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患者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7-04-01 14:36张文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重症常规情绪

张文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患者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张文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患者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基于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32例)和常规组(常规护理,32例),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前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生理限制、情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重症;心力衰竭;症状;情绪;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为心脏各种疾病发展终末阶段,以心脏射血、收缩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心累、气紧、水肿,对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实施价值,根据患者症状及情绪实施护理,具有更强护理针对性,为探究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2例。其中,干预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3~83岁,平均(68.2±6.2)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3.4±1.0)年;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15例,Ⅳ级17例;常规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2~86岁,平均(68.6±6.4)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3±1.2)年;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14例,Ⅳ级18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用药、饮食、行为习惯等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基于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1)症状干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以活动后心累、气紧及水肿为主要症状。在常规药物、饮食干预情况下,指导患者正确饮水,根据患者每天尿量、痰液排出量及液体摄入量,指导患者合理饮水,在达到摄入和排出平衡。指导患者适量活动,活动应循序渐近,包括在病床上活动四肢、呼吸运动,坐立、站立、慢走等,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活动。(2)情绪干预:患者长期遭受疾病折磨可产生不良情绪,结合健康教育实施情绪干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让患者主动接受疾病实施,并提高患者对疾病干预积极性,通过听取患者诉说、倾述方式,了解患者存在不良心理,通过心理疏导、家庭和社会关爱等形式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两组患者连续干预14d。

1.3 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干预前、干预14 d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抑郁或焦虑情绪越重[2]。(2)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HL)对患者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生理限制、情感四方面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项评分0~2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干预组患者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生理限制、情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患者症状较典型,包括活动后心累、气紧及双下肢水肿,为导致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因素。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病情重、病程长、症状反复加重,患者在长期疾病折磨下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积极性、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实施价值,但常规护理围绕患者疾病实施,忽视患者生理、心理变化,难以提高护理质量。

基于患者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具有更强针对性,围绕患者存在症状和心理因素实施护理干预,相对常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症状护理和情绪护理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重点护理干预内容,减轻患者症状对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有重要意义,同时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症状改善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症状和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肖米新,叶青芳,王月枫,等.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42-45.

[2] 朱崧毓,栾 嵩.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3):1777-1779.

[3] 胡永琼,邓云霞.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531-534.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50.64.01

刘欣悦

张文英(1982.04.-),女,广东梅州人,主管护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心内科

猜你喜欢
重症常规情绪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