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不良应激反应的种类及防治方法

2017-04-04 09:11王洗清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日粮绒山羊公羊

王洗清

(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凤城 118100)

绒山羊不良应激反应的种类及防治方法

王洗清

(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凤城 118100)

从日粮、饲养、调运、转群、气候、惊吓、药物反应、日常管理等方面分析绒山羊饲养过程中常见的应激反应,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指导绒山羊的养殖。

日常管理;分析;山羊

绒山羊不良应激反应是指绒山羊个体或群体因各种外部不良环境的刺激引起绒山羊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率提高、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引起绒山羊的不良应激反应的因素较多,现就常见的不良应激反应进行探讨,以促进绒山羊健康养殖。

1 十种不良应激反应

(1)绒山羊日粮发生变化。绒山羊的日粮由容易消化类型的日粮突然地变为不易消化类型的日粮,如由饲喂鲜嫩多汁的青草突然改为饲喂干草或质地较硬的农作物秸秆,一般会引起绒山羊消化机能出问题,常出现瘤胃鼓气、积食,由果再有饮水不足的情况,还会出现真胃秘结,机体酸中素养等疾病的发生。另外,绒山羊由营养水平较高,适口性较好的日粮转变为常规的日粮,也会引起不良应激反应,不了解原来的饲养条件而误认为与自已的饲养条件相似,没有调整日粮结构,这就是的有农户引进种羊后在自家的条件下种羊经一段时间死亡的原因之一。

(2)由舍饲饲养突然转变为放牧饲养。绒山羊在舍饲条件下,其采食的饲料种类和饲喂量都在人的控制之下,很少会发生中素养和某种饲料采食过多的情况的发生。当其突然转化为放牧饲养时,会有很多因素是人无法控制或精确控制的,当其种类和采食量不合理时,就引发了绒山羊不良应激反应的发生。例如,每年的5月份,枯草返青,山野放绿,绒山羊可以在放牧状态下采食并基本满足自身营养需求,转化为放牧饲养,但是因为青草过于幼嫩多汁,往往引起大批羊只腹泻脱水,重者引起死亡。新出生的羔羊和未经放牧过的成年羊,没有采食过山葱和达紫香等有素植物,见绿就吃,明显比经常放牧的羊只傻,在刚开始放牧时,遇到颜色青绿的素性较大的有毒植物就会照吃不误,从而出现严重和大批中毒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3)由放牧饲养突然转变为舍饲饲养。绒山羊在放牧状态下,有比较大的活动空间,行动也比较自由,采食的饲料种类较多,绒山羊想食点什么就找点什么采食,而在舍饲条件下,羊只会受到羊舍面积和饲料种类、数量的限制,活动空间小,人们给什么吃,就只能吃什么,给多小,就吃多小,给得小就吃不饱。这种饲养条件的突然变化,会使羊只产生很大的不适感,由于活动空间变小,羊只的运动量明显不足,很多舍饲羊从外表看似膘情较好,但体质已明显下降,这对配种、产仔和公羊采精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负作用;不但如此,舍饲羊由于空间突然变小,会进一步加剧羊与羊之间的矛盾,互相角斗,抢占地盘,争夺羊群老大位次等现象会此起彼伏,接连为断。母羊与母羊斗,象是拚刺刀;公羊与公羊斗,头对头,角对角,好象走进斗牛场,往往是两败俱伤!大羊欺负小羊,强羊欺负弱羊,被欺负的羊只不敢去采食,往往站窗台上和墙头上,成天不敢下来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4)羊只调运。长距离调动羊只,使被调运羊只较长时间停留在车箱内,不能正常饮水和采食及活动,都会明显消耗羊只的体力,降低其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由于羊只拥挤和突然停车、突然起动,羊只会挤向车箱的一端,互相挤压而死。

(5)异地饲养。绒山羊由辽宁和内蒙地区调往新疆、陕西、青海、甘肃等地后,由于水土条件发生了改变,使其所采食的各种植物、饲料等其成份与原产地会有所差异,另外,温度、湿度、植被种类、气压、光照时间、大气含氧量等外部条件变化大则突然,都会对绒山羊的适应性、抗病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自然而然地对其成活、繁殖和长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6)羊只转群。羔羊经一定时期的培育,在2至4月龄时就要母子分开、公母分开重新组群。羔羊组群后,母子分离,由原来吃母乳和饲料转变为只吃饲料,另外,地点和圈舍的改变、活动规律的改变等因素都会造成羔羊免疫力降低,在分群后的一定时间内较大比例地发生腹泻、口角炎、感冒、肺炎等病症。

