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04-01 14:3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护士

杜 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心胸外科,湖北 荆州 434020)

开胸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杜 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心胸外科,湖北 荆州 434020)

通过对开胸术后发生DVT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开胸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开胸术后;深静脉血栓;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通常用来描述血凝块(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血管堵塞的术语。这种症状可能出现在静脉系统的任何一部分,但普遍表现为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

深静脉血栓多发部位为下肢静脉,可发生在下肢的近端和远端。由于长期卧床、血管出现损伤和( 或) 血液高度凝聚等原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加重,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2]。

我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开胸手术患者680例,发生DVT 5例,经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开胸手术患者680例,其中心脏手术126例,食管手术88例,纵隔手术24例,肺手术442例,发生DVT 5例,心脏手术1例,食管手术3例,肺手术1例,男4例,女1例,年龄52~74岁。患者术前均无静脉血栓病史。

2 原因分析

2.1 一般原因

2.1.1 血管壁的损伤:创伤、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引起的血管壁损伤,高龄性血管退行性变等。

2.1.2 血流淤滞:长期卧床、约束带固定、活动能力障碍、肥胖等。

2.1.3 血液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感染、雌激素升高(如妊娠,口服避孕药)等[3]。

2.2 开胸术后危险因素

2.2.1 手术时间长:患者手术及麻醉时间长,固定手术体位时间长,局部压迫及血流缓慢,以上5例患者中,手术时长最短者为肺手术,3.2 h,手术时长最长者为食管手术,6.2 h。

2.2.2 手术伤口大:开胸术后患者伤口大,疼痛剧烈。据报道,在各种术后疼痛中,尤以开胸术后疼痛程度最为严重[4],尤其是食管术后,患者伤口多,见于胸腹两切口及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患者。然而,术后疼痛严重地阻碍患者康复,并可能导致痰液储留 ,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激反应增加,伤口愈合延迟等[5]。

2.2.3 疼痛剧烈:开胸术后急性疼痛是由于手术伤口长,创面大,常伴有肋骨、肋间神经损伤 以及术后各种管道的刺激等所致,特别是留置胸腔引流管对胸膜的刺激[6],镇痛后反复疼痛发作频率高、患者因疼痛刺激活动少等诸多因素,都是DVT发生的高危因素。

3 护理对策

3.1 规范的动态评估

3.1.1 对于开胸术后患者,责任护士每班床头交接班,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有无肢体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感,护士长及交接班护士共同观察下肢肢情况,对肿胀者每班重点交接,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作好记录,并及时参与医师查房,与主管医生沟通。

3.1.2 采用Caprini评估表对患者的下肢DVT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高危患者每天进行评估,中低危患者每3天评估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对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7]。

3.1.3 观察要点:患者发生肢体肿胀时,应严密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及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并双侧进行对比;如果患者感觉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变化,表明可能发生了DVT;对肢体肿胀的患者(观察测量及记录的方法为:测量腿围,小腿围测量髌骨下缘10 cm处,大腿围测量髌骨上缘15 cm处)。

3.2 健康教育

3.2.1 告知患者DVT的主要症状及形成因素,便于自我观察。

3.2.2 告知患者合理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病情允许者适当多饮水,防止血液浓缩并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高血糖及高血脂患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及血脂。

3.2.3 告知患者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定时翻身。

3.3 合理有效预防

3.3.1 基本预防:规范使用止血带;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静脉内膜损伤;尽量避免下肢穿刺进行输液;应用梯度弹力袜、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泵及足底静脉泵。

3.3.2 药物预防:对于DVT高危人群,如无出血倾向或其他特殊病情,术后可遵医嘱预防性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或口服抗凝药物。

3.3.3 加强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主被动活动;病情允许者,鼓励患者早起下床活动。早期活动应尽早开始,手术日当天,患者手术完毕即可进行,由医护人员帮助完成,主要内容为:按摩腿部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患者麻醉清醒,有活动能力后,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活动,主要内容为:踝泵运动(最大限度的向上勾脚、向下踩、及踝关节的旋转运动,动作保持5 s/个,20~30下/次,2~3次/d);并逐渐增加床上主动翻身侧卧、直腿抬高和吹气球训练等。

3.3.4 镇痛:嘱患者通过家属陪同聊天、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无效者可遵医嘱使用口服或注射镇痛药物等减轻疼痛。

3.4 科室重点管理

将DVT的预防管理列入科室晨午晚间护理及护士长五查房的重要工作内容。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每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及检查;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每天检查责任护士对患者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执行效果;护士长下病房、床边检查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每月对DVT高危患者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及效果评价,并定期组织科内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

开胸术后患者,如食管手术、肺手术、心脏手术等患者常因手术创伤大,疼痛剧烈,恢复慢,卧床时间长,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是DVT的高发人群,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减少DVT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

[1] 景抗震,韩光曙.高度重视静脉血栓的防治与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24):22-23.

[2] 林燕妹.深静脉血栓防治仪在骨科下肢瘫痪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8):23-24.

[3] 杨 茜,杨 青,曹树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3(17):1155-1157.

[4] Gerner P. Postthoracolomy pain management problems[J].Anesthesiol Clin,2008,26(2):355-367.

[5] Cousins A, Marwick C. Management pain after thoracotomy surgery[J]. Nurs Times,2006,102(20):53-55.

[6] 陈 雯,吴兰笛,韩卫丽.开胸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3,4(10):181-183.

[7] 陈玉香,魏志华,翟清华.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降低老年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6(31):2149-2151.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50.215.02

张 钰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护士
最美护士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