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饲料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实践分析

2017-04-04 09:11侯学群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兽药监督管理养殖场

侯学群

(邓州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河南邓州 474150)

兽药饲料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实践分析

侯学群

(邓州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河南邓州 474150)

近年来,我国在饲料、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改善效果,但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兽药、饲料监督管理体制,国内的兽药、饲料监督管理体制还处于正逐渐完善的长期发展阶段。目前法律法规效力低下,体制不合理,执法不严格;国家资金、人力投入不够;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养殖场规模参差不齐,技术科学含量低;兽药、饲料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兽药、饲料采购保管人员素质偏低等,这些都是国内兽药、饲料监督管理所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需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执法资金,完善畜禽体系,提高监管执法力度,正面引导与监督管理有机结合,以切实保障畜禽食品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兽药饲料;监督管理;实践

兽药饲料作为畜牧业生产环节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品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之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兽药饲料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使社会公众食用放心肉、放心蛋、放心奶,增强源头监督管理,强调投入品质是关键性环节。

1 兽药、饲料失常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兽药、饲料行业近几年的活跃。我国在饲料、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也投入了比较大的力度,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国内饲料、兽药的监督管理工作乃至整个从田间到餐桌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链条的监督管理具有很强烈的经济转型期特征,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兽药、饲料监督管理体制,国内的兽药、饲料监督管理体制还处于正逐渐完善的长期发展阶段[1]。目前法律法规效力低下,体制不合理,执法不严格;国家资金、人力投入不够;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养殖场规模参差不齐,技术科学含量低;兽药、饲料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兽药、饲料采购保管人员素质偏低等,这些都是国内兽药、饲料监督管理所不可忽视的问题。

1.1 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兽药、饲料市场规范化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对于国外而言,还处于欠缺管理的低层次竞争阶段。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的兽药、饲料基础设施落后,不能严密地防潮、防暑、防虫,这直接影响着兽药、饲料的质量。另外这些企业并没有严格依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建立兽药、饲料监督管理制度,对兽药、饲料的购入、卖出欠缺详细明确的消费记录。在对黔江区的一家兽药、饲料企业考察时发现,饲料及原料堆放杂乱无序、生产记录不完全、饲料质量自行检测不全面等问题[2]。

1.2 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监管不到位

兽药、饲料产品进入到流通市场,主要是审批经营者和产品,由于涉及广,情况复杂,审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兽药、饲料的生产存在涉及范围广泛,生产点分散的特点,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导致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的原因,特别是在监管落后的农村地区,假冒伪劣产品流通严重。笔者探查到在距离县城六七千米的农村赶集点上,就有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临时贩卖摊点,摊主无法出示合法经营整件,所贩卖的兽药、饲料也没有质量保证。除此之外,一些养殖大户不能科学地选取兽药、饲料自用药,其进货途径主要是经企业或经销商直接向养殖户运送产品,巧妙地躲开了相关部门的监管[3]。

1.3 养殖场规模参差不齐,技术科学含量低

兽药、饲料的应用是贯穿整个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所需科技含量高,目前很多地区的养殖还处于由散户圈养到规模饲养的过渡时期,相当一部分养殖户欠缺科学应用兽药、饲料的相关知识。主要表现:一是饲料的应用不遵循品种、饲养标准和相关执行标准来科学选取,会致使饲养的禽畜出现营养不足。二是饲料原料的选取普遍存在水分含量偏高、发霉变质的情况。三是兽药的使用缺乏技术指导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兽药的药理药性以及用途不甚了解,用药上存在很大盲目性,使用频次过多、交替使用多种兽药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1.4 兽药、饲料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国内兽药饲料工业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多年改革,兽药饲料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企业林立。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却不尽完善,执法部门的监管和处置也力不从心,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为了得到许可想尽一切办法通过检查验收后,却不依照相关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生产。更有企业在接受检查时抱有应付和侥幸心理,监管人员走后,依旧按照原来的方式生产,是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兽药、饲料监督管理在经营使用环节大多以感观为主,缺乏对产品质量及其成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手段,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1.5 兽药、饲料市场管理立案查处困难