(7)高温严寒气候。环境温度绒山羊的繁殖性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在良好的环境温度下,羊只机体舒适度良好,食欲和性欲旺盛,营养消耗降低,繁殖机能和产绒性能得以正常发挥,但是,超过这一范围,不管是高温和严寒,都会对绒山羊的生产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报导,30℃高温以上的高温持续3d以上时,公羊精子活力明显下降,存活时间明显缩短,性欲低下或无性欲,母羊因高温会发生流产、产死胎、胚胎中途死亡、不发情、中暑等。同样在气温低于零下16℃并持续3d以上时,同样会发生这种现象,只是绒山羊耐低温的能力比耐低温的能力强一些而已。

(8)惊吓。比如突然刮起的7级以上的大风、巨大的雷鸣闪电、野兽的突然出现等情况,都会使羊群受到惊吓,使羊群发生骚乱,产生不良应激反应,发生流产现象。

(9)药物反应。给羊只注射疫苗、抗菌素、驱虫药等,也会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产生不良应激。例如。给羊只注射口蹄疫疫苗时,羊只表现出精神发呆、忘记采食、不知回圈舍的现象,给羊只注射黄体素驱虫时,往往会出现羊只皮肤发红、起疹等不良反应,青链霉素过敏会很快引起羊只死亡等等。

(10)饲养管理。如对采精公羊肌肉注射引起疼痛,使公羊在采精时发生顶撞采精人员现象;饲喂发霉草料使羊只出现产死胎现象;青贮饲料酸度过大,羊只采食后流产;饮冷水使羊只子宫强烈收缩发生流产等。

2 防治方法

(1)日精变换要逐渐进行,使之有一个过渡期,让绒山羊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过渡期不应少于15d。

(2)由舍饲转为放牧,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控措施。在进行放牧前,应先让羊只采食一定的饲料,放牧时选择安全的牧场,清除牧场中的有毒植物,准备好解毒药品。

(3)绒山羊由放牧转为舍饲饲养时,应根据羊只数量和大小、年龄结构合理设计羊舍,不同的羊按类别分群圈羊,饲料要准备充足,做到多样化,每天对羊群进行适当的运动。

(4)羊只在装车调运时,应做到定时饮水、补料,设专人检查照看,同时可采取适当麻醉的方法减少不良应激反应的发生。

(5)羊只转群要做到区别不同的羊只灵活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对弱羊和月龄小、病羊应先治疗,病愈后再转群,断奶应逐渐进行,不要搞突然断奶,在断奶前先训练羔羊采食饲料,等其完全可以依靠饲料满足营养需要时再进行转群。对转群后的羔羊,为防止不良应激反应的发生,可以每天肌肉注射环丙沙星2~3ml,连注3天,对转群羔羊的饲料要做到营养充足,易于消化吸收。

(6)对异地饲养的羊只,要改善饲养条件,加强疫病监控,使之逐渐适应新环境。

(7)防暑防寒。夏天要做好羊只的防暑降温,每日高温时段要“凉羊”。保证羊只饮水充足及时,同时,要改变配种时间,使其不在高温季节妊娠;冬季要做好羊舍保温,特别寒冷时不要将羊只赶到舍外。

(8)尽量采取措施,防止羊只受到惊吓。

(9)给羊只大群用药时,先要进行小群试验,并准备好可能的应急用药,对有过敏可能的药物,可进行适当的试敏,确不过敏时再用此药。

(10)加强饲养管理,不给羊只饲喂变质饲料。

[1] 王洗清,刘兴伟.绒山羊不良应激反应的种类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54-355.

[2] 杨秋凤,赵艳娇,刘兴伟.绒山羊不良应激反应及应对措施[J].新农业,2010,(12):26-27.

猜你喜欢
日粮绒山羊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秋冬季节绒山羊的管理注意事项
日粮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农大3号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公羊触篱
吃狼肉
日粮精粗比对奶山羊PDV组织、肝脏中糖代谢的影响
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纤维营养的研究进展
非繁殖季节提高公羊精液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