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个参谋管全国”的启示

2017-04-03 00:33刘汉宝张凤强
政工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军委西柏坡瘦身

刘汉宝 张凤强

善谋者简以胜战。解放战争时期,军委作战室设在西柏坡的一间土屋,作战科、情报科和资料科挤在不到35平方米的陋室里,里面摆着3张大桌子,一张桌子就是一个科。周恩来曾颇为感慨地说,我们是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就是在这个指挥部里,先后发出408份电报,指挥300万军队所向披靡。时任军委作战室副主任张清华后来说:“人虽少,却把敌我两军的编制序列、兵力部署、战场态势掌握得一清二楚,既要汇报敌情,又要统计战绩、公布战报,五六个参谋管全国,工作效率极高。”

“工作效率极高”,要在简,贵在精。重温这段军史,对眼下的改革很有启示意义。当前,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向纵深推进,机关精简调整,瘦身消肿。但也时常听闻不少干部吐槽:“人少了,事未少,更忙了!”

战争年代,“五六个参谋管全国”,不但管得了,而且管得好,赢得了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新编制体制下,人少不是忙乱的理由,事多不是乱忙的借口,每一个战位、席位、岗位,都不是随意设定的,其科学性、合理性都是经过精心考量、综合衡量和科学论证的。试想,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难道还会比战争期间更难吗?

新编制新体制确定后,新体制里的人身子进入了新体制,但思想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新体制。很多人头脑里的旧模式正成为强军路上的“中梗阻”,效率低下,有作风问题,也有方法问题。有的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有的左一点子、右一主意,不懂装懂瞎折腾;也有的没想法没思路,原文下发、索要资料,甘当二传手、复印机;更有甚者,崇尚繁琐哲学,不但不讲究简约,反而把工作越搞越复杂。

从过去的公文里,我们往往能感受到简约的力量和一切为打仗的作风。在西柏坡纪念馆里,有一份堪称经典的短公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军旗的决议,不算落款才28字;1948年9月24日,为13纵109团申请授予“济南第二团”的请示电,正文仅53字;作战文书《十五军对空射击经验通报》推广战法简明扼要、便于操作,主要经验四条126字。3份文件不绕山弯水,不拖泥带水,行文实在管用。

瘦身更须强身。让“几个参谋管全国”成为可能,应从源头上精选机关干部,加强实践锤炼,掀起一场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以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效率不断提高,力争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萝卜都顶用,真正提升质量效能。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机关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都必须具备简约风格、打仗思维和战斗意识,以服务打仗为核心,以简约胜战为要义。行文、办事、作决策,先问问各项工作是否围绕打仗来展开、各种资源是否围绕打仗来配置、各级力量是否围绕打仗来凝聚,真正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用力。如此,才是新体制精干高效的法门,才能打造精干高效的作战力量,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猜你喜欢
军委西柏坡瘦身
给自己的课“适度瘦身”
我的瘦身计划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习近平视察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史上最牛军改
军改再亮剑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风雨西柏坡行
走进西柏坡
年后瘦身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