眼下兽药、饲料的查处工作难度较大,不合格的兽药、饲料一经查出,部分查处部门只是凭借检验结果进行简单处罚,并不会深挖其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抽检工作采取的是统一化的定期查检,查检所需时间长、过程颇为繁琐,还要经多个部门协同完成,一般情况下需两个月才能查检出问题。另外,抽检部门还无法核实检出不合格产品的销售金额。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抽检部门执法疏漏,存有侥幸心理,对抽检出小范围的不合格产品不加严管,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1.6 兽药、饲料采购保管人员素质偏低

兽药、饲料采购与保管是养殖产品从市场进入到养殖场的重要环节。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情况还好,而小型的养殖场一般都是自己家人管理本场内所有事务,兽药、饲料的采购、选择、使用、停药等整个过程都由他们自己负责。这些人员虽然一般从事养殖时间比较长,但其选择用药、采购管理主要就是依靠经验积累,几乎没有人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另外,一些养殖场虽然聘有兽药、饲料采购保管人员,但其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几乎都是在大专水平以下。

2 兽药、饲料市场管理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2.1 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兽药、饲料市场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兽药、饲料的进货渠道多样,进货来源广泛,因此货源质量不好控制,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兽药、饲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制定有效可行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兽药、饲料市场的监督管理。第一建立标准统一的兽药、饲料审查制度,生产经营商要严格检查已买进的兽药、饲料内添加剂使用情况,并将查检结果及时如实地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待提交的生产许可证、质检报告等相关证件通过审核之后,方可引入兽药、饲料产品。第二完善兽药、饲料购销台账制度,如实详细地记录每次的兽药、饲料销售情况,经营商如果没有及时如实地记录购销台账,对其行取消经营资格的处罚。

2.2 完善检测手段,提高兽药、饲料的查检力度

兽药、饲料质量质量好坏不能仅凭肉眼和感观来区分,更不能将产品的外包装来作为鉴别其质量优劣的标准。因此,各地方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兽药、饲料自行检测手段,不定期抽样检查兽药、饲料产品,不合格的产品需送到上级检测科进一步确认,增强兽药、饲料监督执法的科学依据,完善执法证据。另外,需要加强对兽药、饲料市场监管抽查的力度,例如按季度抽查,确保每次兽药抽检的批次在20批以上,饲料的抽检批次早30批以上。控制好每次抽检时间,及时查处不合格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对不合格的兽药、饲料产品严格打击,及时清理质量不过关和不受欢迎的产品,进而确保兽药、饲料市场的平稳发展。

2.3 加强兽药、饲料相关律法的宣传力度

针对群众缺乏兽药、饲料监管认识的问题,相关部门需采用多种方式宣传其相关律法知识。另外也要加强对广大畜禽养殖户、兽药饲料生产商、经营业主的法制宣传,增强其法制观念,树立维权意识,广泛宣传假冒伪劣产品的科学鉴别手段,消灭低质量产品的生存空间。另外,通过相关知识与法律规范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到兽药、饲料的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完成,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辨别产品真伪的能力,使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积极地参与到维护和谐兽药、饲料市场环境的队伍中来。

2.4 加强技术培训、探索创新模式

树立创新意识,探索一条养殖场兽药、饲料应用与政策补助衔接的机制,对与违规使用、处置兽药饲料的经营户将不予以补贴。对养殖户实时开展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过程的科学水平,从终端挤压劣质兽药饲料的生存空间。

总之,兽药、饲料的监管工作需要上到政府部门下到社会公众的全力配合,根据法律规章以及兽药、饲料行业实际情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执法资金,完善畜禽体系,提高监管执法力度,正面引导与监督管理有机结合,以切实保障畜禽食品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1] 申雪伟.新乡地区畜禽养殖场兽药使用情况调查[D].河南农业大学,2014.

[2] 严世平.黔江区兽药、饲料监管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当代畜牧,2015,(8月中旬):87-89.

[3] 张天银.兽药、饲料市场的管理及处理对策[J].南方农业,2015,9(33):153-154.

猜你喜欢
兽药监督管理养殖场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