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围护期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7-04-01 14:36蒙海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置管重症导管

蒙海英

(南海舰队第187医院,海南 海口 571159)

PICC围护期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蒙海英

(南海舰队第187医院,海南 海口 571159)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中PICC置管的临床护理效果,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科收治使用PICC导管重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在PICC围护期内给予有效护理干预,预防PICC导管引起各种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对PICC置管期间护理满意10例,非常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率为90%。结论给予使用PICC导管重症患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促使PICC留置时间延长,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重症患者;PICC导管;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科收治使用PICC导管重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年龄78~90岁,平均年龄(82±1.2)岁;女13例,年龄75~82岁,平均年龄(80.5±1.4)岁。我院收治行PICC导管的重症患者、自愿并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为本次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肝肾脏疾病患者为本次排除研究对象范围。两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置管前宣教

对患者血管进行正确评估[1]。很多患者之置管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置管顺利开展。为此,护士需要向患者仔细讲解置管重要性、作用以及具体注意事项,告知患者PICC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很高,消除患者的担心,提高患者配合度。

1.2.2 置管中护理

(1)正确选择导管:导管的选择非常关键和重要,一般情况下主要选取4Fr导管(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该管不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血栓,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2]。(2)正确选择置管静脉:在选择置管静脉过程中,贵要静脉为首选,主要是因为该静脉管径粗且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头部到位最短且最直的途径。若该静脉置管不成功,则可考虑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3]。(3)确保无菌操作:置管护士掌握技术要点,具备经验丰富、确保无菌操作,在PICC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之后铺巾,当置管成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约10 cm,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消毒3遍,接着再使用透明敷料对导管进行覆盖(除连接器以外),并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约24 h,每间隔24 h对敷料更换1次,更换过程中确保无菌。

1.2.3 置管后护理

(1)固定导管:以“S”形对导管进行有效固定,在连接器处位置主要采用蝶形交叉方式,透明敷料上端和下端采用脱敏胶布进行加固加牢,避免患者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发生敷料卷起现象。(2)正确封管:在封管的时候,使用20 mL注射器,抽吸2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冲管的时候使用脉冲方式,剩余约0.5~1 mL的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封管,以便达到与瞬间产生压力进行对抗的目的。最后再使用5 mL肝素盐水进行正确封管,避免血液回流现象的发生,防止导管发生堵塞。(3)注意观察:观察患者在穿刺完成的48 h内,是否出现渗血现象;患者静脉走向是否出现疼痛及红肿等现象。若患者出现高热及寒战等现象的时候,考虑发生败血症(排除其它系统感染后),此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4)做好导管宣教:由于PICC置管需要留置较长的时间,此时,护士告知患者导管的各种注意事项,做好防范意识。

1.2.4 PICC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1)静脉炎:对于PICC置管来说静脉炎为最主要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机械性或者化学性损伤来导致的,患者穿刺后2~3天皮肤会出现红肿以及疼痛现象,为此,在PICC置管过程当中,需要正确选用管材,并对局部进行湿敷,避免机械性损伤的出现。消毒完毕后在进行刺管,避免消毒液留入体内造成化学性损伤。(2)穿刺部位渗血:凝血功能异常、穿刺方法不正确、压迫时间短等都会导致穿刺部位渗血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做好各项基本检查之后在进行穿刺,暂时停止使用抗凝药物,穿刺后应对穿刺持续按压5~10 min,同时尽量不采用直刺以及穿刺侧活动量。(3)接触性皮炎:对于过敏性体质患者来说,接触性皮炎发生率较高,大多数发生在四周皮肤及穿刺部位,患者经常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以及刺痒等症状,严重患者甚至出现水疱、破溃等。为此,对于抗过敏药物及激素药物应该要谨慎使用。患者禁止抓挠,经常消毒,消毒过后再擦抹药物。(4)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移位、弯折、冲洗方法不正确等都是导致其堵塞的主要原因。当患者出院后,叮嘱其按时到医院冲管以及换药。

1.3 效果评价

分析围护期内给予使用PICC导管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后并发症率、患者对置管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详细记录有关数据。

2 结 果

在围护期内,给予30例使用PICC导管重症患者护理干预后,一次性置管成功29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7%;置管后出现并发症1例,并发症率为3.3%。所有患者均为治疗结束后才拔管;30例患者对PICC置管期间护理满意10例,非常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率为90%。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围护期内,30例重症患者使用PICC导管护理干预后,所有均为治疗结束后才拔管。结果提示:使用PICC导管重症患者来说,在围护期内给予护理干预,有效的延长了PICC导管的留置实践,并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率,二者均达到了90%以上。此外,还可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置管后的并发症率。

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PICC的维护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临床中应重视并加强PICC导管的护理工作,将PICC导管置管后极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1] 杨法敏.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21(01):177-179.

[2] 张文静,罗金香,李进娥,等.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6,25(08):625-627.

[3] 彭 昕,闻 曲,姚巧莉.PICC尖端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6,21(12):1134-1137.

R654.5

B

ISSN.2096-2479.2017.50.39.02

张 钰

猜你喜欢
置管重症导管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