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4-04 09:11斯力马吉喀热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地检疫动物

斯力马吉·喀热

(巴楚县三岔口镇人民政府,新疆巴楚 843800)

浅析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斯力马吉·喀热

(巴楚县三岔口镇人民政府,新疆巴楚 843800)

产地动物检疫是在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重要的行政手段。这是为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确保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在本文中,通过动物产地检疫存在问题简单分析,进一步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确保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动物;产地检疫;问题;建议

产地动物检疫是动物防御的第一道安全线,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而且对维护社会公众健康和安全显著的效果。通过检疫,检测,控制动物疫情,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疾病蔓延。当产地检疫,主要检查免疫耳标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等,符合强制性动物免疫的规定,从而达到动物防疫目的。开展动物检疫是非常重要的基层检疫工作,是检疫工作,是动态检查的最重要的任务。

1 当前我国基层动物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

1.1 检疫质量低下,检疫到位率不高

当前,我国农村农户散养的比例较高,由于养殖的数量不等、规模不一,没有进行统一养殖,导致报检率普遍低下。与此同时,很多检疫人员并没有重视对散养户的检疫工作,很少有人去现场进行临栏检疫,检疫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2 检疫工作没有按照规范进行

在检疫已经进入流通区域的动物产品时,没有对动物进行疫苗注射就将免疫耳标戴到动物身上,甚至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就下发了免邮合格的证明。这些作为都会对动物产地检疫起到很大的影响,阻碍检疫工作顺利进行。

1.3 执法环境差,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由于有很多动物产地都处在农村地区,养殖户的法律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报检的积极性差、出现漏报、瞒报等情况,阻碍了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检疫工作人员没有在当地进行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让养殖户了解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也是导致执法环境得不到改善,养殖户法律意识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1.4 检疫基础设施落后,投入经费不足

由于基层检疫站处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检疫的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经费的投入来建设农村地区基础检疫设施,可是,目前还有很多乡镇没有兽医站和诊疗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存在不足,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送检工作。对一些病死的动物只能采取深埋、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

2 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一项以行政为手段,以技术为依托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第一,要加强基层检疫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村级协检员制度,形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站、村级协检员三级动物检疫机构,建立一支业务熟练、秉公执法的检疫队伍。二是加强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学习,规范检疫程序,完善检疫记录,提高检疫执法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公信力。三是给检疫人员制作执法工作服,发放上岗证,做到统一着装、持证上岗,提升执法形象。

2.2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产地检疫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许多动物检疫员怕费时费力,入场入户怕吃闭门羹,对产地检疫工作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改变原有的检疫方式,因此,我们从内部抓起,加强教育,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使动物检疫员认识到检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产地检疫,把疫病消灭在源头是《动物防疫法》的根本要求。与养殖户和动物经纪人签订承诺书,明确他们在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面向社会宣传,营造有利于产地检疫开展的正确的舆论氛围,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监督举报作用。四是加大违法典型案例的新闻曝光力度,增强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威慑力。

2.3 加大投入,完善检疫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把开展产地检疫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地检疫工作真正地实现从收费保运转为目的转变到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上来。公示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程序、报检电话、收费标准、上岗检疫员名单等,切实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同时改善动物检疫人员的装备,特别是快速检测设备,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的科学准确性。

2.4 试点示范,加快推进电子出证工作

电子出证是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动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手写检疫合格证明存在效率低、出证不规范、字迹难以辨认、容易造假等问题。电子出证系统录入快,且机打的电子票证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手机下载相关软件扫描后,就可查询到票证上的所有信息,杜绝了伪造检疫证明的现象。要在完善全市检疫申报点建设和管理的同时,加快推进电子出证试点工作,为每个检疫申报点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安装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同时抓好检疫人员技术培训,明确检疫人员的责任,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2.5 完善畜禽养殖档案,促进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是产地检疫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对饲养的动物按户分类登记造册,逐头进行登记,实行一户一档,一村一簿的管理方式。当出现数量不符等异常现象时,及时查明原因,发现逃避检疫的违法行为时,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促进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3 结语

产地检疫起着全过程检疫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质量和动物检疫工作的效率,相关各级各部门必须同时重视经济发展和检疫工作,协调发展,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检疫网络,重点培养检疫人员,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检疫方法,使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协调发展,将真正的动物检疫工作的实施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 曾广军.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兽医导刊,2016,(12):3.

[2] 卢春平.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5):19.

猜你喜欢
产地检疫动物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