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体会

2017-04-01 14:36娇,黄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车祸障碍心理

彭 娇,黄 萍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重庆 400037)

一例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体会

彭 娇,黄 萍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重庆 400037)

目的报告一例车祸伤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有效的。方法采用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和临床症状早期筛查,初步评估患者是否有创伤后应激相关障碍,尽早采取措施干预。结果早期诊断和干预能加快患者恢复,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帮助患者减少住院时间,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结论重大车祸创伤后应激障碍通过早期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减轻心理负面影响,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快速康复。

创伤后应激障碍;车祸伤;护理对策

创伤过后应激型障碍(简称即PTSD)即个人经历、或是遭受单个或是数个牵涉到自己或是旁人发生死亡,或是被死亡所危害,或是重型伤害,或是身体健全性被破坏过后,引起的个人延缓发生同长时间潜藏的精神型障碍。PTSD相关的中心症状包含有:躲避同麻木相关症状、创伤型二次体验症状、警觉型提升症状,创伤性体验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有驱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梦中反复再现创伤情景,痛苦梦境。躲避同麻木在创伤事故以后患者对创伤相应的刺激有长时间的躲避。躲避的对象就有相似的情景同场合,相关的感觉、话题等,患者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有关的交谈。连续型焦躁同警觉层次上升体现为自觉型极高警觉状况,比如无法入睡、极易被惊醒、做事无法集中等,且时常伴随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气短等。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2岁,初中文化,家庭主妇,因骑摩托车正面于货车相撞,入院时患者骨盆骨折,左侧股骨干骨折,右侧踝关节骨折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入院后患者表情淡漠,不言语,拒绝交流,睡眠差,警觉性提高。

2 护理相应的体会

2.1 尽快诊治,尽早治疗

患者于车祸受伤过后不单应注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伤后出现了神志,表情,行为,语言,睡眠的异常的表现,采用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评分为55分,患者也有较明显的PTSD症状,我们判断患者可能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借助触碰身体,轻柔的动作,亲和的语言或是眼神的触碰,对患者予以抚慰,全方位开导以平稳患者自身的情绪。

2.2 生活护理

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早期患者因表情紧张,动作紊乱,在给患者翻身时患者因紧张将留置针拔出,在患者进行住院这一过程内产生的紧急事故要立即、正确地加以解决,维持镇静,科学处理,还要预见性的处理问题,如翻身时可以先告诉做什么的原因为什么要这么做取得同意后并握住患者的手。

2.3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联性

医护人员应凭借爱心以收获患者自身的信任,辅助患者提升对自身同外界事宜的了解,激起患者自身的兴趣、喜好,再次评测创伤过程,提升对自己同旁人加以信任的信心同对外界环境的信任感,以消除患者自身的孤独感同被动躲避,医生护士可以跟患者交流治疗方案,增强患者能够痊愈的自信心,加入到治疗中来,不再是被动的接受。

2.4 放松训练

鼓励患者适当的心理宣泄,指导患者有意识的进行深呼吸,感受进行呼吸期间的声响同身体逐步放松的体会,2~3次/d,单次5~10 min借助音乐这一治疗方式,舒缓交感神经相应的过量紧绷,促使其情绪恢复镇定,减弱压力效应,让积极向上这一情绪得以增强,负面的情绪得以消除,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注重倾听患者的叙述,同时,激励患者借助适宜的方法发泄自身的负性情绪,可以于住院区域寻找成功康复的病友进行交谈。增强病症能够痊愈这一想法,提升其对于恢复的自信心。初始时期:于不阻碍到治护这一前提之下,扶持患者大声哭闹,对其倾诉不应斥责同否定,而应激励、抚慰,终末时期:降低语言予以的宽慰,终末时期降低语言予以的宽慰,增强患者本身的角色,让其准确形成伤害痊愈以后对自身同家庭相应的责任意识。

2.5 注重对患者自身的心理状况实施观测,亲属心理的改变,提升心理方面的护理

病期的逐步增加,使得患者极有可能发生失去自信心、形成孤独感这类状况,进而发生焦躁,抑郁,无法入睡,抵抗治疗等,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跟医生和自己的团队沟通,一起激励患者二次构建自信心,减弱患者自身的疼痛感同负面刺激,平稳心绪,每次实施换置药品同复诊期间均要告知患者创口状况,骨折愈合这一手术的恢复状况,适当地引导患者开展功能方面的训练。家属的支持对患者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应谅解、注重、抚慰、理解亲属,换位思考地为亲属考虑,尽可能地予以部分无偿型服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取得家属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也非常重要,本例患者家境平寒,根据相关规定患者申请的道路救援基金,极大的减少了家属和病人的压力,在受伤后患者一直觉得给家里增加的负担,从而可以看出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2.6 药物治疗

疼痛贯穿整个病程,它可引起和加重应激反应,引起更多的神经内部内分泌效应,其即一类极强且长时间的应激源,极大地阻碍到患者,引发患者自身的焦躁、激动、抑郁一类负面反应,合理使用止痛药,按阶梯镇痛治疗,合理使用镇静安眠的药物也是很有必要的。

2.7 注重对受伤同并发症予以护理

于注重重型受伤患者本身的精神状态期间,更应注重对受伤的部分实施护理同并发症的出现,严密观察疾病状况的改变,引导患者多喝水,多进食饱含纤维素同蛋白质、极易消化的一类食品,营养科室所汇编的营养饮食定时服用,指导并督促患者行功能锻炼。

3 讨 论

严重车祸伤的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护士掌握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知识有助于根据患者的一些症状和评估量表早期诊断和早期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压力。

创伤后患者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及时沟通,共同努力一起激励患者二次构建自信心,减弱患者本身的疼痛感同负面刺激,平稳心绪,辅助患者使其正确树立伤愈后对家庭及社会的责任。

积极的社会支持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起到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医护人员应全方位体现出个人同家庭相应的扶持体系一类作用,规定患者亲属、朋友同同事大力扶持,协同医院开展生活同心理方面的护理,让患者处在较优的平和氛围内,维持优良的心态,更好接受治护。

[1] 王 娅,黄 芳,邬丽梅.重度烧伤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体会[J].中国烧伤创伤杂志2010.22(1):60-62.

[2] 何 跃,张洪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46-2347.

[3] 聂红霞.高速公路车祸应激障碍18例护理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06,2,8(1):54-56.

[4] 李晓黎,刘宁凡.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6,21(12):1-2.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50.169.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车祸障碍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心理感受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