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疾病的治疗手段与诊断方法研究

2017-04-04 09:11冉龙会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猪圈口蹄疫猪群

冉龙会

(利川市东城畜牧服务中心,湖北利川 445400)

猪疾病的治疗手段与诊断方法研究

冉龙会

(利川市东城畜牧服务中心,湖北利川 445400)

猪的疾病防御和治疗工作需要合理有序地开展。猪的病种有很多,主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遇到病体猪要立即隔离,进而通过有效合理的管理方式和防治措施达到高产的目的。必须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猪疾病。文章对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进行讨论。

养猪;猪疾病;治疗;预防

1 常见猪疾病发生原因

在猪养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夏秋季节交替时期,猪较容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体内菌群也产生变化,当病原微生物所处的环境适宜进行繁殖,就会大量繁殖而产生相应的猪疾病,更加严重的猪疾病会具有传染性。小规模养猪的养殖户所具备的科学养殖意识较为薄弱,不及时的进行猪圈消毒,导致猪疾病的爆发。另外,还有一些农户在进行猪养殖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猪的正常生长周期,在其饲料中添加一些重金属及抗生素,对猪的肝肾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严重影响了猪自身的免疫能力。还有的农户不注意科学饲养,为了节约成本,将发霉的饲料不经任何消毒处理就对猪进行投喂,同样也对猪的肝肾等造成了严重影响,降低猪的抵抗力。最后,许多养殖户忽视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当猪场出现流行性疾病,大多数的猪因为没有接种疫苗而感染疾病,造成农户的经济损失。

2 常见猪疾病的预防

养殖过程中,应当保证圈舍良好的通风换气以及防寒保暖,对养殖场应当加强消毒处理工作,养殖场应当设置消毒防线,彻底的做好消毒工作。除了常规进行消毒,还应在温差大、大风以及雨雪等天气之后及时对圈舍进行消毒处理。结合当地流行疾病的发生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免疫,保证到位的免疫。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但若有母猪生产超过两胎,则可以停止对其细小病毒的免疫,接种疫苗后还应做好猪群相应的药物防治。另外,猪群并未发生传染病时,不能采取抗生素进行预防,若存在传染病则应当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但不能大量的采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药物抗性。最后,猪群驱虫也是重要的关键步骤,定期进行驱虫,能够有效提高猪饲料利用率,避免由于寄生虫导致猪抵抗力降低。

2.1 喂养环节

养殖人员要结合季节变化开展喂养工作,选择适合的配料,科学调配各种饲料比例。除此之外,可以将适量吸附剂加到饲料中,使猪摄入的黄曲霉等菌素含量减少。

2.2 消毒环节

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定量实施猪圈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一般情况下,猪圈的清洁与消毒频率可定为1次/周,同时要每天为猪圈通风,结合天气情况、温度变化,采取保温和散热措施。

2.3 免疫环节

猪场经营者可根据养猪规模等具体情况开展免疫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猪仔必须接受疫苗接种,遵循有关的疫苗接种制度。伪狂犬病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细小病毒疫苗都是需要接种的疫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殖场最好根据相关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工作。

3 常见猪疾病的诊疗

若要达到提高猪免疫力的目的,可以采用黄芪多糖、电解多维以及维E等药物。针对发病猪,可以对其注射适量猪免疫球蛋白,每日一次。常见的猪疾病还有猪圆环病毒病和猪喘气病。针对前者,首先应当认真的对待其引种工作,因为该疫情的爆发通常是由于引种不慎,另外,应当改进饲料的管理,减少应激并合理的配置饲料比。对于后者,可以采用土霉素以及卡那霉素的注射液,通常采取20~40mg/kg,每日一次的频率进行注射。发病初期可以对患病猪注射适量的抗猪瘟血清,若要预防此病,最佳措施是注射适量猪瘟冻干苗。

3.1 蓝耳病的治疗

将10ml恩诺沙星+2ml利巴韦林+10ml柴胡(50kg体重用量)注射至猪体内,2次/d,作用是退热,适合发热温度超过41.5℃的猪群,最好淘汰治疗无效的猪群。接着,用500ml水喂服5g牛磺酸+1g阿司匹林+5g复方花青素,2次/d,同样建议淘汰治疗无效猪只。

3.2 猪乙型脑炎的治疗

在一年中蚊虫活动期间(从3、4月初开始),月龄在6~7个月之间的后备种公、母猪需要在配种前4周和1周时分别接受1次猪乙型脑炎活疫苗接种,切记不可漏防。根据猪乙型脑炎活疫苗瓶签上标注的头份,将1ml专用稀释液加入每头份中,直到完全溶解后再肌肉注射至猪体内,共12个月的免疫保护期。

3.3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

不可长时间应用同一种药物,应交替使用几种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将适量氟苯黄芪或恩诺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加入饲料中,大约饲喂1周。该病的特点主要是病程短、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所以一旦发现病猪需尽快采隔离,并停止放牧。

3.4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

一方面要加强免疫接种,后备母猪与成年母猪在产前8周通过肌肉注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二联苗,首次免疫后,等待6周再实施1次加强免疫。另一方面是药物预防,在猪饲料中加入阿莫西林、土霉素、泰乐菌素、茀苯尼考等药物。

3.5 猪气喘病的治疗

对患有猪气喘病的猪进行治疗时,要注意向猪的胸口注射疫苗,与此同时,由于该病毒很可能发生免疫逃避,在注射疫苗时要配合使用相关药物,螺旋霉素、四环素等都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3.6 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病症状主要表现在蹄部出现水泡,蹄冠、蹄叉、蹄踵发红,水泡最终溃烂,会造成继发性感染,最终蹄壳脱落。得病后,母猪乳房也会出现水泡以及烂斑,乳猪则会因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而突然死亡。确认猪口蹄疫病后,可采取对肌肉进行注射口蹄疫外源性抗体(超免蛋白-Ⅴ)的方法进行治疗,注射时按0.1ml/kg的量进行注射,但第一次注射时用量要加倍,才可以对心肌炎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死亡率。

4 结语

做好相关的预防及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并不困难,只要养殖者培养良好的科学饲养意识,及时进行消毒操作,保持猪圈舍干净,减少病菌的存活率,提前接种疫苗,对于已经患病的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就能有效的控制猪疾病的发生,为自身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

[1] 王海,杨军荣.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验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210,229.

猜你喜欢
猪圈口蹄疫猪群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劫持“小不点”
一头好猪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口蹄疫
猪群亚健康
单独中的洞见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