聘的设计

由于地区的不同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从而造成的“粥多僧少”与“廖无人烟”的局面,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招聘也应该灵活设计招聘计划,如参加偏远地区事业单位的考试选拔可以设计相应的鼓励、奖励的福利;对于发达地区的选拔可以提高合理的选拔条件,以达到部分参加的考试者由于其能力限制而望而却步,从而呆呆促进偏远贫困事业单位人才的招揽。

总而言之,在人才竞争的新世纪,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主要的人才聚集地之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所以它对于人才的选拔制度只会越来越成熟,体系只会越来完善。但就目前而言,公开招聘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尽管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也还是不能满足人才选拔的多元性及复杂性。所以更要力图追求更加科学的制度规则,升级优化招聘测试,健全完善全面招聘监督体系,创造出更合适的招聘制度,达到更高层次的透明度与信息公开度,以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措施发展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