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例ICU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

2017-04-03 16:27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高志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脑出血状态康复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高志远

脑出血即脑溢血,有类型多样的病因,绝大多数患者脑出血诱因为高血压小动脉血管硬化后破裂,故而亦被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该病主要特点在于骤然发病且快速进展,有较高死亡率。当前临床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式为内部保守治疗、开颅手术及血肿穿刺引流等,患者入院后多数在ICU科室,因环境突然改变,加之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不良,故而易出现ICU综合征,导致精神障碍,表现为抑郁不安、幻想、谵妄、恐惧及昏睡等[1]。大量研究证实对ICU综合征实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为此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后需认真科学评价其心理状态,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避免出现精神障碍,促进康复。为具体探讨ICU脑出血术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现将患者92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ICU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2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92例患者心理特点,基于常规护理强调心理干预。92例中54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年龄为51~83岁,平均(67.2±9.6)岁;合并症:合并高血压50例,合并动脉硬化24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18例。

1.2 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与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评估其心理状态,据此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具体如下。

附表 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对比(±s,分)

组别 HAMA HAMD护理前(n=46) 24.7±5.4 23.8±4.7护理后(n=46) 6.1±1.7 5.0±1.1 t 8.08 10.37 P<0.05

1.2.1 保持健康情绪状态 为患者营造舒适且安静的住院环境,确保温湿度与光线适宜,保持身心处于最佳舒适状态;医务人员对于患者人格应保持尊重,态度需要温和和蔼,尽一切所能满足患者所需,确保其情绪处于稳定状态;鼓励患者积极提问,包括疾病、科室环境、治疗方案及手术效果等,耐心解答其疑虑,避免因一无所知而胡思乱想,同时可获取患者信任感,在医护操作中更加配合。对患者心理活动及精神状态予以密切观察,多与其沟通交流,若发现异常及时询问且鼓励患者主诉,找出不良情绪出现原因,将疑虑打消,将心理压力减轻;对医护人员医疗水平与专业技能予以积极宣传,增强患者安全感,保持情绪稳定。

1.2.2 将亲属支持作用充分发挥 大量研究证实[2][3]在治疗心理疾病时患者亲属能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护士需护理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来,指导如何强化情感交流,为患者提供亲情支撑,感受到家庭温暖。若患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需叮嘱家属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医疗费用这类话题,避免患者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放弃心理。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消除孤独感,营造家庭氛围,便于疾病恢复。

1.2.3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不良会导致内分泌功能与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免疫系统作用被削弱,进而诱发并发症。由此要求ICU护士需具备优良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精神,技术精湛且知识水平较高,仪表端庄,可增强患者信任感、安全感与信任感。护士需热情关心患者,且保持语言亲切与态度友善,可增加患者心理舒适感,增强抗病信心,将不良情绪消除,促进机体恢复。

1.2.4 辅助患者将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将康复护理计划与相关知识向患者详细介绍,使其了解早期开展功能锻炼的目的与必要性,且明确坚持科学规范锻炼可逐渐改善所有症状,由此增加患者康复锻炼信心与热情;并让患者明白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语言与肢体训练,不仅可促使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还可将脑部侧支循环重新构建,康复脑功能。若部分患者丧失自理能力,完全依赖家人,且心理素质差,情感脆弱,需科学评估其心理状态,找出心理问题后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与家属沟通后协同护理使其充分理解,将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调动,避免抗拒或反常,使其能够主动开展康复锻炼与自我护理。

1.2.5 信息传递 强化宣传教育医学知识,将患者求知欲望充分满足,使其充分认识与了解疾病,明白现代医学诊治水平已不断发展进步,对于疾病能够正确对待,树立康复信心,即使病情反复也能够密切配合。

1.3 观察指标[4]采用HAMD与HAMA汉密尔顿抑郁与焦虑量表评价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HAMA量表中严重焦虑为≥29分,明显焦虑为≥21分,肯定焦虑为≥14分,可能焦虑为>7分,无焦虑为<7分;HAMD量表中严重抑郁为>35分,中轻度抑郁为>20分,无抑郁为<8分。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20.0,用标准差(±s)以及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具体见附表。

3 讨论

ICU脑出血术后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担忧等心理,因长时间卧床,无法自理生活,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者,家庭负担十分沉重,易诱发家庭矛盾,患者出现放弃治疗、抗拒及厌世心理。基于患者自身,部分患者神经性系统受损,出现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及反应慢等反应,致使患者绝望、痛苦、自责且悲观等,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抗拒医务人员,甚至谩骂、大喊大叫及仇视等,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经心理状态评估后发现ICU脑出血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5]:①发病突然,未做好思想准备。因脑出血多为骤然发生且快速进展,患者心理与思想准备不充分,加之未充分认识疾病,明显增加心理压力,且患者易孤单、无归属感,心理脆弱,易诱发ICU综合征。且研究称患者年纪越大负性情绪越易出现。②环境干扰:ICU护士工作繁忙且压力大,灯光长期开着且机器不停运转,导致患者焦躁,交感神经受到严重刺激,易加快心率且升高血压,焦虑感加重,入睡困难等,故而负性心理明显。③ICU限制探视人数与时间,患者只能与亲友短暂沟通相处,患者身处隔绝环境中难以开展语言交流,加之生理不适,孤独感十分明显,易绝望悲观,失去治疗勇气与信心。因患者心理状态直接影响预后,为此入住ICU后需科学评价患者心理状态与疾病认知程度,便于针对性心理干预,且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了解坚持康复锻炼可改善症状且逐渐恢复脑功能,由此改善心理状态,能增强抗病信心,在医护操作中更加配合,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脑出血状态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状态联想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