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7-04-04 09:11许春艳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羊场全州养羊

许春艳

(云南省楚雄技师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

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许春艳

(云南省楚雄技师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

本研究能够降低肉羊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疫病风险性,推进养羊产业更加规模化、专业化及标准化发展。本文调研了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规模养羊场情况,从调研结果中,归纳与分析了全州规模羊场在疫病防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科学饲养、消毒、严格免疫等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规模羊场;疫病防控;研究

目前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国内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其中对羊肉的需求量一直稳中有升,从而有利于养羊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引进了国外优良羊品种进行改良,并且当地政府与各社会人士向养羊产业投入引种资金,同时还申请了国家级与省级各项养羊项目,从而有利于全州养羊产业更加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但仍存养殖户在养羊过程中对疫病防控意识淡薄,免疫预防存在缺陷,疫病防控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养羊产业向着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最近几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多次出现了反刍兽疫现象,阻碍了养羊产业的发展。该调研是以上述所提到的反刍兽疫为基础,调研了全州有关的规模羊场,从调研结果中,归纳了全州规模羊场在疫病防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规模羊场科学饲养、消毒、严格免疫等疫病综合防控体系的技术问题,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疫病防控参考。

1 楚雄彝族自治州山羊养殖情况

1.1 基本情况

据2016年统计,全州山羊当年出栏1064052只,肉产量19822t,期末存栏1799024只,能繁殖母羊1072351只;绵羊当年出栏8669只,肉产量163t,期末存栏13168只,能繁殖母羊6949只。全州养殖模式大多是从个体散养模式转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模式,有利于促进养羊产业快速发展。

1.1.1 养殖条件

山羊养殖正从传统放养向现代化设施养殖转变,高架全舍饲养殖模式迅速推广。通过实际调查,全州规模羊场大多数应用高架床模式进行饲养,一些羊场中安置有自动饮水器、运动场、清理机等现代化的养殖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

1.1.2 养殖品种

全州山羊养殖品种较多,如云岭黑山羊、黄山羊、波尔山羊、萨能等。

1.2 常见疫病

对全州羊场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存在多种传染性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巴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等。此外,还存在羊螨病与绦虫病、羊球虫病等寄生虫病。

1.3 羊疫病流行特点

1.3.1 外来传染性疫病难以控制

全州优质种羊数量较少,全州的种羊大多引自外地,容易带来外来疫病侵入的风险。全州出现的小反刍兽疫现象,从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与从外地引进种羊有关。

1.3.2 规模羊场疫病爆发风险系数较大

全州的羊场大多采用舍饲饲养方式,其呈现的特点为集约化、密集化、规模化,一旦养殖场发生疫病,易传播到其它养殖场,其传播速度迅速。全州规模羊场大多采用的养殖模式是购买外地羊羔形式,缺少自繁自养模式,这样容易造成规模羊场之间疫病相互传染,暴发流行。最近几年来,全州规模羊场中出现的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给规模羊场带来了惨重的损害。

1.3.3 并发、继发等混合感染病加剧

全州规模羊场混合感染疫病的羊只数目增多,其中比较突出的疾病是由部分条件性与环境性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大多发生的混合感染病为细菌性与病毒病性同时发生。临床上常见的有羔羊痢疾、羔羊大肠杆菌继发感染等。

2 规模羊场在疫病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防病意识淡薄

畜牧管理部门多次开展了有关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构建活动,使得全州相关的养殖户对羊场场址选择、布局及设备等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部分养殖户对疫病预防的意识比较淡薄,动物患病才去医治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忽视了“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还有部分羊场虚设消毒池等防疫设施,加大了传染病发生的概率。

2.2 免疫预防存在缺陷

动物疫病防控部门根据本地区常见传染病制定了羊场免疫程序,然而其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不及时更新免疫程序,没有考虑到规模羊场存在的实际情况,未对免疫程序进行优化,这样大大降低了羊群免疫效果。

2.3 疫病防控技术水平偏低

最近几年来,养羊产业快速发展,但也有部分人盲目投资建设养羊产业。他们缺乏羊场疫病防控的知识与技术,缺乏风险意识。一些规模羊场缺少兽医人员,从而阻碍了羊病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全州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不足,年龄偏大,知识老化,阻碍了新的疫病防控理念和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模羊场疫病防控效果。

2.4 基层疫病综合防控投入不足

目前大多数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部门比较关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及春秋免疫。但是在羊病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存在一些缺点,如投入动物疫病的人力与物力不够,诊断检测羊病的仪器设备紧缺,阻碍了全州基层开展羊病预防与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规模羊场疫病防控体系主要构件

3.1 转变防病理念,落实防控措施

树立科学与合理的防疫观念,大力推广“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改变以往有病才治的观念,让养殖户深刻了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在引种、饲养、管理等过程中,要把预防高于一切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中去。

3.2 强化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水准

3.2.1 科学选址建场

羊场选址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水质良好的地方;此外,还需与交通、村庄、养殖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符合动物防疫规定。养殖场内部,应当合理规划生活区、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不推荐单一空间养羊模式,此模式不易开展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规模羊场之间应当设置合理的的防护带。

