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财经类专业为例

2017-04-01 20:39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财经类考核教学方法

周 泽 炯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财经类专业为例

周 泽 炯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与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结合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了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实践情况作一些分析。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社会化的意识行为、基本素质,提升学生能力的综合教育问题。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通过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渠道培养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提高创新与创业能力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而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和实验区,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示范作用。教育部于2010年专门下发文件,强调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国务院也于2015年颁布专门文件,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等。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高校的财经类专业都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完善体系,迫切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教育理念与目标、教育课程内容、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和运行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研究如下:①对教育理念和目标的研究。王占仁指出,高校应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1]。孙方红等指出,高校应树立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为基础[2]。②对课程内容的研究。李家华和卢旭东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应重视不同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3]。降雪辉认为,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4]54-56。汤婕等认为,高校为了实现双创人才培养,应建立分层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5]。谈晓辉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着重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6]。③对实践平台的研究。郑家茂认为,高校应建立多种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包括创新实验、创业模拟和创业实践等训练平台[7]。刘玉荣等指出,教育基地是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8]146-148。朱泓指出,高校应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条件,如学科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实践基地等[9]。④对师资队伍的研究。唐根丽和王艳波认为,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10]。刘玉荣等指出,高校应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8]146-148。马永斌和柏喆指出,雄厚的师资力量是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关键[11]。李国辉指出,高校应鼓励教师走出课堂,深入企业,提高实践教学能力。⑤对运行模式的研究[12]。降雪辉认为,高校应构建立体的、泛在学习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模式[4]54-56。王焰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可分为聚焦式和发散式两种,前者强调对学生开展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后者强调普及式教育[13]。

借鉴现有理论研究与国内外高校实践经验,结合我国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本文将构建一种由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组成的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1.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财经类专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科学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需要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素质的新型教育观念。高校在继承性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选择、改造和发展,从而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该理念为:把创新精神培养与创业教育相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使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其目标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决定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只有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误区。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该目标由创新创业意识、心里品质、知识、技能等构成。

二、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目标,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体系。该体系内容如下:①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对国家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②提高创新创业品质。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主要包括高度的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和充分的自信心等。对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自强自立教育,使他们具有风险意识,能承受挫折和失败,形成锲而不舍品质[14]。③积累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一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也是一个渐进过程。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大学生不可能把握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更不可能明确创新创业的方向。然而,缺少创新创业知识,仅具有专业知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无法形成。④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具备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团队合作;既能识别和把握机会又能与他人沟通和协调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传统教育很少涉及,需要通过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来培养。⑤加强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环节。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锻炼活动,主要由创新创业的模拟实践、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构成。对于一些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体验企业创新创业过程。⑥开展创新创业“法德”教育。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形势下,创新创业“法德”教育尤为重要。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法德”教育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品德养成等。

三、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已经不适用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 教学方法

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①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积极主动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内容和学生知识与基本素质等,恰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②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专业问题为基础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教师将讨论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寻找解决措施。学生围绕某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组成学习团队,通过团队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③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探究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教学方法。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探究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分析文献资料,掌握前沿知识,提高创新创业思维与意识。④科研项目式教学。科研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它以科研项目为创新创业教育载体,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科研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2. 考核方式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不断改革和创新考核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应建立一种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个性化的考核体系。在考核内容上,注重考核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关键点。在考核主体上,不局限于学校本身,要结合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的考核,使考核具有普适性。在考核指标的选择上,既要规范、恰当和统一,也要设置一些个性化指标。在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上,将课程考试、训练实践考核、课题研究活动评价等相结合。在考核效果上,不能局限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要更注重创新创业效果的实现。

四、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为了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实践场所,财经类专业需要建立一套实践平台体系。

1. 创业模拟实践平台

创业模拟实践平台,是一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通过创业模拟实践平台,大学生可以对创业过程进行模拟,选择创业的行业,进行公司注册,进行市场调查和战略决策等。创业模拟实践平台还可供多个学生同时在线开展创业模拟活动,扩大实践教学的受众面。为了使创业模拟实践平台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应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模拟创业实践内容,使模拟创业过程符合实战特点。

2. 创业基地实践平台

近年来,财经类专业为大学生建立了一些的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为推进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改变原有实习基地的用途,变纯粹的实习基地为项目合作单位,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增强基地的创业导向作用。同时,加强学校与工业园区之间的强强联系,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科技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3. 创业孵化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孵化实践平台,主要包括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园区等,该平台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在创业孵化实践平台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将有力推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经验的积累、创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五、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需要建立一支有渊博知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科学、长远规划。财经类专业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纳入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之中,同时,科学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计划、评价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2. 组建专职教师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理论知识教学,注重实践教育,现有的很多理论教学教师难以胜任。为此,财经类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积极组建专职教师队伍,由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同时,鼓励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深入国内外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创新过程,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3.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局限于校园内,需要社会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因此,财经类专业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时,应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聘请一些创业人士、实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可以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专题讲座与咨询会。

4. 加强师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为了拓展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视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高校应通过讲学、访学、学术交流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建立和完善高校间特别是同类高校间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互聘制度,形成一种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机制。

[ 1 ] 王占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7):75-78.

[ 2 ] 孙方红,徐萃萍, 鲍亚楠,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色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7(1):35-37.

[ 3 ] 李家华,卢旭东.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0(12):9-11.

[ 4 ] 降雪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54-56.

[ 5 ] 汤婕,花日茂,徐微,等. “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8):55-58.

[ 6 ] 谈晓辉,张建智,关小舟,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探索[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5):25-27.

[ 7 ] 郑家茂,吴涓,雷威. 东南大学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10).

[ 8 ] 刘玉荣,张进,涂铭旌,等. “双实双创”实践教学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13(1):146-148.

[ 9 ] 朱泓. 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报告[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1).

[10] 唐根丽,王艳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6(3):76-79.

[11] 马永斌,柏喆.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6):99-103.

[12] 李国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7):7-8.

[13] 王焰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4):15.

[14] 史宗恺. 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21):10-12.

【责任编辑李美丽】

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CollegeStudents’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System:Takingfinancialprofessionalasanexample

ZhouZeji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mp;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the financial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financial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were constructed from such aspects a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practice platform and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nd makes som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system were analyze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is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problem that cultivates students’ awareness of socialization, basic quality and abil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2017-09-14

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7076),安徽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4gxk041)。

周泽炯(1970-),男,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教授。

2095-5464(2017)06-0656-04

G 642

A

猜你喜欢
财经类考核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内部考核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