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术后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2017-04-01 14:36季星艳顾宇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亲密关系电解质胶质瘤

季星艳,顾宇丹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脑胶质瘤术后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季星艳,顾宇丹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观察并研究脑胶质瘤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对采取积极行为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观察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

脑胶质瘤;手术;护理要点;生活质量;希望水平

脑胶质瘤指的是发生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颅内肿瘤中高达58.6%,手术是治疗的最基本手段[1],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观察并研究脑胶质瘤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笔者选取78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MRI诊断、术后病理证实,符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肿瘤组制订的《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并排除心肺肾功能严重障碍、动脉瘤、血管炎、血管畸形、恶性肿瘤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患者。

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4.38±6.43)岁;病理类型:胶质母细胞瘤20例,星形细胞瘤11例,少枝胶质瘤8例;病灶部位:额颞叶22例,额顶叶10例,颞顶叶7例。研究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4.36±6.40)岁;病理类型:胶质母细胞瘤21例,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胶质瘤8例;病灶部位:额颞叶21例,额顶叶11例,颞顶叶7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病灶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1)发热:术后患者易出现高热,且患者的体温易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38.5℃时不采取措施,体温≥38.5℃时,先给予酒精擦浴和全身冰敷进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同时及时补充水电解质,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应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辅以物理降温,避免脑缺氧和脑水肿。(2)颅内压升高:术后为清醒患者须给予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清醒患者可给予头高脚低位以促进颅内静脉的回流,同时给予患者2~3 L/min的吸氧,必要时给予患者甘露醇和速尿等药物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密切监测和记录相关指标,避免电解质紊乱。(3)癫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过程中牵拉脑叶及术后电解质的紊乱,均会引发癫痫,一旦发病,须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和舌后坠,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同时给予患者10 mg地西泮肌注、20~30 mg地西泮静滴和吸氧,预防脑水肿和脑缺氧。(4)电解质紊乱:手术中损伤下丘脑、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术后脱水剂的使用,均会引起电解质的紊乱,术后24 h密切观察和记录出入量,术后一周内每12 h检测1次电解质和尿密度的变化,并根据检测结果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以静脉滴注为主、口服为辅纠正电解质紊乱。(5)排便困难:手术的应激反应及术后的长期卧床,易出现排便困难,护理人员每天按时对患者进行顺时针的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等缓泻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

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3]对患者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供能进行评估,得分的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应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4]评估患者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对采取积极行为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等方面的希望水平,得分的高低与患者希望水平高低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

参照组护理后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的评分分别为(71.41±3.74)分、(71.18±7.40)分、(68.97±7.11)分和(71.37±7.25)分;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的评分分别为(87.35±3.91)分、(83.14±6.47)分、(76.47±4.21)分和(82.43±6.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希望水平

参照组护理后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对采取积极行为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评分分别为(10.28±1.77)分、(10.81±1.49)分和(11.93±1.20)分;研究组护理后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对采取积极行为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评分分别为(12.25±1.14)分、(12.32±1.16)分和(13.57±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胶质瘤是浸润性生长于神经外胚层的原发性肿瘤,与脑组织的界限不清楚,具有病发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尽可能切除病灶组织、减少脑部功能障碍是手术治疗的原则[5]。但肿瘤部位特殊、肿瘤的增殖性和侵袭性,手术多无法完全切除,术后易并发高热、颅内压升高、癫痫、电解质紊乱和排便困难等[6],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低,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而“三分手术,七分护理”,术后针对以往的护理经验,给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对采取积极行为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观察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

[1] 吕东阳,阎 英.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老年人恶性胶质瘤的护理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11):1392-1395.

[2] 徐 勤,刘澍雨,彭 果,等.家庭延续护理对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压疮及护理满意度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3):163-166.

[3] 郑 艳.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89-91,120.

[4] 周丽红.人文护理对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3):497-498.

[5] 陈 武,董 辉,周志中.显微手术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及对脑脊液AVP、OT、β-EP、TNF-α水平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7,15(1):53-55.

[6] 闫 珊,徐善才.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5):352-354.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50.151.02

张 钰

张剑影

猜你喜欢
亲密关系电解质胶质瘤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