3.2.2 推广自繁自养模式

大力向养殖户推广自繁自养模式,这样能够达到全进全出的效果。对于规模羊场来说,要按羊的性别、年龄、品种等自身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饲养标准,按上述标准来择选饲养模式,不要随意变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羊群出现营养缺乏症和胃肠疾病。此外,还要根据母羊的空怀、妊娠以及泌乳三个时期来开展饲养管理。

3.2.3 严格投入高品质饲料

根据羊的品种、年龄及用途等自身实际因素,供给适合的饲料。处于生产与发育的羊,要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水等营养成分的供给,此外,还要保证供给的饲料安全与卫生。为了提升羊自身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还需添加一些绿色微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等,同时还可以添加部分预防性药物,这样能够达到预防与控制的效果。

3.2.4 落实隔离制度

对于外来引进的羔羊或种羊,应采取隔离饲养30天,对隔离期间饲养的羊进行实验室与临床有关的检查,检测结果无任何问题后,再开展预防性接种与驱虫工作,同时进行消毒工作,这样才能达到进入生产区的要求。禁止购买带有疫病的羔羊或种羊,禁止到疫区购买。引进种羊的批次不同或不同养殖场引进的种羊,应单独饲养,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疫病之间传播的风险。

3.3 完善免疫程序,保证免疫成效

对于规模羊场来说,最有效与最直接预防羊病爆发的途径是免疫接种。对于基层动物防疫部门来说,应当及时对全州羊病流行病学作实际调查,归纳与分析其特点,从而进一步优化羊场免疫程序,同时,向养殖户开展规模羊场疫病防疫技术指导,这样能及时开展疫病免疫接种,从而达到针对性与实效性防疫的效果。

3.4 严格实施检疫,控制疫病传播

开展动物检疫其目的在于避免疫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畜禽的质量,所以应当严格实施。当养殖户从外地引进羔羊或种羊的时候,要确保此产地没有羊传染病的发生,其次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应对其进行检疫,检疫合格方可运回养殖场。特别要对羊口蹄疫、羊痘、小反刍兽疫等部分危害性较严重的及新型羊病展开严格把控。

3.5 严控消毒灭源,确保羊舍清洁卫生

卫生消毒能够消灭羊体外与传播媒介中的病原体,阻断传播途径。预防、控制及消灭三个环节,能够有效地降低羊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在规模化羊场中应把三个环节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化。规模羊场一定要安置进场的消毒池与员工更衣消毒室等基础性的消毒设施。进入规模羊场的车辆,要对其车轮与车身进行全面的消毒。规模养羊场一般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对必须进入羊场的外来人员,要严格把控,进出要严格消毒。饲养人员在喂料前后要进行消毒。此外,生活区也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引用的水源要保证清洁与安全。

3.6 加强驱虫制度,净化羊场环境

驱虫一般分为环境灭虫、体内驱虫及体外驱虫。不同规模羊场,要时刻按照“加强虫检与适时驱虫” 有关的原则要求来开展驱虫环节。山羊体内存在的一些寄生虫,应用体内驱虫方式,通常使用的驱虫药包括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山羊体外存在的寄生虫,采用体外驱虫方式,一般使用的药物包括敌百虫、螨净等。对于整个规模羊场来说,采取环境驱虫方式,按时间段对整个羊场各区域喷洒药进行灭虫。一般规模羊场开展驱虫的时间在春、秋两季。规模羊场中的羔羊,其月龄在30天至60天之间进行一次药物驱虫。此外,动物防疫部门与各规模羊场应当探寻新型的羊寄生虫病的控制和净化模式。

3.7 强化病羊诊疗控制,防止疫病传播

当各规模羊场中发现羊群出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时候,要展开隔离工作,及时向所属的动物防疫部门作出汇报,给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对患有传染病的羊或疑似病羊进行确诊,确诊后及时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无法治疗的羊要根据国家给出的相关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采取封锁等措施,避免传染病大幅度传播。

3.8 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制度

规模羊群中存在的病死羊、羊粪及排出的污水,应采取无公害方式解决。羊粪通常采用一般生物热消毒法,经过处理后用作农机肥使用。污水通常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来处理。病死羊采用化制、掩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方式。这样能有效地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3.9 加强基层动物防检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政府兽医制度,进一步转变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职能;当地政府应在宏观调控与执法要求上大力关注产品质量,有利于推进养羊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肉羊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确保动物防检人员与乡镇兽医人员办公经费;为执法人员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 王丹,黄益红.大中型规模羊场的疫病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7):109.

[2] 季爱芳,徐国庆.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3):138-140.

[3] 马富平.规模羊场疫病防控和疫苗使用[J].山东畜牧兽医,2015,36(8):86-87.

[4] 李竞.关于乡村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的讨论[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5):52-53.

[5] 陈永生.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控的实践[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7):118.

[6] 周鹏,刘良佳,王高富,等.试论规模化羊场山羊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畜禽业,2015,(8):4-6.

猜你喜欢
羊场全州养羊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
广西全州小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